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且说,陈驰在同李斯一番商议之后,决定报喜不报忧。于是在面见秦王之时,他只说此行一切顺利,并故意略去定陶被夺取一事,果然哄得秦王龙颜大悦,还连连夸赞他办差得力。

“还是李相说得有道理,我不过就是一个使者,本职工作明明完成的很顺利。至于定陶发生了什么事,跟我又有什么关系?谁又能证明事发之时,我就在定陶?”

抱着这个信念,陈驰面不改色地讲起了自己在齐地的各种见闻,果然混淆了视听,使得秦王政大大丧失了警惕性,只对齐国一顿心驰神往。

“看样子这齐国和我们秦国还是很像的,首先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南边有泰山和大野泽,西部有济水和黄河,东部和北部还靠海,可以说同样坐拥四塞之固!\\\"

而一想到大海,秦王更是感觉自己快要按捺不住了。他多么想跑到海边看一看,尤其是登上那充满传奇色彩的琅玡台!听说大海边还有修仙之人,他别的不指望,感觉肯定能遇见比之前的侯生更靠谱之人!

其实,如果不是齐相横空出世,提前激发了齐国的潜力,此时的嬴政别说是去海边巡游了,恐怕连去泰山封禅的大典都已经开始筹备了。而此时此刻,还是秦王的他只能做着白日梦,然后一面继续对齐人示好,一面积蓄着力量,准备几年后的决定性大战。

在陈驰汇报之时,李斯也在秦国朝堂之上,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感到了千斤重担就在自己的肩上。而且,秦王表现得越兴奋,李斯就觉得自己的压力越大...

他如何能想到,自己上任相国之位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伙同陈驰来欺瞒秦王?但李斯也是有理由来自我辩解的,那自然就是——大局为重!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此时选择进行战略收缩的秦国是保不住定陶的,那么是顺水推舟把这个地方送给齐国,还是让齐国偷袭夺得此城,差别有那么大吗?

对李斯来说,忽略一些杂音,坚持连横齐国,离间齐楚的大计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他也接到了王敖的报告,得知由于齐国突袭攻取定陶,寿春的舆论已经大变,但他丝毫不在意这场初步的失利,而是很清楚的能预感到,随着齐国和秦国进一步地通商和交流,楚地的民意还会发生反转!

于是,李斯可不会急于一时,只是希望不要节外生枝。目前来看,他还有机会在未来将之前的谎言给圆上,如此长久来看就不算欺瞒了秦王;可万一秦王得知来龙去脉,一怒之下改变了主意,他才是白忙活了...

而同秦王一样,此时的李斯也已经意识到,齐国没有自己原本想象中的那样好对付——那里根本就是东边的秦国啊,自己必须要使出浑身解数了!

赵地,常山城。

随着贯高的返回,张耳也渐渐发觉,齐国好像有着”东秦“一般的气质!

他好像才反应过来,如今这个齐国不仅吞并了原来燕国的大片土地,控制了魏国的王室后裔,还把自己挤到了赵境边陲,使得他和陈余只能隔空对峙,似乎谁也奈何不了对方...

他多想找来陈平,再跟对方好好聊聊。可是陈平之前就跟他打过招呼,此时更是代表了他跑到了督亢去看魏公子豹。

“相国大人,如今这局面,我们应该做点什么。”

出使归来的贯高如此向张耳表态。

然而,张耳只能苦笑着回应道:“事到如今,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贯高听后,也一时语塞,随后半晌无语。

张耳见状,也不由得自我感慨了起来:

“齐国人真是高明啊,简直可以说是杀人不用刀!如今这局势,我怕是要被困死在这常山了,哪怕陈平或者昔日那个蒯彻在这里,又能帮我谋划出什么出路呢?唉!看样子,今后这天下,不是归于秦,就是归于齐,恐怕楚国都要自身难保,顶多能成为一个配角了...”

而说起来,眼前的贯高也确实让张耳眼前一亮。对方似乎脑子没那么快,反应也不是很敏锐,确是一个踏实肯干之人。此番出使,贯高可以说给张耳提供了不少的情报,极大的开拓了他的眼界。

可是问题是,即便获得了情报,知道了很多事情的来龙去脉,此时仅仅能实控常山一地的张耳又能做些什么呢?虽然赵军的部队也随着贯高使团一起返回了,但这些外黄之败后的残余部队还是数量有限,根本无法对形势产生太大的影响。

而突然间,张耳冒出一个念头:“或许我也可以去投靠齐国...”

当然,他不敢多想,更是感觉事情还没有到那个地步——不过,如果非要让他做出选择的话,他和秦国之间的恩怨似乎太深了。除此之外,不管齐国还是楚国,似乎都是不错的去处。

但他很快还是将这个念头抛弃,继续把注意力投入到常山的建设与发展上来。

只是他没有留意到,对面的贯高依旧在苦苦思索,仿佛没有得到结果就不会放弃。

不久之后,临淄城中。

燕王喜的使者终于见到了齐相。而且,出乎阿盛和郦食其的意料,对方不仅没有索要河北之地,还是来示好的!

齐相差点当着燕国使者的面乐了出来,但他还是忍了下来。直到对方走后,这才和郦食其讨论了起来。

“看样子,齐国现在的强大,燕王或许是第一个感受到的!或许在他看来,如今齐国带给辽东的威胁,恐怕已经不亚于昔日的秦国了!“

听了郦军师的一番话,阿盛更是一方面感慨世间还有如燕王般如此躺平之君主,一边也忍不住展望起未来天下郡国并行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