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回转殿中,西王母遣散众侍女,只余玄女与清虚,看过来的目光中尽是了然。

玄女也有所猜测,只却仍有些狐疑。

按理说,只要是个头脑正常的人都不敢在教主道场肆意妄为。今日南极子擅闯瑶池被抓住痛脚,玉清门下都因此颜面扫地,便是教主也要遣人送上厚礼赔罪。

听南极子所言,那人闯入东昆仑不说,还毁了玉清符诏,推倒麒麟崖放出云霄。这无异于在所有玉清门下的脸上狠狠扇了一巴掌,不把这人找出来,众玉清弟子哪还挂得住面子?

清虚只埋头吃桃,心下道苦。

却听主位上的西王母轻笑道:“东昆仑为元始天尊道场,便是法驾离山,山中诸事却也逃不过天尊法眼。那南极子既是找上门来查验过了,你等自是不必担这干系,便是天尊门下弟子要寻晦气,却也占不过理去,不必在意。”

这是明显要偏袒自己喽。

清虚又斟了一杯琼浆,举袖遮面,一口饮尽。

王母又道:“你既是后土姐姐坐下行走,可曾知道六道轮回的根底?”

清虚长施一礼道:“请娘娘赐教。”

“众生皆道后土姐姐持大义身化轮回,却不知此实乃谬言,以讹传讹罢了。”

王母笑盈盈地说着令席间二人为之色变的话:“上古之时,生死之间并无殊异,人死为鬼,或踏上神道,或为祸一方,并不拘于幽冥。更有甚者,求得神灵垂怜,转死为生也是常见。阴阳失序,很是闹出一番动静。”

“六道轮回这才顺势而出。此乃地道之根本,取坚忍广博之慈愿,令身具功德之辈入三善道,得享种种福报;生前为恶者入三恶道,非得受尽诸般苦楚以偿恶果才罢。且令亿万万众生不至身死魂灭,皆有成人身得道之机缘,这是何等大德?普天之下也只有开天辟地之功可堪一比。”

“此等成就,莫说后土姐姐了,便是将镇元子、女娲娘娘等一众秉地道之德而生诸神尽皆填进去也是不够。”

听到此处,清虚已是心如擂鼓,隐约意识到了什么。

“你既出身苦海,想来比旁人更清楚轮回妙处。”

王母面上笑意一收,郑重问道:“却不知你可悟了其中道理?”

清虚如遭雷击,如果真按王母所言,轮回与后土本不是一体!那么一开始自己入苦海而不化的原因就不是他所以为的那样!

不是后土娘娘选择了自己,而是轮回选择了自己!自己能遨游诸世界,出入苦海,只因六道轮回接引!而非后土娘娘之力!

轮回因众生所愿而生,有情众生对生的渴望创造了轮回,它不是某位大神通者的手笔,而是一团无时无刻不在壮大的因果物!

这桩开天辟地以来前所未有的大因果聚合成形,被后土所承,这才导致她被困苦海之底不得脱身。

以一己之身承载这桩因果,使轮回运转令生灵不绝,推动三界演化,自然得享大功德!

“我料想后土姐姐想以此功德向天道索酬一事,也只有她有此定力慈悲心。”

王母叹道:“轮回苦啊,背负无穷因果不说,一切众生死前之忧惧悲恐皆要映入心中。若动了恻隐之心,便会扰乱阴阳轮回,与轮回现世缘由相悖。须得以铁石心肠观世间百般不忍而忍,辨这恻隐之心是我心他心。若无大智慧、大毅力,又怎能堪此重任?”

清虚恍然,如此想来,诸位封锁苦海的金仙古神不尽然是欲要取自己性命,也有担忧后土卸了职权以至轮回失序的原因。

王母感叹一番后,却是话锋一转道:“这六道轮回却是天底下一等一的因果,若沾染上一分半毫,饶是大罗教主也难理清。”

清虚已然明了,这是在明晃晃的告诉他,只要他打死不认,这个罪名就没办法扣在他身上!因为有承载六道轮回的后土插手,就算有人猜到是他做的又怎么样?谁也拿不出证据!

“多谢娘娘指点。”

清虚蓦的出言问道:“娘娘将此等辛密之事相告,却又是为何?”

一旁玄女面有异色,只呵斥道:“清虚道友慎言!”

西王母面色如常,笑道:“无怪后土姐姐如此看重你,如此境地还费心筹谋,你倒是个念着好的。瞧你,我不过多说了几句,你便恼了。”

这模样不仅没有半分责怪之意,反倒像极了个亲近长辈。

若是先前,清虚还会信上两分,此刻却半分都不敢信了。

王母的好意是真的,可又焉知这不是她的一步闲棋?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她又想从这变局中得到什么呢?

短暂的沉默后,清虚展颜一笑:“晚辈冒犯了,还望娘娘恕罪。”

西王母脸上笑意更深,“你是后土姐姐门下,自是我亲近晚辈,怎的如此见外?往日故友都唤我太真,你便随了辈分,称我一声太真夫人罢,也显得更亲近些。”

清虚从善如流,复又上前见礼,一时间甚是和睦融洽。

西王母唤来玉女,命其开了宝库,取来诸般宝物道书赠与清虚。

有五帝六甲左右灵飞之符、太阴六丁通真逐灵玉女之箓、太阳六戊招神天光策精之书、左乙混沌东蒙之文、右庚素收摄杀之律、壬癸六遁隐地八术、丙丁入火九赤班符、六辛入金致黄水月华之法、六己石精金光藏景化形之方、子午卯酉八禀十诀六灵咸仪、丑辰未戌地真素诀、长生紫书、三五顺行、寅申巳亥紫度炎光内视中方。

此十四事者,皆是不传之秘,可以召山灵,朝地神,摄总万精,驱策百鬼,束虎豹,役蛟龙;任得其一便有长生久视,超凡入圣之望。

西王母道:“你既来了,今后少不得与玄门中人打交道。这些道书你不妨闲来翻看一番,与道门金仙相争时,也好知道根底,有个依仗。”

说罢又摄来一宝匣。

这匣曾藏于紫陵之台,隐以灵坛之房。以赤金为箱,封以白玉之函;以珊瑚为轴,韫以兰茧之帛;云锦为囊,约以紫罗之素。

王母启开宝匣,取出一宝图。

“此宝唤做五岳真形图,乃因山源之规矩,睹河岳之盘曲,陵回阜转,山高陇长,周旋逶迤,形似书字,是故因象制名,定实之号。书形秘于玄台,而出为灵真之信,诸仙佩之,皆如传章;道士执之,经行山川,百神群灵,尊奉亲近。”

清虚展开五岳真形图一观,果见五岳山川之行绘于图上。东岳泰山,长白、梁父二山为副;西岳华山,终南、太白二山为副;南岳衡山,潜山、霍山为副;北岳恒山,天涯、崆峒二山为副;中岳嵩山,女几、少室二山为副。

十二名山巍峨,其中符记印玺俱全,甚至不少山川本源神位都在其中!

似是看出了清虚的疑惑,玄女道:“昆仑可是有万山祖脉之称的,你莫非以为上古众山神都似镇元子一般和气不成?”

清虚抬眼看了看上首笑盈盈的西王母,心道古神一脉如今势微,你们似乎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