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替嫁后装病王爷喜不自胜 > 第159章 你咋这么能耐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殿下,不好了······”

“大喊大叫的出了什么事?”

太子有些不耐烦的开门走出来询问。

侍卫战战兢兢的把见到的事情禀报一遍。

“殿下,今日一早,大概与昨日一样的时辰,在天香楼右边的巷子里也出现了一具尸体,一样的面目全非,一样在身上搜出一柄匕首弯刀。”

“什么?”

太子惊讶的瞬间没有了一丝困意。

“给孤去查,到底是谁做的?还有把这件事压下去,不要闹出动静。”

“是,殿下,属下这就去。”

太子让人去查也只是想要确定一下,其实心里已经有了人选,不是宁王的手段还是谁?!

好不容易放松下来的心又紧紧的揪在一起。

调查回来的侍卫没有查到任何蛛丝马迹,并且武力压制那些周围看热闹的人群,让他们不要乱说话。

发现了一模一样的尸体都很好奇,百姓私底下也是悄悄的谈论。

第二日清晨,同样的时辰,同样的尸体,出现在了天香楼的左边巷子里。

这样的事情连着三日出现,尸体的位置都是围着天香楼,这让百姓炸开了锅,武力压制也挡不住他们的好奇。

“真的被宁王看准了,那个尸体不是犯人的,要不后面怎么连着出现的尸体与那具尸体一模一样呢?!”

“谁说不是呢!显然是有人想要弄虚作假,替杀人犯逃脱。”

“老天有眼,恶人有恶报,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也不会冤枉一个好人。”

宁王听着属下的禀报眉梢微挑,他就是要用这个办法破坏太子的计划。

太子给他一个假的白丰,混淆视听,那他就弄出几个假的白丰,让百姓看看,这样谎言就能不攻自破。

尸体围着天香楼接连出现,天香楼别说贴着封条不能做生意,就算是撤掉封条也不一定能再如以前一样生意红火了。

顾念进门就不吝啬夸赞:“你咋这么能耐呢!”

“老公真是太棒了,我都没想起来,还以为你得想办法证明尸体不是白丰的呢,没想到,你以恶制恶就把事情解决了。”

顾念说着还对着宁王伸出一个夸赞的大拇指。

宁王咋听到第一句话,都没听出来到底是夸自己还是在骂自己,一时不知道怎么接话。

听到后面的话才知道这是真的夸赞自己呢,才嘴角上扬洋洋得意起来。

“太子最挣钱的营生中断了,以后对江南的事情肯定还会变本加厉,越是这样就越容易露出马脚。”

顾念点点头附和,一直都知道宁王腹黑,没想到如此腹黑,这么久远的计划都在筹谋,不得不在心中佩服。

清风急匆匆的走进来,躬身行礼:“王爷,王妃,已经放榜,于松于公子,顾太傅的公子顾原,还有刘岩夺得前三甲,此时估计已经上门报喜了。”

顾念高兴的都忘记自己是个孕妇,猛的从椅子上站起来,然后又瞬间一屁股坐下。

她确实高兴过头,起的有点猛,眼前有些发黑坐回了椅子上,吓得宁王赶紧起身询问情况,身上出了一身的冷汗。

“没事,我就是起的有点猛,坐下就好了。”

“都快要做母亲的人了,怎的还跟个孩子一样,一惊一乍的。”

顾念不管他的教育,真的替顾晴感到高兴。

“我就说当初没看错人,于松果真没令我失望,顾原倒是出乎了意料。”

“接下来还要进行殿试,从他们三个中选出状元,榜眼和探花,不知谁能夺得这一届的状元郎。”

“那肯定是于松啊,我对他很有信心”说完对上宁王投过来带着醋意的眼神,立刻改口。

“我是说,对他的学问很有信心。”

心里却在腹诽:臭男人,这该死的占有欲!

宁王终于缓和了眼神。

在府中接到喜报的顾晴高兴极了,父亲看人的能力还是不错的,不知此时的顾灵是个什么心情。

“恭喜夫君!”

于松对自己的成绩心里有数,一直都是平常心对待,他接到喜报的一瞬间,不太善于表情变化的脸,也展现出大大的笑容。

“接下来还要进行殿试,想必很快就会有人通传。”

话音刚落就有宫里的公公先来通传:“恭喜于公子金榜题名,有请于公子进宫面圣。”

“好,多谢公公”于松恭敬的对着公公一礼,跟随着公公的脚步进了皇宫。

大殿上,前三甲的三人并排而立,皇上高高的坐在龙椅上,对面前的学子很是满意。

皇上向他们问出了同一个问题,是关于粮田受灾,粮食短缺的问题,还有如何看待困境中粮食分配问题。

刘岩第一次面圣有些紧张,心里也有很大的压力,因为他想一步青云,这样的压力更是让他手心出汗,说话也不如以往答辩的时候气场全开。

问题回答的中规中矩,让人挑不出错处,他站在那里,清俊的书生模样倒是让人赏心悦目,否则美人之称的巧儿也不会不顾家人的劝阻跟着他。

顾原一直有顾江培养,了解官场上的惯用的避重就轻伎俩,回答的话同样让皇上点点头。

最后一个就是于松,他把问题剖析似的全部讲解了一遍,说的很是全面,同样挑不出错处,还把如何提高粮食的理论说了一遍,最后那一句却在朝堂上引起了争议。

“皇上,在下认为,谁的粮食都可以缺,唯独百姓和边关的将士不可缺。”

自古以来都是重文轻武,他的一句话惹得文官不喜,武官们倒是挺了挺脊背

朝堂中那些言官开始蠢蠢欲动愤愤不平。

“于公子,话可不能这么说,若是全国受灾,何来的粮食送到边关,官员才是国家的肱股之臣,没有层层选拔的官员如何解决国家的各项问题,所以首先照顾的是皇亲贵胄和当朝大臣。”

此官员以为维护皇亲贵胄就能让皇上高看一眼,不遗余力的拍马屁,同时也维护了作为文官的权利。

“是啊,于公子真是大言不惭,什么都不懂就大放厥词。”

于松的回答若是出了错处,最高兴就是顾原和刘岩了,去掉他一个,得到状元的机会就多一点。

两人都低眉顺眼的不敢说话,静静的听着朝堂上的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