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风云坞堡主 > 第二十五章 家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于女儿女婿的到来,王氏夫妇很是惊喜,连忙把他们迎进屋内,让管家把随从安置好。

双方寒暄了一下,王安把赵博安叫到书房,留她们母女闲聊。

“他对你好吗?”

“还好,就是没什么时间陪我。”

“男人嘛,正常,你爹平常闲的时候也少,你以后就会习惯。”

“娘,我觉得我很没用,每天不是坐在家里,就是去附近转转。他在外边忙这忙那,我也掺和不上,只能担惊受怕。”

钱氏这才看出有点不对,严肃的说道:“待在山里有什么可怕的,你知道外边每天死掉多少人,我和你爹当年随氐人迁到关中,一路上看到多少惨事,卖儿卖女还算好的,饿的吃人肉的都有不少。”

王嬛嬛脸色有点发白的道:“娘!我都没听你说过。”

“有什么好说的,我自己都想忘了。你记事以来,就在城里,很少接触外边,但你现在嫁了人,不再是小女孩,以后事情都要自己担起来,你爹说他会有大成就的,你再这样自怨自艾,小心你的将来。”

“他不是这样的人。”

“男人都会变的,你要成为他的贤内助,让他离不开你,而不是想让他陪你,照顾你。”

王嬛嬛有点迟疑的说道:“那,我回去后,就把家里的事接过来?”

“这就对了,不过家里的事先问问他娘,别起争执。”

“不用,我们不住一块,我住在冀氏乡。”

“你啊,有点傻福,不用伺候公婆。”

王嬛嬛呵呵一笑,然后道:“娘,这次给你们带了十几张皮子,你让他们硝制一下,给你和爹做件衣服。”

“算你有点孝心,山里这东西多吧?”

“恩,这次的皮子是我们刚打猎得来的。”

钱氏疑惑的道:“你们?你也去了。”

说到这个,王嬛嬛有点眉飞色舞,边说边做动作。

“娘,你不知道,他们好几百人打猎,把猎物赶到一块,就这样唰唰唰,就打到好多猎物。”

“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娘当年见过好几万人行军。”

“那他还杀了一只老虎。”

钱氏不再多问,只当一群人杀的,岔开了话题。

“他们家很有钱吧?”

“那我不太清楚,就见他们钱粮进进出出的,秋天的时候多了几十头牲口。”

“你呀,这些以后都要搞清楚,别操其他心了,你该长大了,说不定有一天,爹娘还要去投奔你。”

书房中,赵博安拿出了那封信,说道:“丈人,这具体怎么回事?”

“九月,秦王巡抚朔方,十月,杏城的苻幼造反,突袭长安,被李威杀了,苻柳和秦州刺史苻双,都暗中调动了兵马,不过苻幼被杀,他们又没动静了,现在秦王已经回到了长安,事情基本就是这样。”

“看来今年无事了,连您都知道两人调动兵马的事,秦王不会不知道,他没反应,就是不想闹大。”

“哎,总有一天要出事的,就怕波及到县里。”王安有点忧心。

“如果情况紧急,丈人去找我三叔,先到赵家堡躲一下,我会打招呼的。”

“现在还没到那一步,赵家明年还会继续卖铁吧?”

“会,不过会控制量的,我们也不想被人盯上。”

“那就好,你们休息一晚,就回去吧。”

看着院子里,飘着的雪花,赵博安庆幸早一天回来了。

“把窗户关上,进冷风了。”赵昆吩咐道。

回到赵家堡,对于杀虎这件事,并没他想象中的教训,父亲干脆没提,平时颇为泼辣的母亲,也只是让他以后小心点。

“阿父,运盐铁的事停了吧?”

“平阳郡前几天停了,屯留更早几天,那边路不好走,我怕出事。”

“那今年除了挖矿就没事了。”

“河东又送来三十个死囚,带了口信,让我们冬天也别停,人死了,可以再送。”赵昆和儿子不同,他对那帮死囚没什么同情心,也不信任他们。

“有什么人能用吗?”

“找到个书生,让他去教书了。”

“阿父,不仅是书生,那些恶行不大,又老实的,都可以挑出来。我们人力不足,好多事因为农忙,就耽搁了。死囚不仅能挖矿,还能种地,必要时可以把部曲调换出来。”

“我们不多供应铁,就不能要太多人,已经和河东方面说了,矿洞最多能进一百人,现在前后来了四批,每次都是三十人,我报上去死了十五个。”

“那这个冬天就再死二十个,这个生意做不长。”

“有消息了?”赵昆坐直了身体。

“恩,关中有人造反,苻柳没敢动手,不过秦王已经知道他要造反,现在双方都在等合适的机会,也就一两年时间。”

“有点可惜。”

王嬛嬛回到冀氏乡后,把家里事务接了过去,赵博安也乐的如此,他把时间花在读书习武上,偶尔同邓干、刘纪敏讨论部曲如何训练。

十二月,赵昆把他叫回了赵家堡,整个赵家要盘点这一年的收支,他把赵贤带上,冀氏乡的家底他最清楚。

赵昆在祠堂召集全部族人,理清今年的族产,这个较为清楚,每户族人每年两石粮食,一匹布帛,他作为宗主,每年五十石粮食,三十匹布帛。这些都存在库房内,作为平时族内婚丧嫁娶和灾年应急,宗主不得挪用。

今年,赵昆多出了一倍,毕竟家产增加,用到了族人的力量,族人没有意见,得知结果后,就散去了。

接下来,就是宗主私产,几个管事族人,来到了赵昆书房。

书房今年多了赵贤、赵前、呼延信三人,加上原有的赵敦、赵振、刘良、呼延塔、赵雄、赵昆、赵博安七人,屋内一共十人。

管事的七人算是帮宗主打工,年底根据收益,发给他们一部分钱粮。

赵昆率先开口道:“今年家业多了一倍,大家辛苦了。”

“都是应该的。”几人纷纷开口。

“先说说收入吧,赵家堡周围一共收了一千三百石粮食,三百匹布帛,其中新建的两个村子和新开垦的荒地,今明两年是免租的。

冀氏乡收了一千石粮食,三百匹布帛,粮食收的少,是因为他们地没赵家堡多,也受了战事的影响,不过开垦了荒地,明后年能多一点。

良马寨收了四百石粮食,一百六十匹布帛,那边土地贫瘠,我是减半收粮的,这是租税上的收入。

还有就是李村、三不管岭、冀氏乡、良马寨缴获了一共三千四百石,一千三百匹布帛。

河东换了一千石粮食,屯留换了一千石粮食,一千匹布帛,平阳换了四百石粮食。

一共八千五百石粮食,三千零六十匹布帛。

下来是大牲口,年初我们有三十一匹马,五十二头牛。缴获了三十八匹马,五十头牛。通过交易得到了八匹马,六十一头牛。现在共有七十七匹马,一百六十三头牛,杂畜还有十几头,羊现在大概有一千出头。”

赵昆喝了口水,接着道:“再说说支出,大头是开垦荒地的支出,花了四千石粮食,两百匹布帛。”

“这么多!”呼延塔有点咂舌。

“其次是运输雇佣的花费,包括年初山寨走小路往回运输,年中临时大量和河东、屯留的运输,加上平时运送盐铁的花费,一共花去九百石粮食,三百匹布帛。这个确实有点多了。

和河东的私盐交易,我们铁不够,多用了一千匹布帛。

第四就是铁匠的工钱,三百石粮食,五十匹布帛。

还有学堂的三百五十石和死囚的口粮一百五十石,牲畜平时吃掉五十石,平时零散用去一百五十石粮食,往县城交了两百石,一百匹布帛,博安大婚用了两百匹布帛。

总共花了六千两百石粮食,一千六百五十匹布帛。

对了,杂货铺的收入基本用于家里开支。

这样算下来,今年能结余两千四百石粮食,一千两百匹布帛。”

看父亲停下了,赵博安问道:“年初的时候,家里有多少钱粮?”

“一千四百石粮食,五百匹布帛。”

“明年死囚和牲畜,每个月都要开销大概一百五十石,到来年秋收还有十个月,加上学堂的花销和冬天雇佣青壮挖矿,结余的粮食就花光了。这样的话,明年春天冀氏乡哪来的粮食开荒。”

赵昆道:“明年开春,交易开始,就有粮食了。”

他叹了口气:“那除了年初的垦荒,明年就不能有大动作了,盐铁要全部换成粮食,四百多户人口,库房就那点存粮,实在让人心慌。”

“今年能开垦了这么多地,主要就靠那些缴获,那都是多年存下来的。”

账算清了,各个管家的钱粮定下来,就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