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港综,从亚视培训班开始 > 第201章 一蚊拿下雪山飞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人都有自己渴求的东西,而且越是缺少什么,就愈想要什么。

金镛绝对不缺钱,地位也足够。

但距离他渴望的还是有很大距离。

家庭出身,还有过往经历,使得他骨子里是有着传统的出仕梦想。

儒家所谓三不朽,“立德”且不去说,金镛对“立功”、“立言”是明显有想法的。

着名武侠小说作者,还有成功的报社老板,远不能满足他。

旧派武侠小说的地位很低,在文学圈子当中类似下九流一样,甚至一票以此糊口吃饭的知名作者都以此为耻。

现在这时候,比之前固然好出许多,但在格调与鄙视链中地位,比起那些什么文学奖作品差得依旧不是一星半点儿。

金镛心中也不怎么以此为傲,但世事就是如此奇妙。

他内心深处也不怎么看得起武侠小说,但却是凭借着因之名满香江,日进斗金。

甚至当初出来独立办报,就是靠着自家连载武侠小说才能挺过最艰难的那段日子。

因此之故,他对自家这十数部作品态度颇为微妙。

一方面心中有隐隐的鄙夷,但同时又看得极重,尤其讨厌他人给自己乱加修改剧情人设等。

咂摸咀嚼着谢端阳的提议,他心中越发心动,如果能够将大陆的雄奇山水、天地奇观收录到荧屏之上。

确实有可能打造出真正的传世经典出来。

以前没有,是没有人想这方面想而已,可不代表如此行不通。

“那样的话,成本可就不低了。”

金镛毕竟不是普通人,很快就又镇定下来,平静指出其中最大问题。

北上实景拍摄,花费的时间肯定要比在香江的摄影棚中要久许多,成本自然也是随之高涨。

如果谢端阳所说六合彩头彩的事为真,奖金倒也足够了。

但他清楚对方决然不会真将大半身家投入进去。

哪怕自己比谢端阳富许多,拿出这笔钱并不算很吃力。

但听了对方的打算,可也没想着如此做。

他是写小说社论,办报纸的,不是开电视台的。

谢端阳又怎会如此大方?!

这样的话,拿来拍自己作品改编的影视剧不是更好。

不过正是因为想通了这点,金镛第一时间停了问下tVb有无此类计划的心思。

如果他悭吝小气的名声广为人知,那么邵六叔只会远胜。

tVb祖传的公鸡碗与戏服岂是浪得虚名。

而tVb这么多年来能够如此成功,很大一重原因也就是因为成本控制得厉害,保证在投入小的前提下,利润增长稳定。

这条路走得很成功,自然没必要冒险。

说动邵六叔北上实景拍戏,那比割他块肉还来得疼在心上。

除非金镛也愿意押上自己的名声人脉奔走,或者拿出实打实的钱财。

而这,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他为什么要为了tVb的事花费如此大心力。

所以……

“我为什么要答应你,而不是去问下邱生?”

倒掉已经变凉的茶水,重新补至七分满,金镛从容问出最关键的问题。

相比起亚视,谢端阳这个后生仔明显不足以让人信服,即便他手头确实有笔惊人的现金也是一样。

资源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除非谢端阳确实有难以替代的独特优势。

“亚视肯定很乐意,但他们又能投入多少资源。”

谢端阳既然敢开口谈,自然是做足了准备,逐条为其分析开来。

首先,最起码今年是没戏了。

《秦始皇》与《寻秦记》都称得上是重头大戏,北上实景拍摄,集数也长。

单这两部,就已经耗去亚视今年的大笔预算。

邱家入主亚视以来,虽然称得上大方,但也不是说当真不计成本支出。

因为横插了《寻秦记》的关系,甚至有一两部剧直接取消或者推迟。

更何况时间安排,演员档期等一系列事情。

其二,如果是亚视来拍,自然是遵循亚视的习惯,以亚视为主。

看起来成熟,但很多时候也反而受到了限制。

譬如说演员选择等。

“但如果是交给我操作,完全可以真正与内地合作。

不说其它,演员完全可以搞个海选。

正如他们这些年陆续准备拍摄的四大名着。

从全国范围内,几百数千,甚至过万名演员、曲艺弟子、歌舞文工团中挑选年龄、形象、气质最出众的。

香江满打满算才多大地方,多少人,实在太小太少了些……”

谢端阳又一次给金镛画起大饼来。

而对方显然也很吃这套,点头面露赞同之色。

他青少时不说跑遍半个华夏,但也不是出生成长在香江,这巴掌大点儿地方坐井观天的小辈们,可以相比。

尤其,想到自己的小说,也能享受到《西游记》、《红楼梦》这些名着类似的待遇。

就很能满足其内心的期待,感觉自家作品也靠近了名着的档次。

“《寻秦记》去内地开机拍摄还要再等一个多月。

我这里可以先简略写剧情大纲,以及前两集剧本出来,当然也不能缺少原作者的意见参考,保证不会违背本意……”

谢端阳侃侃而谈,顺着金镛最看重的方面说。

“等到了内地,拍摄期间就可以打听商讨再次合作的事宜……”

金镛端起茶杯,也不喝水,就那么放在掌中,听他在那里讲述计划打算。

等到杯中茶水再次凉下来,他才终于点头,然后再次开口。

“那么,你相中了我的哪本小说?”

对这,谢端阳自然也早有考量,须臾就给出答案。

“《雪山飞狐》如何?

哦,对了,还有《飞狐外传》。”

两部飞狐合一起要很正常,彼此人物故事都是延续的。

讲述胡斐从年少到成熟的全过程,合在一起才是完整一部。

金镛只是好奇,他为什么不选择名气受众明显更大的“射雕三部曲”,还有《天龙八部》。

tVb去年,也才刚拍了部《雪山飞狐》。

再加上今年的《倚天屠龙记》。

按理说,应该是另外选一部,观众才有新鲜感,效果才会更好。

“这是头次合作,自然要选部故事短些的试试手。

拍得好了,查生才会认可,交给我其它作品。

如果上来就选《天龙八部》,查生恐怕也不会相信上来就能成功。

而是要直接拒绝,以免糟蹋了自己心血罢!”

谢端阳笑着回答。

之所以是《雪山飞狐》这两本,他也是经过详细考虑的。

正如说的那样,“射雕”三部,金镛未必肯答应。

另外也就是因为这四部篇幅长,人物众多,场景也多。

拍得好了,固然精彩,但难度也是颇大。

再抛去过于短小,影响力也弱的《白马啸西风》、《鸳鸯刀》、《越女剑》。

就是飞狐两本、《连城诀》、《书剑恩仇录》、《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记》、《碧血剑》。

《书剑恩仇录》有秋官那版的珠玉在前,他在港人心中滤镜过强,衡量起来太也吃亏。

而且这是金镛头部武侠,技法故事上还有许多薄弱,不够成熟。

而主角陈家洛性格又很别扭软弱,被许多人视作最讨厌的金镛主角。

《鹿鼎记》几乎不能算是部武侠小说。

《连城诀》故事线又显得过于简单,而且里面的江湖又过于黑暗。

徒弟弑师,师兄杀师弟,父亲害女儿,栽赃嫁祸,真正意义上的吃人。

这种灰暗底色,天然小众。

《侠客行》的故事也天然有问题,令整座江湖闻风丧胆,担惊受怕了几十年的侠客岛,原来只是座纯粹武学研究基地。

没有个大反派对手或者说目标,就显得缺失了什么。

所以后来内地那版,才会选择强化贝海石作为最后boSS打上一架。

《碧血剑》主角形象单薄。

综合下来,也就只有《笑傲江湖》与“飞狐”了。

而且这两部某种意义上也有相似之处。

91年湾湾电视台,第一次内地实景拍金镛剧,就是选的“飞狐”。

至于《笑傲江湖》,是金镛第一部授权内地、张大胡子所拍,就更不必说了。

至于之所以没选《笑傲江湖》,原因与《鹿鼎记》、《书剑恩仇录》、《碧血剑》相近。

《碧血剑》的政治宣泄情绪太也浓烈,甚至可以说不是本武侠小说,而是掺杂大量私货的政评。

而主角令狐冲,性格也是拧巴矛盾,半点儿不见对应笑傲江湖的潇洒恣意。

《飞狐外传》就很好。

虽然tVb去年的这版也算不错,但依旧有不少瑕疵。

较为突出的,就是吕梁伟的脸庞长相。

很适合演那种江湖豪客,黑道大佬,他贴上络腮胡子扮演胡一刀时有股草莽气,这算贴切。

然而当时再出演少年胡斐时,就显得过于老成让人出戏。

再怎么样,也不会有自己扮演时的少年锐气。

虽然壮年的胡斐与其父相貌仿佛。

而且满脸虬髯的豪客,演个配角很出彩,但作为主角,终究不够大众风格。

至于说刚拍这部,再次翻拍的新鲜感。

这剧开机最早最早也要等今年秋冬,制作完成,再等到播出。

差不多也就两年过去,忘的差不多。

而且选择拍这剧,还有一点儿十分取巧的地方。

那就是雪。

雪山飞狐嘛,当然许多场景都是在冰天雪地中拍摄。

而香江,因为地理气候的关系,可能许多人一辈子都见不到雪是什么样子。

这就有种强烈的吸引力。

“《雪山飞狐》么,不错。”

金镛点点头,也不知他是在说这部写的不错,亦或者是谢端阳选的不错。

但已经可以看作答应下来。

那么,接下来就该谈谈愿意拿出多少版权费的事了。

金镛心中想着,决定在市价的基础上,给它打个大折扣。

然而谢端阳接下来的动作,再次令其没能绷住,大跌眼镜。

只见其翻开钱包,很不容易地翻出枚印有女王头像的一元硬币,就那么放在自己面前示意他拿起。

看看硬币,再看看谢端阳。

金镛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这意思是说,拿一块钱就想拿走自己《雪山飞狐》、《飞狐外传》两部小说的影视改编权。

不错,谢端阳就是这个意思。

给他灵感,以及底气的。

还是内地版《笑傲江湖》,后世流传颇广,就是金镛象征性收了一元钱授权他们拍摄。

而据说本来《射雕英雄传》也同样是打算只收一元钱,但因为觉得《笑傲江湖》某些地方的改编不符合自己喜好,所以就收了市场价八十万。

然后看在央视面子上打了九折,也就是七十二万。

等到拍完播出,看到录像带后,金镛又觉得这版的《射雕英雄传》很符合自己心意,于是又退出去十万块钱。

算下来,也就是总共收了六十二万。

这番过程,也是十分有趣了。

其心理可见一斑,在商言商,但如果投契了喜好,钱财也不是必须。

而谢端阳,也有这份拍好令其满意的底气。

或者说,最起码现在要将这份自信表现出来。

“不知查生可愿与我打个君子之赌?”

谢端阳一手按在硬币上,微笑看向金镛。

“愿闻其详。”

听到“君子”两字,金镛不由也来了兴趣,挺直本就很直的腰板。

“如果《雪山飞狐》最后成品令查生满意,那么这一蚊就是版权费。

如果查生觉得拍得不好,那么我愿意按市价双倍补偿给查生。”

谢端阳一字一句说道。

“年轻人很有自信啊。”

看着他自信满满,朝气昂扬的眉眼,金镛也自笑了起来。

现在,金镛也完全反应过来。

自己不缺钱,但一元钱许出去两部飞狐的改编权,却是份实打实的美谈。

听起来就很有那种古代文人雅士的风范,足以是他很喜欢的东西。

而且无论最后《雪山飞狐》成与不成,这件事都是件文人的闲闻逸事。

李青莲、苏东坡……

哪一个名留千古的名士大家,没有这样一箩筐的小故事?

谢端阳所说,简直是投其所好,这是多少钱都换不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