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们带着大军,在雄州驻扎,就是为了阻拦我。难道他不会派一队人马到河东来抵挡大晋吗?一个昏君,一个贪官污吏,在朝堂之上,任由无数的平民,在他们的手中,流下了无数的鲜血和泪水!世人头上的天空,也是时候改变一下了……”

柴明一字一字,提着那苍龙曜日枪,跨上马背:“启程!往南!

“跟我来,斩了那条金色的大狗,拯救苍穹!”一路上,不管是金军还是宋军,都要斩尽杀绝!”

“大人!磁州大军,全军覆没!

“金国十七骑兵,击溃了磁州的两千名御林军,其中御林军死伤过千,磁州的守将‘李侃’战死!”

“大人!邢州沦陷了!

百余名金兵,直逼邢州,邢州兵一见,兵败如山倒,邢州知州遂开城,降兵!”

“大人!许州大军,全军覆没!

金军将城内的平民逼到了许州,许州知州和马都监出城救人,却不是金军的对手,被杀得片甲不留!”

“大人!金军兵锋,直逼滑州。

“滑州,汝州,颖州,请速速支援!”汴梁,宋国的王宫之中,一名身穿黑色长袍的男子,正站在一名身穿黑色长袍的男子面前。

大宋国主赵佶,面色惨淡,面色憔悴,卧床不起。

随着一道道战败的消息,不断的传来,他整个人,都变得惊慌失措了起来。

至于与金国合作,剿灭金国的承诺,更是只字未提。

这一刻,赵佶后悔到了极点,如果他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他应该听从柴明所言,在河东一带布置大量兵力。

就算打不过,我们也可以利用河东之地,死死防守。

偏偏赵佶君臣对此无动于衷,非但没有向河东调集兵力,反而将兵力调到了河北边陲,防备着柴明。

“五七零”,十八位大晋将士,正如他们所料,从河东,也就是云州的南部,攻入!

短短一月之间,已经将河东打得七零八落!这意味着什么?

要知道,河东路周围的山水,足足有三万多公里,就算是骑马赶路,也要走上一个多月!

可是,金军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横扫了整个河东,这根本就不算什么。

再往下,就是河北磁州一战,金军只有十七人,就击溃了两千名禁卫,这就是大宋的弱点。

他们拿着从河东抢来的粮食,朝京西路,朝河北西面进发!

邢州,许州,滑州,汝州,颖州……京西路,河北西线,一州一州,相继失守!

照这样下去,不出十天,金国大军就会杀到汴梁!

故而,当赵佶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被吓晕了过去。

赵佶自然是说,他担心国家大事,所以才会得这种病!

而这一点,就是蔡攸这个谋士出的点子。

赵佶现在考虑的不是怎么调动军队,阻止大金大军的进攻,他只想着,能不能在大金大军抵达汴梁前,逃出汴梁城!

而自己身为一国之君,如果自己抛下中原子民,只怕会被整个世界唾弃,甚至被整个世界所唾弃,从而离开汴梁!

历史上,他一定会被骂得狗血淋头。

于是,赵佶便和蔡攸商量出一个“两全之策”。

借口身体不适,不能执掌朝政,将皇位传于赵桓!

到时候,赵佶就借口天气转凉,要到南方休养,带着一群亲信,跑到南方去了!

如此一来,赵佶就不会被人诟病,也就不会被人诟病。

哪怕汴梁沦陷,他也可以推卸责任,把责任推到自己这个不成器的儿子身上,赵桓身上!

甚至,他还会让自己的儿子,背负着一个灭亡的骂名!再说了,我赵佶也不是什么灭亡的皇帝。

无论赵佶的这种做法有多么的卑鄙,多么的自我欺骗,但在赵佶看来,却是一条绝妙的计策!

不过,赵佶的如意算盘,却是被打乱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他的子嗣,赵桓。

“皇子,你还不肯接受封印?”

赵佶本来还装出一副很虚弱的样子,趴在床上,偶尔发出几声呻吟。

待到司空幽端着一个装着皇上印章的盘子走了进来,他这才将额上的浴巾取了下来,双目圆睁。

蔡攸无奈的摇摇头,“皇上,世子说,皇上正值壮年,受点病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如果在皇帝病重的时候登基,只怕会引起世人的议论,会像李唐玄武之乱那样,引起轩然大波。

这对皇上,对太子,都是一种污点。”

“你到底是不愿意接受我的印,你这孽障,莫非要看着我病逝,你就高兴不成!”

赵佶闻言,不悦地嗤笑了一声。

可他从来没有考虑到,自己是如何的自私自利,让一个好端端的国家沦陷,让自己的儿子丢下这么一个烂摊子,然后自己逃之夭夭。

而赵桓这个时候,也不是笨蛋,自然是看出来了,所以说什么都不肯收。

说实话,他对这件事情还是很有意见的。

他的父亲赵佶,一直不待见他,认为赵桓又矮又黑,长得也不怎么样,不如赵佶,书法、围棋、蹴鞠,样样精通。

所以,赵佶一直偏爱赵桓的三哥,也就是义子“义子”,也就是“义子”。

赵楷生的母亲是个美人胚子,而赵楷则是个俊朗潇洒、有才华的人,和他父亲赵佶有几分相似。

要不是宋国出了这样的事情,恐怕赵桓也不会坐在那个不受待见的太子身上。

但如今,金国打过来了,他的父亲赵桓也要逃走了,所以他才会想到,将大宋的事情,交给自己的父亲。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他父亲在退位后,就打算逃之夭夭,根本不敢去见那些金人。你觉得,赵桓会这么做?出身皇室的人,都不是傻子。

老爹要算计自己,身为儿子的赵桓,就希望自己的父亲能够舍身镇守汴梁,然后下旨,让赵桓去江南,以免出了什么意外,好让自己在江南继续统治。

从古至今,不都是如此么?

作为一个老人,在面对危险的情况下,往往都会牺牲自己,将生存的希望留给自己的孩子。

但在赵佶身上,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他竟然如此的自私自利,竟然想要算计自己的亲生儿子!赵桓岂会同意?只是,赵桓显然小看了他父亲的脸皮。

就在他坐在太子殿下的时候,正在苦思怎么让父亲放弃继承皇位的念头时,忽然听到一道声音:“皇上来了!”

赵桓虽然对父亲恨之入骨,但也只能起身行礼:“孩儿拜见父亲!”

赵桓见着裴子云,心里就是一喜,父亲已经离开了内院,去了太子府,总不能一直装着不舒服吧?

然而当他抬起头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父亲正趴在一辆马车上,被几个小太监抬着,嘴巴和眼睛都是扭曲的。

而在他身边,则是祭京,祭攸,王黼,张邦昌,李邦彦,宿太尉,李若水,以及其他的一些大宋文臣,也都被召集了过来。

蔡攸则抱着手中的国书,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回禀世子,皇上如今病危,且汴梁严寒,急往江南调养!

大宋的江山,就拜托你一句话了。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大宋皇帝!

太上皇大人对你的期望很高,你千万不要让他失望!”

蔡攸说完,也不等赵桓反对,便将玉玺放在了赵桓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