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乾帝很懵逼。

自京城大乱以来,整个世界就很莫名其妙。

先是,兄弟们死了个精光,只剩下他继承皇位。

再是,一向不待见他的父皇真的把皇位传给了他,甚至对他大加赞赏的样子。

随后,他就被镇北将军给挟持了。

本来他以为到这里,自己要么被杀被取代,要么被彻底挟持,变成傀儡。

结果镇北将军根本不限制他的自由,只是征集了军队,大杀王侯。

而那些王侯,一个个都是叛乱的种子。

而今王侯殆尽,天下一片恐慌缄默之时,此前将龙脉还于丰州、献州的作用就来了。

两大粮食丰饶之地,因为龙脉的缘故,连年大丰收,粮仓满溢。

如今打开粮仓赈济天下,又减役减税,天下生民无不欢欣。

于是,他在皇宫里自暴自弃玩着玩着……忽然间天下就都在传他乃是一代铁血明君了?

一直以来被视为皇族之耻辱,而且颇有自知之明的二皇子……感觉好像有点爽?

这种被人称赞的感觉,好像还不赖嘛……

当然,也有阴谋论者宣称,很可能是镇北将军挟持了乾帝,手握大权大杀王侯。

否则他一个镇北将军不去镇北,在内部大杀算是个什么情况?

但是更多人反驳,觉得这根本是无稽之谈。

镇北将军挟持了乾帝,他不等着谋权篡位,在这里成为天下人的靶子作甚?

镇北将军,只是乾帝手中利剑而已!

由是,许多人,包括朝中重臣,都得出了一个恐怖的结论——最荒唐的二皇子,可能才是那个藏拙藏的最深的人!

于是,一切诡异的现象全都说得通了……

这种观点传出后,天下人齐齐一震,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当今乾帝,如此隐忍,太恐怖了!

而陈铭一边解决王侯内乱,一边也在再次征召那些能臣义士。

经过网友推荐和前世检验,许多被埋没的人才如今被他发掘出来,委以重任。

不管这些人的出身如何,只要是有能力的,立刻就能坐在合适的位置。

而那些尸位素餐的人则是全都被扒了下去。

很快,动荡的天下被这些激荡不已、立志大展拳脚,不负浩荡皇恩的能臣们整治的井井有条。

天下人顿时感恩戴德、敬佩不已:别人说明君是任人唯贤,说的是用人只选任和提拔有德有才的人。

而他们的君王呢?随手提上来的都是一代能臣明臣!

这是何等的慧眼识珠!

而就在天下人对乾帝刮目相看、民心所归时,陈铭则是默默无闻的回到了北徐州。

他并不怕乾帝造反,毕竟名声再好,他的能力也就这样。

准确来说,如果真是他称帝而无陈铭辅佐,二皇子绝对能创下“王朝崩塌最速传说”。

况且,只要幽冥还在陈铭的掌握中,乾帝的小命可都是一直握在他手中的。

至于为什么他一个想着刷出完美英灵的人,会把这些好名声全都让给乾帝……

这是因为陈铭现在把自己的位置放的很清楚。

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如果放出消息说这些事情都是镇北将军献计于圣上,那就太奇怪了。

很有可能,在后世人会猜测出,此时的乾帝已经被他挟持。

那他此行就是僭越,这些好名声立刻就会带上“造反”的意味。

要知道,前世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在他的英灵评价中,仍然带有“造反称帝一事令人有所指摘”这样的负面评价。

所以,身为一名武将,他要做的不是越权,而是把自己该做的做好。

此时,他已经完成了平定内乱这一部分。

接下来,只要把北妖之患彻底解决,纵观乾历三千年,哪个武将在他之上?!

这就如同霍去病与汉武帝之间的关系一样,汉武帝身为君王做得再好,霍去病的光辉也不会被汉武帝遮盖。

若是能作为一代绝世武将,先平内乱,再镇北妖。

陈铭相信,此次英灵评价绝对会在镇妖帝之上,完全无需去做一些画蛇添足的事情。

于是陈铭确保天下逐渐走向正轨,而乾帝仍旧在他在控制之下。

陈铭坦然回到了北徐州。

顺带一提,很有逼数的二皇子逐渐从“在一声声夸赞中迷失了自我”的状态中清醒了过来。

惊诧于陈铭竟然回到北徐州而非继续坐镇皇宫,脑子一抽的二皇子给陈铭送了一封密信。

内容大致是:亲爱的镇北将军,这些天君的所作所为朕看在眼里,十分敬佩。巴拉巴拉巴拉……如今朕想确认一下,君确定是回到了北徐州,不管我了?

陈铭嘴角一抽,他回北徐州二皇子不该偷着乐?结果一副小心翼翼又生怕自己死不掉的样子,还写信提醒他来了。

于是陈铭回了一封信:尊敬的皇帝陛下,您是皇帝,臣是臣子,臣只是为了稳固王朝的天下才出此下策,绝无篡位之意。您只要好好坐在皇位上别乱动别搞造反之事,微臣一定好好帮您治理天下。

届时君臣鱼水传为佳话,岂不美哉?

乾帝大喜过望,以镇北将军镇压王侯叛乱之事有功为由,对他大加封赏。

忠武大将军、镇北王乃至王朝左相……一层层官职加身,一块块官印送到府上。

陈铭都懵了。

这么大的实权就这么送他手上,这是生怕他不反?!

还是说二皇子看明白了自己的位置,于是用这样的方法对他表示忠心?

一开始陈铭觉得很离谱,不过想到是二皇子干的,他又释然了。

一切就这么在合理中走向抽象,又从抽象中回归正常……

【乾历三三五七年,你已几乎平定内乱苗头。】

【虽然仍旧偶有叛乱,但在诸位能臣的治理之下,无关紧要。】

【乾帝亦对你十分贴服。】

【天下已暗暗稳定掌握在你手中。】

【你选择....】

【A.登基称帝 b.继续发展 c.北伐妖魔 d.亲自干涉】

陈铭嘴角翘起。

从以前的“起兵造反”,到现在的“登基称帝”,可想他对当今天下的掌握程度。

只要他想,当不当这个皇帝只是他一个年头的事情而已。

当然,陈铭不会去做这种画蛇添足的事情,白白浪费了之前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