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夜无话,齐建军第二天照常上班。

下乡采购回来的他从财务室结完今天账款,溜溜达达的便回到了采购三科。

今天他没有提前下班,趁着空闲时间比较多,打算回屋看看其他同事最近工作状况。

办公室内,三三两两的坐了几位同事,正喝着茶水抽着烟闲聊中,聊天内容除了工作上面的事就是单位最近发生的事。

“听说了没?咱单位余慜累的饿昏倒了!到医院一检查,说是十二指肠溃疡,挺吓人!”

“妈呀!好点了没有?怎么把身体造这样呢?”

“应该好点了,在医院躺着呢。我估计呀是工作累的,再加上没白天没黑夜的这么干,又吃不饱饭,营养也跟不上,这身体肯定会出问题!”

“哎!可不是呗!他们都是科学家,干的活费脑子。前段时间老陆也累倒下了,也是不容易!”

“所以呀,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咱们采购三科工作压力可就大了,以后下乡可得加倍努力采购,千万别在吃的方面亏待了这些可敬的科研工作者们。”

办公室里采购员们的谈话,基本就代表着单位后勤部门所有员工的心声。

虽然大家跟科研工作者工作分工不同,但大家的心却都是往一处使的,都想为祖国富强做贡献。

齐建军一听老姨夫竟然累的病倒了,打听好医院名称,赶紧急匆匆的骑着自行车朝医院赶去。

太尴尬了。

自己和老姨夫都在同一单位工作,结果老姨夫累的住进了医院,自己竟然还是从别人嘴里得知的消息。

说来说去总归是自己疏忽大意了,整天就知道下乡采购,这段时间居然忘了去探望老姨和老姨夫。

医院病房简简单单的放了四张病床,相邻两张床之间放着个白色床头柜,床头柜上面放着水杯和饭盒。

余慜躺在床上打着吊瓶,微微蜷缩着身子的他精神已经好了几分。

想起昨天突然病倒这事,他就心有余悸。

以后,就算是工作再忙,也要记得按时吃点东西,哪怕是萝卜干也行。

这一病倒,太耽误事了。

不仅连累媳妇陪护,还拖延了氢弹研究工作进程。

房门突然被人敲响,却是齐建军拎着水果罐头和糕点进了病房。

“建军?”

正在陪护的老姨孙玉琴见是外甥,忙起身相迎!

“老姨也在呢,我过来看看我老姨夫。

怎么样?我老姨夫好点了没?这身体怎么还累垮了呢?”

齐建军将探望礼品往床头柜上面一放,一脸关心的询问道。

孙玉琴赶紧客气几句,“你来干什么呀?工作怪忙得,我能照顾好你姨夫。你瞅瞅你,来看你姨夫又拿了这么多东西,太破费了!”

“老姨您说这话可就外道了,好歹我是您外甥,咱家里人病倒了,您说我能不过来看看嘛!

这病我打听过了,三分治七分养,平时一定要好好注意休息才行,要总是饥一顿饱一顿饮食没有规律,问题可就大了。没事老姨您多管着点我老姨夫,工作很重要,但身体更重要。”

齐建军这话可是说进孙玉琴的心里去了,听得孙玉琴连连点头,“谁说不是呢!我天天劝你老姨夫,让他别光工作,也要劳逸结合适当休息休息。

可你老姨夫总是说时间不够,也是没办法。”

自家丈夫自己心疼。

有时候担心丈夫劳累过度,周末孙玉琴就硬拉着余慜,带着孩子一起去公园散心,想让丈夫稍稍休息一下。

但丈夫余慜总是沉浸在对工作问题的思考当中,经常身在曹营心在汉,人虽在妻子身边,可心却飘向了工作。

再到后来,每回去公园闲逛,余慜干脆自个找个安静亭子,独自坐在那看书或计算,任凭妻儿如何玩的开心,根本不为所动。

孙玉琴轻轻叹了口气,看向丈夫的目光充满了担忧和关心。

听到老姨抱怨,齐建军欲言又止,心里很不是个滋味,跟着也叹了口气。

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

谁让老姨嫁给了这么一位了不起的人呢。

谁都明白,像老姨夫这种具有家国情怀的人,一旦接受了祖国交待的任务,他的整个人就不完全属于老姨自己了,而是属于国家的。

作为家属,唯一能做的就是默默支持,仅此而已。

余慜似乎不想一直待在病房,眼看着吊瓶将要打完,便叫来医生拔针,然后下床要回单位工作。

作为妻子的孙玉琴很是担心,赶紧拦住,“哎呀!工作就算是再忙,那也不差你一个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不懂吗?”

孙玉琴抓着余慜胳膊不松手,可见余慜眉头紧皱,嘴里嘀咕着工作上的事,最终,还是无奈的缓缓松开了手。

余慜按着肚子缓了一会,打起精神朝着研究所方向走去。

其实他也想多休息休息。

可现在正是突破氢弹理论研究某个环节的关键时期,余慜带领的研究小组根本就离开不了他,不早点回去不行。

齐建军不想老姨夫辛苦步行,赶紧骑着自行车载着老姨夫向研究所赶去。

“老姨夫,最近您们工作应该很忙吧?我看你总是不回家。”

齐建军骑着自行车穿过胡同,试探着笑问道。

“还行。工作嘛,大家都很忙!”余慜随意回了一句。

齐建军点点头,好奇的追问了一句,“那您们平时搞科研真用算盘子计算数据吗?”

或许是齐建军提及到工作方面上的事,余慜多多少少来了点兴致。

“那你以为呢?平时主要还是计算尺和算盘!困难是有的,但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主要是...哎...不说也罢,工作上的事反正你个小孩也不懂!”

余慜深深叹了口气,眉头开始不展。

现在氢弹理论研究进展缓慢,步步是坎,处处是坑,每突破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力日夜不停的演算,真心是耗费大量时间。

如何能加快工作效率才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余慜不是没考虑过用国内唯一一台万次电子管计算机,用来节省氢弹理论研究时间。

可目前国家核武器研究重点是放在了原子弹研究那边,那台计算机95%的工作量全都用于原子弹理论计算,甚至连组长黄组洽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原子弹那头。

现在若是提出多占用计算机点工作时间,为自己氢弹理论组减轻工作压力,估计领导也不会同意。

哪头重哪头轻,身为副组长的余慜还是知道的。

哎!

想多了也没用,走一步算一步吧。

既然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原子弹的研制,那自己和组内成员就先用计算尺进行工作。

蚂蚁啃大象,只要肯努力,相信总有吃完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