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七)超级视角的一体两面

1、超级视角与视角

超级视角作为生命宇宙之本体,按照其本体性智慧是否觉醒与显发,总体上分为两种状态,其一为本体性智慧呈现为觉醒显发状态,此状态即名之为超级视角,其二为本体性智慧尚未觉醒与显发之状态,此状态即名之为视角。此时之视角,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这也是大部分生命其视角的特点。

这一带有局限性和片面性的视角,其本体仍然为超级视角,但因其超级视角的本体性智慧尚未觉醒,未能显发起用,因此此时不能称之为超级视角。

视角之作用,除了本体性智慧层面的作用外,其作为视角,依然具有无量无边的智慧妙用,此智慧妙用周遍于由【非全量生命宇宙】,此智慧相对于超级视角的本体性智慧、超越性智慧,可名之为【限相性视角智慧】,亦名【凡智】。与此相对,超级视角本体性智慧,则可名之为【超越性视角智慧】,亦名【胜智】,或曰【圣智】。

在视角学中,超越性视角智慧,通常称之为【超级视角】,其既有本体义,亦有本体性、超越性智慧义;限相性视角智慧,通常称之为【普通视角】,简称【视角】。

视角,普通视角,限相性视角,凡智,经过训练,可以升华为超级视角、超越性视角、本体性视角、胜智、圣智。

2、全量生命宇宙与非全量生命宇宙

超级视角处于觉醒、显发状态时,此时的生命宇宙即称为全量生命宇宙。超级视角尚未觉醒与显发时,此时的生命宇宙即称为非全量生命宇宙。

全量生命宇宙,生命的主体性体现为超级视角、超越性视角、胜智、圣智;非全量生命宇宙的主体性体现为普通视角、限相性视角、凡智。

通常我们所说的心灵,或者心,在视角学中根据其智慧境界分别称之为超级视角和心视角,通常所说的心理学以及精神健康学中关于心理、精神、意识等方面的内容,则全部涵括在心视角这一范畴中。在视角学中,也可用【心-视角】进行表示。

非全量生命宇宙,其【心-视角-视界-世界】,皆受【限相性视角】的制约;全量生命宇宙,其【超级视角-心-视角-视界-世界】,皆不受【限相性视角】的制约,而以【超越性视角】为主体。通过视角学生命实践训练,【限相性视角】可以升华为【超越性视角】,完成这种升华的同时,生命宇宙亦同时从【非全量生命宇宙】升华为【全量生命宇宙】。

3、觉者与迷者

超级视角处于觉醒与显发态时,此时的生命可称之为觉者;超级视角尚未觉醒与显发,处于隐而不显的状态时,此时的生命即称之为迷者。这里的迷,即特指对于超级视角的无明——不明白、不觉悟。迷者的生命本体依然是超级视角,但因超级视角的本体性智慧尚未觉醒与显发,因此其视角体现为限相性视角。限相性视角即是迷,超越性视角即是觉。限相性视角主宰生命宇宙时,即是迷者,即是非全量生命宇宙;超越性视角主宰生命宇宙时,即是觉者,即是全量生命宇宙。

4、烦恼与痛苦对于觉醒的意义

在超级视角的视野里,生命以及生命所开显的生命宇宙具有无限可能性,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开创新的视角,从而打开新的世界,获得新的生命体验,在这种体验中感受生命的神奇和创造的快乐。

然而,对于绝大多数的生命而言,这种生命的意义是遥远的,甚至从未意识到生命还有这样的意义。更现实的问题反而是,生存、衰老、疾病、死亡以及各种各样的烦恼和痛苦,充斥着生命空间,生命更多的是在解决这一个又一个总是解决不完的问题中【痛并快乐】地活着,最后走向死亡。

印度文化将【苦】视为人生之常态,甚至视为生命之真理。从苦中解脱就成了整个印度文化最核心的命题。

的确,当超级视角的本体性智慧尚未觉醒时,生命深受【限相性视角】的局限,被牢牢地束缚在由【限相性视角】所开创的【非全量生命宇宙】中。在这一宇宙中,想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快乐和幸福的确很不容易。特别是当生命的视角总是局限在【世界】这一维度,并将自己视为世界之中的一个独立的【个体自我】时,矛盾和冲突就总是层出不穷,痛苦和烦恼也就成了永远解决不完的问题。

换句话说,痛苦和烦恼之所以层出不穷,其直接原因则源于【个体自我】这一看似非常真实的【限相性视角】,更根本的原因则是因为对【超越性视角】的不明白、不觉悟。

所以从视角学的角度来看,所有的烦恼和痛苦,都是在对生命的启示和提醒——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烦恼和痛苦?产生烦恼和痛苦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到底如何才能彻底从烦恼和痛苦中出离和解脱?到底如何才能获得生命的自由、快乐与幸福?生命到底从何而来?向何而去?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等等。当生命开始深入反省、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就意味着生命已经走上了探求生命觉醒之路的旅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只要坚持追寻,就一定会与生命觉醒的智慧相遇,直到深藏在生命深处的本体性智慧最终觉醒。那时,所有曾经经历过的苦难,承受过的痛苦,都将化为智慧的甘露,滋养与自己有缘的生命。

禅师们常说,烦恼即菩提。限相性视角下的烦恼与痛苦,在超越性视角下,就变成了菩提甘露。它们既是生命成长和升华所必须的淬炼,也是大道赐予生命的礼物——那礼物之中,正蕴含着生命觉醒的启示。

可以说,没有痛苦,就没有觉醒。痛苦是通向超越彼岸的路标。哪里有痛苦,哪里就是生命历练的道场,哪里有烦恼,哪里就是生命升华与超越的契机。

愿所有的生命早日觉醒,愿所有的痛苦和烦恼皆化为生命觉醒的助力和资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