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敬人间 > 第75章 可选的将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为什么?

康复治疗学专业出来难道不是从事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等工作的吗?为什么专业不符?

康复治疗学又常规的被叫做“大康复”,因为它的学习范围比起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这些康复细小分类学习更广,在几个月前,大康复就业前景还比小门类康复专业更好。

比起社会对现代康复的后滞认知,满意就业同样是许南风们要面对的大难题。在康复行业发展带来的资源红利下,似乎人人都能成为所谓的治疗师。

康复从业者水平的参差与康复治疗师的供给市场过剩之间,常常充斥着矛盾又无奈。

许南风越来越看不懂这个行业,招聘方有的会放低医护的学历下限,即使专科能入,但康复治疗师要在本科,而治疗师的有形与隐形回报相比招入时的要求却矛盾的不符。新修的康复医院会大肆招聘医护人员,却不招康复专业人员。

毕业当初靠多次进入招聘市场努力获得的工作,原本只是一次很正常的成功求职经历,却被大环境带成一句简单的:运气好。

一句“运气好”既给她提供了就业机会,也磨灭了她因此付出的努力。父母只注意到她运气好所以找了份工作,却不知道她走的路并非一帆风顺。

康复治疗师作为医学生走入医学之门,再以医务工作者的身份走进医疗之门,不是一件易事。才不久,就业环境又变样了。到底要怎样才能适配到一份算得上满意的工作?

这条周末时间也及时给予的回复,比其他那些没有任何回音的石沉大海还让她感到打击。

许南风不甘又不信的盯着“专业不符”那几个字,眼睛逐渐发酸,最后酸成憋不回去又落不下的半滴泪。

专业不符,那她还能干什么?她应该干什么。

许南风想起陈最说的话,赚钱的方式有很多种。可是,可为什么她找不出第二条路?

现在连她的职业都在告诉她,她不符合她不配。

第二天许南风见到了父母口中的刘叔,昨天他回去照顾妻子去了,因为妻子的胳膊和腿经常疼,自己走路也走不稳。

他不在身边时,妻子都是坐在轮椅上。昨天突然疼得厉害,手又僵硬麻木,甚至半个人都动不了,刘叔才请了假回去照顾妻子。

若在医院,身份是康复治疗师,许南风会给刘叔解释形成这些症状的原因。但是她约摸也猜得到结果,不想多嘴。

就说了要送父亲去医院的事。许南风的态度很坚决,今天,马上,必须收拾东西去医院。

刘叔声情并茂的介绍他的优秀工作经验:“我都看过很多人啦,都这样中风之后瘫在床上不能动,医院里边的康复和我做的差不多,医院里一项都顶我一天的工资啦。”

“东西贵有东西贵的道理。”许南风说,“我会带我爸去专业的康复医院,找康复治疗师,我是学这个的,我知道好坏。”

“嗯?你也在医院工作,那为什么不直接把你爸接进到你医院里去呢?你们内部人员办这点小事还算难吗?”

刘叔很意外:“你是学护理的?当然啦,护士培训几天也能干这活,医生就是学得更快。康复嘛,来来去去都是那一套,又不是很高科技的活。那个,你们医院现在还招人不?”

任何专业的康复人士都不觉得自己是天生的学者,培训几天就能掌握某项康复技术。四五年的理论加实践,甚至许多技术的入门级别都达不到,许多康复技术都需要与国际水平接轨,要持续不断的学习与更新个人的知识库。

往往某个行业之外的人,总觉得很行,再向行业内的人踩一脚说因为他垃圾没能力,我行换我上。康复这行体现得比较普遍。

“医院不是我的,我是学康复的。”

许南风不想争论,叮嘱沈婉带好相应的证件和材料,好办住院免得又来来回回的跑。趁早办完,她好回去上班,就不请假了。

刘叔有些不情不愿,推着轮椅要出门时依旧各种摆谱说去医院不划算,要花冤枉钱,他见过不知道多少人康复大半年还不见好。

还设身处地的为许家考虑,若不是熟人介绍,他不可能要这么低的工资来照顾许平安:“我还有个朋友,他的医术很有一套。之前有个人骨头摔断了,你到医院肯定拍片检查花一大堆冤枉钱,在他那儿花了几百块就治好了。要不我把他介绍给你们认识,像许大哥这样的情况。说不一定会有,奇迹发生呢。”

沈婉眼睛一亮:“真的?”

父母似乎更容易被同龄人的“共情”,以及人生境遇相差不大的同类人说得立场动摇。似乎错过了他,就再也找不到更好的护工了。

“谢谢不用了,我爸需要的是看医生康复治疗,不是奇迹。”

许南风心里大致清楚这些人的底细:“刘叔,也确实是委屈你了,我知道照顾我爸很累。”

对方被戴了高帽,心里美滋滋的但又得保持谦卑的态度,说:“没事没事,都是我应该做的,干这行嘛,这点累是一定要挨的。”

许南风自然的从他手里把推轮椅的活接到自己手上,说:“医院会和护工公司合作,很多护工老师都很专业,公司照顾护理的费用也透明。还定期培训学习,刘叔是哪家公司的?”

“我自己干习惯了,进公司不自由。”刘叔脸色微变,他没有进护工公司。公司不允许私人第二次收费,费用也要先在公司过一遍才发到自己手上,所以一直自己单干。个人和护理公司竞争,接到护理病人的工作不容易,才全靠熟人介绍。

他能在这个来之不易的病人身上多收一些隐形费用就多收一些,平时照顾加上东看一点西看一点积累起来的“康复手段”,以及妻子从坐轮椅被他拉起来到能扶着走的成功经历,为这一切很好的铺路。

甚至可以和几个无证无执业资质的开保健按摩店的朋友互相“合作”,让双方都赚到一点,还让患方以为得了友情价欠上人情。

医治效果不一定对大多数人都有效,但只要有一两个人因此恢复,这点名誉资本他们就挣到了。借着省钱的幌子,这招用在善于权衡经济利益的普通收入人家那里,更容易取得他们的信任。

不曾想遇到这么个精明的人,再这样下去可能让他把这份到手的工作给丢掉,他瞬间改掉对医院康复的态度,说道:

“我看呐,许大哥要到医院做康复,之前说好我先照顾,合同两个月一签,吃住不用管我。从今天起,我每个月少收五……不,少收六百块!都是搞一样的东西,没必要花两份钱,去医院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沈婉想了之后也点头:“也对。”

许家最先去的是当地的一家三甲康复专科医院,理川康复医院。医院现在有空床位,许平安第一天就顺利办理了入院手续。

许南风在陌生的大医院里,从这栋楼跑到那栋楼,晕头转向的跟着导诊台工作人员东奔西跑挂号取号办理医保报销,最后把手续全部办好。然后又找到食堂打了饭给在病房的父母。

许平安吃一般的食物会呛,难以下咽,许南风给他买了粥,嘱托他慢慢喝。中稠程度的食物对于吞咽障碍的人来说,更不容易发生呛咳。医院食堂对这类病人有对应的食谱,对要求低糖饮食的患者也有糙米饭搭配。

沈婉看着费用小票抱怨收费太贵,到外边买说不一定能买这样双份了。说到最后,她无法协调上下班时间,刘叔的工作范围只是照顾,不包括回家给病人做饭再带过来,除非再加钱。

给刘叔每天加一顿饭钱说不过去,相比之下还是吃食堂划算。总不能让丈夫挨着饿等她送饭,还是在医院吃方便。

许南风只觉得沈婉这遭经济权衡是在浪费时间,最后结果都是一样,还不如直接一步到位。

比起母亲左右都在考虑经济问题,许南风认为如果能在短时间内花费经济解决掉问题,这就是最好的省钱方法。短时的痛快付出比过长时间的代价消耗,否则无论是经济还是父亲的病情,都将是无底洞。

比起父亲在家里那样子休养,看似每天的支出比住院要小。但是时间会拖得很久,病情也会越拖越重。瘫痪病人的前三个月恢复相对更快,早期就介入专业的康复指导甚至能让许平安恢复到生病前的状态。

跟前两周一昧的在家里,不痛不痒的认为找了个低价的“专业人士”进行居家康复,在不放弃的治疗,实则只是求一个心理安慰。

价格不能完全代表价值,但价值很大程度是决定价格的一大因素。专业的治疗师进行入户康复,价格和方法肯定不是那样子。有时贪便宜,只是在最开始的那一刻是觉得值得的。

沈婉切不断在经济上的忧虑,又放不下丈夫的健康,就在那条交界线反复横跳,最后让自己疲惫不堪也无济于事,付出的经济代价也没有得到任何回馈。

许南风清楚,如果一直拖下去,不说这方面的经济会是无底洞。父亲以后的人生就定在“瘫痪”和“轮椅”这条轨道上了,他有机会选择更好的以后。

他们整个家庭都有机会选择更好的将来,而不是永远沉浸在许平安患病的阴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