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什么,割发代首?”

最终齐相等人还是采取了后世曹老板的那一招来惩处田荣,并一举引发了军中骚动。

那个时候,就已经有《孝经》问世,“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点也已经在齐鲁大地上广为流传,剃发所对应的髡刑更是周代一个常见的刑罚。这对田荣来说,这无疑是项耻辱,但跟掉脑袋相比,背上“不孝”之名又算得了什么呢?

于是乎,虽然田荣本身还是有些不快,虽然其弟田横更是史书上出了名的硬骨头,但为了保住命,留下有用之身,他们还是妥协了。随后田荣就当着三军的面,被明正典刑了。

恰好在这个时候,为吕泽所部铁甲军定制的勋章也已经完工并被运到了军中。齐相于是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做文章,对着全军将士宣布道:

“我不要敌人的人头,我只要胜利!”

接着,他借着表彰铁甲军的机会,再次强调听从命令和遵守军纪对于取胜有多重要,甚至直接向众人宣传起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此,技击之师不知道接收到了多少,但他们很清楚的知道此番偷袭是徒劳无功的,他们的统领反而因此受罚。

而更出人意料的是,田荣还被解除了技击之师主帅的职务。转而担任刚刚这批投降秦军的统领!田横等人闻讯皆是大惊,甚至猜测起齐相是不是还想借刀杀人。谁知田荣完全不在乎,直接谢绝了田横和其旧部想要追随的请求,当夜就孤身进了对方的营帐!

而终究,已成惊弓之鸟且被齐军团团包围的这支秦军残兵,还是没敢动田荣一根毫毛。他们何尝没曾动过杀了田荣,为同伴报仇的念头。可对方那日攻来时的骁勇身姿,和如今削发明志后的光头形象,顿时让有心思的人不敢轻举妄动。

就这样,阿盛给田荣这个刺头剃了发,然后用对方来震慑秦军降兵。秦军果然不敢再有反复,他更是相信平素关爱手下士兵的田荣,会渐渐的与这支降兵加深情感,从而在后面真正反省自己做过的错事。而齐法中只用斩获来计算个体军功,却忽略整体大局的bug,也被自己如此修复了一番。

而接下来,齐相又在滹沱河畔祭奠了荆轲和燕太子丹,并对众人表示: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大家且看,从那边汇入此河的就是南易水,而溯流而上,就是当年荆轲出发之地!想当年,荆轲明知此行凶多吉少,还是毅然前往刺秦,那是何等的豪气!只可惜,荆轲死了,太子丹也被燕王杀了,可燕国还是被秦军给占领了!”

其实,严格来说,这番表态是有点问题的,因为此时燕国还没有完全灭亡,燕王喜还在辽东苟延残喘。可谁又会在意这个只有偏安之心的政权呢?

“我军此番北伐,就是为了给荆轲和燕太子丹报仇!要将燕国的百姓,从暴秦的统治之下解救出来!”

接着,阿盛就将燕国人民最认可的这两人当成了政治旗帜,以此收买当地的人心,如同陈胜当年诈称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以“从民欲”的操作那样。他不再追求进军的速度,而是将工作的重心,从攻城掠地渐渐转向了治理,以求尽快在燕国故地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

齐军也在这一番操作下,变得面貌一新。虽然诸军的战斗力不可能在短时间提高,但各位将领都紧抓起了军纪,哪怕只是做做样子,但起码不敢在明面上和齐相对着干。

就是田荣自己,不久也收到了兄长田儋从高唐发来的问责信。而这件事当然也是阿盛等人安排的,结果也不出他们所料,有着君子遗风,平素爱惜名节的田儋站在了他们这一边,对着田荣一阵责骂,但也在字里行间,体现了对对方的关爱。

田荣只觉得给兄长丢了脸,更是悔恨万分,但他依然觉得齐相是过于重文轻武了——要不是一路上没什么仗打,全是那些说客在立功,他至于憋不住而搞那一出吗?

不过,这也怪不了齐相,秦国本身在燕地驻扎的力量就很薄弱,而前一阵其主力还直接被消灭在了齐境之内。那在有机会趁虚而入,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时候,谁又像他这个战争狂人一样,整天想着要上阵厮杀呢?

不久之后,在齐军快要抵达蓟城之下时,西路军那边又传来了陈余方面的消息,阿盛看了之后不由得一惊。

“莫非赵边骑的战斗力,直到今日还如此之强?”

首先从战线上来看,陈余军的进展并不比齐军的慢,几乎已经收复了太行山以东的所有赵国故地!而看了详细的战报之后,齐相这位始作俑者顿时哭笑不得。

因为陈余学习了他在济水之战时的诱敌打法,也开始卡秦法的bug了。

同样是先派精锐出击,在一上来给秦军一个大打击,接着拔腿就跑,把追击之兵引入埋伏圈——有着机动力优势的赵边骑执行起来这套战术,真的要比技击之师还更效果拔群。而接下来,秦军又要陷入,是明知有诈还要追击,试图把伤亡比追回来;还是认怂退却,回去却要被秦法处罚的两难抉择中了!

坦白说,以往列国和秦军作战,都是大军正面对决,此时死战不退无疑是秦军的优势。可阿盛意外采用的这一新奇的打法,又岂是一百多年前的商鞅能够预料到的?不占到便宜就不敢退却的秦军反而因此落入了一个个陷阱。

而在齐军自己还没有意识到之际,陈余就敏锐地看到了这套打法的独特之处,并让赵军学了过去,此等手腕无疑是引起了阿盛的忌惮。

而秦国那边,也不得不对此采取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