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联络老员工的事情苏烨就交给老李去做。

至于剩下的人,苏烨则全部安排去制药厂做卫生准备生产。

花了一天时间将制药厂的设备清洗干净并调试了一遍后。

第二天苏烨就叫了司机去自己事先租好的仓库拉药材回来。

这些药材都是他在空间事先调配好的。

所有的药材都被在空间里经过粉碎处理。

这样也是为了对配方进行保密。

这些药材送到制药厂后甚至可以不用清洗就直接使用。

很快第一批的药就被生产出来。

苏烨从中拿了一些样品寄到药监局检验。

有了农业部和卫生部的站台。

这个特效药很快就审批通过。

苏烨的这家药企生产的特效药直接就成了华国唯二的两款特效药。

甚至苏烨的这款特效药药效还要更好一些。

毕竟这些药的药材都是取他的空间。

药性比起外面世界的种出来的要好上不少。

药监局检验通过后,苏烨直接让下面的员工加足马力开始生产。

在加班费的鼓励下。

所有的员工都充满了干劲。

另一边在老李的劝说下,不少药厂的老员工都被劝说回来上班。

其中有不少已经在外面找到新工作的。

当然其中也少不了苏烨恢复待遇的功劳。

这一批回来的老员工就有十五人。

都是经验丰富的工人,有几个甚至还会点基础的医药知识。

有了这些老员工,加上苏烨重新招聘的新员工。

五条生产线需要的人员已经是绰绰有余。

为了加快效率,苏烨又花了几百万额外定了五条生产线的设备来加大生产。

还顺便找广告公司将原来公司的名字给改了。

毕竟现在这家公司是属于自己的了。

总挂着原来公司的招牌也不合适。

而且原公司也因为之前那段日资背景被很多华国人排斥。

华国国内现在反日意识很强烈,已经有很多日资企业变卖资产退出华国市场。

为了维护公司的形象,这个招牌肯定是要换的。

除了将公司门口的招牌改名为“苏氏曙光药业”。

苏烨还在招牌下边加了“达兴堂”的名字。

一并加上去的还有这个老品牌创立的初心“达兴民生、悬壶济世”和它传承的《六必令》传训:

“药材必道地、配方必独特、提戥必齐目、炮制必如法、品质必上乘、待人必如亲。”

蓝光晨济药业的前身其实就是“达兴堂”。

距今已有百年历史。

当初也不知道出于什么缘故改的名。

当时买这家公司的时候,苏烨就提出了将“达兴堂”这个商标一起卖给他。

伊藤润二当时并没有在意太多。

毕竟一个快要倒闭的公司,留着这个老字号商标也没啥用。

而这个名字对苏烨来说却很有意义。

一个百年老字号对后期企业宣传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苏烨也希望这家历经百年的华国老字号能在自己手里重现辉煌。

有了华国官方的订单,制药厂这边就算连着加班。

生产出来的特效药也有些供不应求。

基本都是制药厂这边刚生产一批药就有人过来拉走。

而制药厂的员工们这才发现自己老板的关系有多硬。

来拉货的人居然还配有持枪的特警。

不过一想到自家企业生产的正是猪瘟的特效药时他们又觉得有些理所当然。

毕竟目前也就华国能生产这种特效药。

而且最让华国人骄傲的是。

这款特效药用的还都是中药。

这就让不少在网络上黑中医的人都沉默了。

毕竟国家都承认了这款特效药。

当然也有人继续在网上狡辩说这种效药治疗的是动物而不是人。

只不过这类发言也很快就淹没在网友的口诛笔伐当中。

华国研发出猪瘟特效药的消息也很快就传到国外。

国外的媒体也公开喊话表示希望华国能出口这种特效药或者公开特效药配方。

而华国这边自然不可能傻傻地公开特效药配方。

毕竟这可是可以用来卖钱的。

华国官媒也就这件事给出了自己的回复。

华国这边已经在加大特效药的生产量。

后续这种特效药的产量上来了就能出口出去。

当然这特效药什么时候产量能上来,华国这边也不好保证。

毕竟这种特效药肯定要优先供应华国国内养殖户。

事实也正如华国官方说的。

两家药企加班加点生产特效药也就堪堪够国内养殖户使用。

而且华国这边还需要囤一批货以备不时之需。

目前这种特效药还是由华国这边统购统销,暂时还不能在市面上流通。

华国这边给苏烨的收购价是40块一个疗程的药。

基本病情不严重的猪,一个疗程下来差不多能治好。

病情严重的可能需要两个到三个疗程也就差不多了。

而华国官方给养殖户的售价是45元。

考虑到药品的运输等成本。

这个售价国家等于挣不到什么差价。

而如果这种药按正常途径流通到市场那售价基本是都是百元起步。

华国这样管控其实也是为了给国内的养殖户减少养殖成本来保证让大多数养殖户能存活下去。

甚至华国这边的给到的采购价也是压得非常低。

苏烨自己就算过了。

如果按着正常市场价,四十块的采购价利润空间所剩无几。

纯粹是靠着采购量来保证订单利润。

对于华国的这一决策苏烨也表示理解和支持。

反正他药材的成本几乎等于零。

加上华国这次给他药企的免税政策。

他这次等于卖多少挣多少。

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他就挣了近二十亿的利润。

当然苏烨也知道这种特效药的订单是特殊时期才会有的。

他的药企也不可能光光只靠一种药来维持。

他还需要研发生产其他不同品种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