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半个月后,几经周转,一行人到达真定,离边境大同府仅仅一城之隔。

萧长乐问过阿沈,关于进入赵国注意事项,中途已经准备好乔装打扮的衣裳。

她的目标是赵国大王,身份不能暴露,便只能偷摸进城,然后悄悄混进皇宫。

只是几人刚下码头,一帮子群众便纷纷往这边冲。

沐君离拽住一个夺命狂奔的中年男子问:“出什么事了?”

那子抓紧肩膀上的包袱,苦着脸,焦急的说:“蔚州失守,赵国和范家军就要打过来了,赶紧逃命吧!”

萧长乐赶忙抓着他的袖子问:“怎么会,玉王殿下不是在这边吗?”

中年男人一跺脚:“死了,玉王殿下不敌,于前日夜里战死了。”

说完,男人抽出袖子,继续夺命狂奔。

萧长乐脸色煞白,身子晃了几晃,险些摔倒。

知礼亦是立马掉下眼泪:“王爷是咱们的战神啊,怎么可能会死呢,不会的,一定不会的。”

沐君离和阿沈一左一右搀扶着萧长乐,萧长乐喘着粗气,显然被这个消息打击的不轻,却完全说不出话来。

沐君离开口宽慰道:“小老虎,你先别急,也许消息有误呢。”

阿沈也难得和他统一战线:“他武功盖世,几年前一人便能从千军万马中冲杀出来,不会那么容易死的。”

萧长乐这才长长出了口气,呢喃道:“对,他不会死的,我这就去找他。”

说着,抬步就要往城里进。

沐君离赶忙拽住她:“我们先找人了解清楚情况,小老虎,这个时候你不能慌。”

是啊,她不能慌。

萧长乐镇定下来,抓了个往船上跑的年轻小伙儿,塞给他一包银子,才问清楚这边的战况。

原来,一个月前,叶云骁察觉范家与赵国钩镰,企图起兵造反,便退守蔚州,并上奏皇上,请求调兵支援。

可还未等到援军过来,范家与赵国就兵分两路,包抄了蔚州。

蔚州兵马不足,抵不过两军联合,在叶云骁的顽强抵抗下,终是于前日失守。

萧长乐听的心惊胆战,抓住年轻小伙的衣襟,红着眼睛问:“那王爷呢,你们怎么就能确定,王爷已经战死?”

年轻小伙被她的样子吓得不轻,颤抖着声音回答:“他,他们屠城了,是从蔚州逃出来的百姓说的,他们撞开城门,几万人将王爷和他的手下围困,王爷虽然勇猛,可耐不住这么多人车轮战,最后精疲力竭而死。”

难以想象,那样风光霁月的一个人,被万人包围,却奋力搏杀,最后倒下的样子。

萧长乐只觉得心口像被钝器重锤,一下一下,疼的几乎不能呼吸。

她捂着胸口,猛然起身:“我不相信,我一个字也不信,我去找他。”

“小老虎…”

“啪!”

沐君离刚开口,阿沈已经一掌劈在萧长乐后脑勺,两人给劈晕过去。

他说:“蔚州既然已经失守,不能让她冲动行事。”

沐君离接住萧长乐倒下的身子,狠狠白了一眼阿沈,心里却也赞成他的做法。

这边已经乱象横生,他们不能冲动行事。

叶云骁对知礼有恩,她急的直掉眼泪:“世子,王爷不会就这么死了的,我去蔚州打听王爷的消息。”

说完,知礼运功而去。

沐君离想拦,可手到半空,只摸到了片衣角。

无奈叹气,他看了看怀里的萧长乐,又看了看阿沈,琢磨片刻说:“先进城,蔚州失守,下一个便是真定,我们去找真定太守。”

真定的防守和蔚州几乎不相上下,且蔚州当时还有叶云骁带领的暗卫坐镇,他们尚且不敌,更遑论真定。

真定太守早已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听闻下人来报,说监察使来了,忙将人请进了大厅。

沐君离亮明身份,先让太守给他们安排住处,将萧长乐放回房间安置妥当,这才回到正厅与他详谈。

太守苦哈哈的说:“监察使阿,蔚州已经失守两日,援兵却迟迟未到,单靠我真定的兵马,哪里是范家与赵国联合的对手阿,您快给出出主意吧!”

沐君离看了眼正厅里为数不多的几人,都是太守身边的幕僚:“先说说你们原本打算如何应对?”

一个蓝袍幕僚起身说道:“回监察使,真定兵马统共五万,其中五千精锐,可是范家精兵便是五万,其余少说也有六万,加上赵国此次大皇子带来的兵马,恐怕不下三十万,如何是我们区区五万能够对抗的?”

另一个灰袍幕僚白他一眼,起身拱手说:“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难道因为打不过,咱们就弃城而逃,至真定百姓于不顾吗?”

蓝袍幕僚回望他,眼神坚定:“我何曾说过要弃城逃走?我只是将眼下的情况如实禀报,好叫监察使大人拿主意。”

“啪!”太守拍案而起:“够了,你们平日争强好胜就算了,如今都什么时候了,火烧眉毛了,叛军随时可能攻打过来,你们还有心思吵架?”

两人互视一眼,各不相让的扭头坐下。

太守看着沐君离,躬身问:“大人,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他们刚刚攻下蔚州,恐怕整顿好了就要来犯真定,咱们需得快些找出应对之策啊!”

沐君离皱眉,想了想:“范家造反的事情,传回京城多久了?”

太守琢磨着算了算日子:“应当是有月余了。”

从京城到大同府,赶路慢,需要二十五天左右,行军的话,最慢三十天也足够了,况且皇上不一定会从京城调兵,从附近的城池调兵更近也更稳妥。

这么久没等来援兵,一定是中间出了问题。

是哪里呢?

沐君离暗自琢磨,以皇上和叶云骁一母同胞的血亲关系,不可能是皇上那里出了问题,那么,便只能是在传旨的中途出现了变故,难道是有人抗旨不遵,传令官里有范家的人?

想通其中关窍,沐君离深吸口气,掏出飞羽令牌说:“只怕援军中途出现了变故,你立即派人八百里加急送信回京城,我手中有皇上的飞羽令牌,先去就近的城池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