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桡歌行 > 第108章 随波逐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8章 随波逐流

与此同时,西方加紧占领长江航运。

巫山宁河码头,冒着黑烟的铁皮货轮越来越多。

货轮载得比木船多,跑得比木船快,大量的货物充斥着码头。轮船因为人力成本低廉,货总比木船运来的便宜。西方船队的米粮都是免税商品,还总夹带洋烟等私货。他们财力雄厚,又便联合乡绅豪强倾销物资,很快击垮了很多商家。

巫山县城,就埠售盐,带动了其它贸易发展,是个兴荣的小镇。但现在,巫山吸鸦片的越来越多,赌徒的赌资越来越大。每天,巫山县城里吸鸦片死的,和倒闭寻死的商家一样多。而西方的船回程又拉走瓷器、茶叶、丝绸等,来回倒卖物资,赚得盆满钵满。

繁荣和腐朽同时茂盛,是一种奇怪的现象。楚梦之也是后来听董先生讲,才如醍醐灌顶,明白这叫贫富差距。

姚家修船的老板有一个漂亮的妻子,有一日被洋行的富商看上了。这富商整日在构栏里为搏红颜一笑,一掷千金,看上了的女人自然不会放过。他让船老板把妻子卖给他,船老板不肯。他便一掷千金请了土匪,明目张胆来抢。船老板的船被砸了,货也被抢了,无法交货。妻子为保全丈夫和孩子,最终还是跟了富商。

姚家因此失业,好在县城有人修宅院,也不至于饿死。

像船老板和姚家一样,莫名其妙失了生计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或另谋出路,或者干脆加入哥老会等组织抱团求生。

纤夫们不能拉纤,转而卸货。云华村因为有楚梦之和宋瑶在,暂时没有受欺负。但村民在县城谋生,却整天被灯红酒绿的生活浸泡着。

人心变了。

窦家大儿子想外出寻找失散的家人,加入哥老会。楚梦之和宋瑶劝过也拦过,可他还是觉得,做做手势就能不给食宿,能捡便利。

丁家小儿子成了哥老会的黑线,抢劫为生。他说,乱世出豪杰,他就是“豪杰”。

杜家老头沉迷赌博,被千术耍得团团转。

……

宋家大哥在一次卸货中,摔出了鸦片,被哥老会乱棍打死。从此以后,村民也结仇了。

姚家为洋人做家具,差点被赶出村。若不是丁家小儿子被打残了送回来,需要楚梦之出头,姚家一定会被迫搬离云华村。

为了补上赔偿列强的战争赔款,清朝的苛捐杂税花样百出,即便身在村里也没多少活路。

码头的长堤上,时常看见累倒的枯骨们,挺着与身材不符的大肚子。孩子们捧着碗片,胸前挂着一片破布跪地乞讨。而靠船发家的绅商,被滑竿抬着上了坡。

在官府鼓励种鸦片的情况下,大家都不种粮了。柴米油盐的价格在飞涨,西方船队免税进来的粮食赚得盆满钵满,村民的钱却入不敷出。

没有钱,孩子们读不成书了,又回到村里。只有姚家凭借木匠手艺,靠修房子、做家具,日子过得很不错,时常接济村民做短工。宋瑶去偷学了花烛手艺,教村里的老弱妇孺做手工。

云华村的手艺还是出名了。

每次,宋瑶见楚梦之忧心忡忡,都说以后会好的。

可“以后”在哪里,楚梦之不知道,日子得过且过,半点头绪也没有。

很快,哥老会找上门来收保护费。

楚梦之不肯交,却没法保住货。哥老会没法从楚梦之身上勒索到钱,抢了砸得稀碎的物什也没捡到便宜。从此,云华村成了哥老会的眼中钉。

还好,村里窦家大儿子加入哥老会后,一直贩卖私盐,混成了清水袍哥。他通过电报得知村里有难,回到巫山,这才让云华村能继续苟延残喘。

楚梦之从窦家大儿子口中,得知清王朝气数已尽,四处都如巫山县城一般。各方都在想尽办法为自己捞利益,等着清王朝垮台。

哥老会内部也有分歧。

哥老会里,还分清水袍哥和浑水袍哥。开赌场、妓院、烟馆的是浑水。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朝廷决定禁烟。中英双方达成协议,自1908年起,英属印度输入中国鸦片每年减少十分之一,试行三年。这似乎成为浑水袍哥们的狂欢,反正朝廷剿匪不利,外面的鸦片运不进来,那么他们理所当然就应该赚大钱了。哄抬物价,在山上到处找田种鸦片。

窦家大儿子是清水,所以交往密切的也都是有正经职业的人。他们大多是穷苦人,打富济贫,帮助被压迫的民众。但可笑的是,他们不要母亲再嫁、娼妓之类加入,却收容劫匪流氓。

在楚梦之眼中,窦家大儿子不过与狼为伍。但只要能在这乱世立足并且有所作为的人,都成了村民眼中的英雄,楚梦之反而成为总爱说教的长衫老学究,倒成了村里人的笑柄。

村里为保性命,本就在宋家的指点下有练武的习俗,这下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建了擂台。人人摩拳擦掌,都等着成为下一个窦家大儿子。

楚梦之远远看着神女庙前的擂台,还未到启蒙年纪的细娃儿们摔跤打架,互动拳脚,心中说不出的难受。

晚上来读书学字的人渐渐少了。登科当官是他们永远不敢想的,会读书在他们眼里仅仅是当师爷的料,费精力还不一定能做到。但是如果能打架,拼凶狠,至少凭拳头能混个堂主什么的……

终于,神女庙里没了人。

楚梦之在庙里独自枯坐,熄了豆灯,缓缓走出破败的庙门。

宋瑶站在月光下,安慰楚梦之看开些。对错他们说不清楚,但时间总会给出答案。

宋瑶说,既然不能力缆狂澜,不如随波逐流。

楚梦之记得宋瑶说这句话的时候,山下有一艘走私的轮船顺水而下,撞翻了一艘趁夜走私的木船。木船四分五裂,船上的人和货顷刻之间,就被湍急的水流卷到了水下。

楚梦之说,随波逐流只会如木船一样,死无葬身之地。但这一次,宋瑶不懂。

饭都吃不起了,不过是饿死和横死的区别。

如果让宋瑶选一样,宋瑶宁可站着死。

窦家大儿子这个富商常往村里跑,惊动了早已垂涎云华村这块肥肉的山匪,还好云华村准备的陷阱和战壕还在。

云华村虽然不至于被攻陷,却好像成了另一个山寨。很多人都到了窦家儿子的商行,参与贩卖私盐,这下坐实了知县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