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网游动漫 > 墨迹诸天 > 第二十三章 过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墨没有急着出门,先看了一眼系统面板。

李墨:炼气中期

黄庭内景经

经验值:505

人道功德:8

望气术↑

好家伙,原来功法后面那个升级,直接就提升了境界!

而且系统给出的标注是炼气中期,那很显然也还有个后期。看来凝阳师兄说的前期后期还是不太精准。不过现在能够法力外放,也成功的修习了望气术,算是过了天地桥吧。

不过这玩意也太贵了些,只是过个桥,就花了六百点!

那突破后期,不定还得多少呢。

啧,原来以为沾着明心的光,刷点经验值挺容易。现在看来,还是想的简单了。

在漫威宇宙时,经验值赚的少,可用的也少。多年下来,还攒了一千多。

现在系统开始发力,外挂也有了点样子。可是这么点经验值,根本不够用啊。

赚取经验值的路,任重而道远。

这个望气术后面的箭头,不用说也是可以升级的喽。

升级黄庭内景经一次,直接过桥从炼气初期到了中期,六百经验值算是物有所值。这个望气术,只是一门小小法术,应该不至于花费那么大吧?

不管了,反正经验值赚来就是准备消费的嘛。提升自己实力,也算是把钱花在了刀刃上,试一试!

升级!

经验值扣除十点,望气术后面的箭头依旧。

李墨仔细感受了一下,自己对望气术的掌握似乎确实有那么点提升,可是多出了什么却不明显。

十点挺便宜,既然箭头还在,那就再升一下。

这次扣除一百经验值,而望气术后面的箭头也消失不见。显然,现在的经验值已经无法满足升级所需。

而这一次,李墨清晰的感觉到,望气术的效果,除了能够通过双眼观气之外,更多了一种收敛自己法力、气息的手段。

功行周天,收敛自己的法力波动。上手很快,三下五除二就搞定。

回忆凝阳老道讲课时,提到望气术进阶运用技巧,需要如何打好基础,又要怎样小心琢磨……

这有什么难的?

对李墨来说,只要好好给明心做半年饭,把经验值刷足了,想怎么提升就怎么提升!

想到做饭刷经验值,突然觉得有点饿。这时也发现,室内光线明亮,已经不是夜晚模样。

这次提升,用时不少啊。

李墨收功起身,打开房门。愕然发现,门外除了平时服侍自己的长随,明心竟然也在!

而见到李墨出门,明心很是欢喜。又盯着李墨很认真的打量一番,面上又有点狐疑。

李墨察觉到他的视线里,淡淡的法力波动。这小家伙是用望气术观察自己呢,只不过自己现在也是过桥的中期境界,望气术又比他更强,小家伙怕是要失望了。

不过明心脸上的狐疑之色很快消散,很高兴的向李墨拱手施礼道贺。

“恭喜师傅!”

李墨有点小意外:“你看出什么来了?”

明心摇头:“我的望气术都还没入门,哪里看得出什么。”随即又雀跃道:“但我相信师傅,而且昨天那一整天的法力潮汐可不是假的!”

“什么一整天?”李墨震惊了:“我这次闭关用了多久?”

“一天两夜!”明又抬左手看了看自己的小手表:“现在是上午十点半,从前天晚上八点半算起,足足三十六个小时!”

“难怪我这么饿呢,原来已经一天半了。好家伙,一个入定就这么久,我还真是一点都没觉察到。”

明心很开心:“师傅想吃什么?昨天陈二叔又送来一车新菜,他还说土豆叶子已经开始发黄,过几天就能收了。林夫子昨天上课没看到你……”

只是一天没见,这孩子就粘乎了许多,恨不得把昨天全天自己的所见所闻都和李墨讲一遍。

李墨没有打断他的话,只是牵着他一路走向厨房。

“今天,师傅给你做个地方特色小吃,过桥米线!”

听到这话,明心顿时收了声,和以往爷俩独处时一样,乖乖坐在桌前,看着师傅备料、起锅,各种操作。

过桥米线出锅装碗,厚厚的油层将热气牢牢锁住。只从外观来看,相当的平平无奇。

李墨提醒他小心烫,又和他讲了这东西的来历传说。又装了两碗让长随送去给林夫子爷孙尝尝鲜,也让他叮嘱一声小心烫嘴。

无论李墨说什么,明心都很上心。很小心的挑起两丝米线,吹了吹才入嘴尝味。

吃了几口,小脸纠结着看向李墨:“师傅,你这次入定……”

李墨伸指虚点他的饭碗:“这就是师傅入定的成果。”

“过桥米线,过桥?”

明心两眼发亮,瞪的溜溜圆,震惊的看向李墨。

李墨微微一笑,摸了摸他的小脑袋:“慢慢吃,小心烫。”

明心嘿嘿一笑,埋头认真吃饭,再不多说。尽管一次入定就直接过桥很不可思议,但这种事情发生在师傅身上,一点也不奇怪。以后师傅也可以修行,自己又可以跟着师傅沾光了!

与此同时,李墨的面板上刷过一行提示:经验值+6。

好家伙,这是半年来,日常任务(做饭)里单笔最高值了吧。

看来只是吃好还不够,吃的开心效率更高啊。

随后几天,李墨除了稳固境界,还要和明心讨论修行心得,两人互相印证,收获不小。

境界稳固之后,李墨告诉明心,他准备研究一下老道留下那枚陨铁。

借着这个由头,李墨堂而皇之在隔壁院子里,又划出一片地方,准备搭个锻造作坊。

哪怕是大宋最好的冶铁坊,也远远无法满足李墨的基础需求。顺理成章的启动工具人陈庆。

陈庆听到这个消息,马上送人送物,恨不得把所有活计都包圆。还连连抱歉,要忙着收获土豆、红薯,分身乏术,不能到现场。

做戏就要做全套,李墨索性就搞了一次硬件升级。搞都搞了,顺便试试看,能不能捞点功德值或者经验值。

前工业时代,冶炼技术最大的瓶颈是燃料问题,木炭温度低,石炭杂质大。没关系,简单的搭一座炼焦窑过渡。先搞一窑土法焦炭,把炉温升起来再说。

有了焦炭,直接从周边小作坊买生铁回来精炼。不必折腾太大,搭个半吨的炉子,够自己用就行。

前后耗时半个多月,成功精炼数吨精铁,也将自己需要的工具做了出来。

作坊中的工具,从铁砧到铁钳,全部都是新炉炼出的精钢打造。看到这一套东西,陈庆总算明白了,为啥李墨当初随手一送就是几十套精钢厨具。原来这玩意对他来说,真的要多少有多少!

原本以为晒盐法已经足够震惊朝野的了,结果现在随便搞个作坊,就弄出了每天可以冶炼上千斤精钢的炉子。

盐铁都是官营,但是铁和盐到底不同。

盐这玩意就是赚钱多少的事,可是眼前这炼钢法,那是足以引发国战的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