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画作都拿好了吧!没让别人看见吧!还有,我昨晚梦见我们一起去领奖了!就是…”

“没问题,我们赶紧登机吧。”

“我们都成为蓝星里最厉害的作家啦!”

冯紫瑄昨天被打断的兴奋,到现在才都发作出来。

也还好周围没什么人,才能让他们两人正常登机。

“知道了,我们一定会越来越优秀的,要一起努力呀。”

“嗯!”

两人也默默恢复原状,收起所有的情绪,如同每一个游客一样,静静等待。

这趟航线他们走过许多次,有时只有一个人,有时也不太搭配,不过总会达到最合适的情况。

晚上,两人落地,重新回到京城,今晚的家庭并不会和谐。

第二天一早,两人就必须前往华夏文学协会,这个组织已经与他们有了很深的联系。

不过,颜昱他们还没有真正到达过协会内部。

根据电话里的说明和导航的指引,他们慢慢走进一个小胡同。

从外表上来看,这里的气息与文学没有一一丁点联系。

胡乱穿梭在狭窄的巷子里,很快就来到一栋朴素的建筑前。

这里一定不会是文学协会。

他们两人看着破旧的大门,都产生了这个想法。

“先敲门问一下吧。”颜昱开口说道,他是完全按照导航来引路的。

“好吧,听说那种绝世高手都是在这种地方隐居的,应该没什么问题吧。”冯紫瑄心中充满困惑,不过仍然自我安慰道。

门没锁,当他们敲第一下门的时候,木门久已经发出吱吱喳喳的响声。

两人对视一眼,对这个地方也都有新的认识了。

“这是不是快要拆迁了,能发多少钱?这地段可不简单。”颜昱在心中默默算着。

“危楼!就进去看一眼,要赶紧出去!”冯紫瑄有些担心,这地方无论怎么看都不敢接受。

“是青山吗?快进来吧,等等我们还要去别的地方。”

没等两人继续思考,一声中气十足的呼喊就从屋内传出。

大门的声音也完全停下来,正对着的只有一个房间。

同时,在这个院子里可以使用的只有这一个地方。

随着两人的靠近,他们也观察到屋内的布局。

一个极其古朴的书架,上面摆满了草稿纸和各种书籍,在这么远的距离,并无法真正看清楚。

旁边,还有一张小桌子,三个人坐在小马扎上,围着两本书。

红楼梦和三国演义。

“看懂了吗?”屋内的人也都站起来,随口问到。

冯紫瑄主动朝书架靠了几步,根据记忆,彻底知道了一切。

“历届经典作品的初稿?这个架子也是最开始的那个吧。”

她看起来没有那么激动,但眼神显得呆滞了许多,好像难以接受这个事实。

“上次就该找你的,现在也不迟。”杨易林会长解释道。

颜昱并不认识其他两人,年纪很大,华夏应该没有这种地位的作家。

“颜昱?不错!东西都带着吧。”

“是,不过诗词的原稿不能给你。”他也猜到了两人的身份,认真地回复道。

“呵,老阮他们在外面等你呢,把三国演义给我们就行,我们负责管理。”看似语气温和,却是没有任何余地。

好在两人对小说原稿也没有太多兴趣,不多纠结就送给了他们。

“明天,经典文学榜就会更新,接下来就去交流一下下,应该就都是熟人了。”

原稿刚交出去,就能感到一种不太舒服的感觉,杨易林也没有多说,带着他们赶紧离开。

“那两位是谁呢?”颜昱问道。

不过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应。

“就快到了,就在不远处。”他似乎什么都没有听见,认真介绍着协会的情况。

冯紫瑄则皱起眉头,想根据那个颜昱书架找到相关信息。

一路上只有一个人在说话,说得非常卖力,感觉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

很快就找到了房间,一切也都回到现代化。

“欢迎青山!您的作品我可是看了好几遍,神交已久啊。可惜非攻今天没来。要不然还能在学点东西。”

王卫是第一个说话的,直接说出了这次讨论的重点。

讨论交流会,也是对青山和非攻表扬大会。

经过他的开头,各位文学作家也都纷纷开始说明自己的想法。

诗词协会那边还在等候,似乎也不太愿意凑热闹。

“嗯?我也有许多灵感来自颜昱呢,也能和他多聊一点。”冯紫瑄没听见一个名字,有些不太高兴,便主动提出。

“陈词滥调!什么年代了?不过比那些人好多了。”王卫小声地吐槽道。

他瞧不起网文是有原因的,既薄古又不厚今,满脑子就只能接受一种想法。

就是当代的文学,好的学习,坏的讽刺,就这种方式,别人也不好批判。

这也让他的作品充满复杂性,也成为他身为作家最成功的一部分。

“呵…”冯紫瑄刚准备嘲讽一下,就被拉住了。

“上次我就骂过他了,这次给他留点面子。”颜昱挤眉弄眼着,也让她理解了自己的想法。

“嗯,写作要注重积累…”

接下来就是作家们之间的交流,说得很多,很杂,也充满了各种奇怪的思考。

其中,主力人物就是王卫,他要参加华夏文斗,问题就更加古怪,充斥着对俄州独特的见解。

冯紫瑄也体会到讲解问题的困难,胡乱处理着。

颜昱在旁边闲逛着,完全不在乎其他事情,计算着房间的大小,估算着家具的价格。

“颜昱先生?那几首诗能给我们看一下吗?我们也能一起研讨一下。”诗词协会会长阮平南看见这种情况,连忙询问道。

“滕王阁序!水调歌头!题洞庭湖。”旁边的会员都吆喝到,出自自以为是的文人风骨,都只是极其小声的。

这种态度也让颜昱知道了诗词协会的真实水平。

“哎呀,忘带了。下次吧。”

“唉,真可惜啊,还以为能合张照呢,算了吧也无所谓。”

“真没意思,和那些写小说的人就没法沟通!”

那些会员也纷纷开始吐槽,有几个甚至已经离开了会场,这也就是他们所谓的文人风骨。

阮平南也知道他们的德行,不过没想到会这么离谱。

这次活动并不正式,只是看个人喜好参加,不过,就算是认真挑选,似乎也没什么差别。

“他应该是带着原稿吧,等等我再去问下吧。”

诗词协会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官方效应。

现代诗和现代文学的发展基本上就断了传统诗词的根,加上近几十年都没有诗词大家的出现,当代协会就更加失败。

甚至人脉都有这样的想法,诗词是古人的写作方式,现在已经过时了,没有人能理解了。

想到这里,阮平南头上的白发似乎又多了几分,诗词协会难道就要从我手上绝户。

不过转头看向那个吊儿郎当的人,眼中又闪烁出诡异的光芒。

颜昱?他应该是喜欢诗词的吧。

时间过得飞快,在思考诗词的时候,冯紫瑄那边基本上就结束了交流,已经开始拍照留念。

拍完照,紧接着两人就准备回家,回各自的家,然后再去自己的小家。

“颜昱先生?能不能给我们看一下原稿?”

“不,算了,你们拍个照片吧,东西我还有用。”

看着真可怜的小老头,他也不想直接拒绝,对于诗词,他有自己的热爱,用不着协会。

“谢谢了,你的作品,放在古代肯定也会是位名人。”这是阮平南对诗词歌赋最高的评价,超越古人。

“哦,那我先走了。”

“再见。”声音小到几乎听不见,诗词协会最终还是放弃了他。

只要有人还坚持着就好,不管是什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