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兆惠:我还没出手你们就倒下(逃跑)了!?}

{逃的挺快的啊......}

{还真的一如既往啊。}

{他们逃跑一直是可以的。}

{大小和卓:你们当我们是傻的嘛!?在黑水营和英峨奇盘山那种优势在我的情况下都打不过去,现在这种优势在他们的情况下不提前跑路,等着人家来平推呢?!}

{看来大小和卓他们对自己也是有着清晰的认知的啊(雾}

{有着较为清晰的认知是吧。}

{错误的要是有较为清晰的认知的话,大和卓怎么办早点甚至一开始就把小和卓给交出去,而是选择和小和卓一起打呢?或者说要是认知清晰的话,他们两人一开始不反不就行了嘛。}

{主要是小和卓反的理由真的很无语,你以为他是起义?反对清朝统治还反清复明呢?错误的,纯粹就是想搞分裂!清朝对他们不好反抗是正常的,但是清朝救了他们两兄弟,在救出两兄弟之后对他们更是不差,结果就莫名其妙反了,甚至比阿睦尔撒纳都还有离谱。}

{大和卓前面责怪小和卓反,结果呢,嘴上责怪几句,然后不还是带着兵选择帮弟弟了,兆惠冲出包围呼尔满大捷之后,大和卓想投降,他弟弟不同意。}

{小和卓霍集占竟然不许。}

{想什么呢?这种时候还不投降?偏偏要等到被做成金灿灿的碗是吧?}

{兆惠:黑水营你们都打不赢也只能说明你们是真的菜啊(平淡语气jpg}

{大小和卓:你礼貌嘛?}

{兆惠:等我追到你们,你们就知道到底礼不礼貌了。}

{所以...他们跑了?那他们的两座城呢?叶尔羌和喀什噶尔呢?}

{叶尔羌和喀什噶尔只是两座城,城又没办法跟他们一起逃跑,当然只能留下了呗。}

【大小和卓弃城逃跑,叶尔羌和喀什噶尔的百姓皆举城投降,兆惠这次轻易便收复两城。】

{弃城逃跑,对大小和卓开始指指点点!}

{弃城逃跑?那城里的百姓呢?他们就不考虑城里的百姓了?把这些百姓就都丢下了?}

{百姓,他们怎么可能还会考虑百姓,尤其是小和卓。}

{要是他们真的不管百姓把百姓留下,光顾着自己逃跑倒好喽,在逃跑时大小和卓这两人做出的举动是真的过分,掳两座城中的居民,抢掠居民的马匹、牲畜后,又还没有忘记要勒索白银。}

{好像还烧城了?}

{真过分呐...}

{不然你以为为什么对小和卓都没有什么好的评价。}

{那叶尔羌和喀什噶尔不管是被裹挟着逃跑的百姓也好,还是被留下来的百姓也好,岂不是惨了?}

{厄...这个嘛,那就要看章总具体怎么搞了。}

{不至于不至于,乾隆这次应该不会这么狠了?}

{乾隆不会,那兆惠呢?}

{突然想到兆惠在黑水营时和大小和卓放的狠话了...}

{不开玩笑的说,兆惠无论怎样肯定是听乾隆的话的,从任何角度来看兆惠将军都是不可能抗命的,而且没有谁是真的希望自己身上杀气怎么重的,起码我觉得兆惠不是。}

{是啊,准噶尔的事真的是兆惠杀心太重主动想做的嘛?}

【面对大小和卓狼狈逃跑,兆惠并没有自己亲自领兵去追赶了,反正是让富德和明瑞负责主要带队去追捕大小和卓兄弟两人,而兆惠只是则是来到城中安抚民众。】

{乾隆一开始就给兆惠命令了不能再像厄鲁特时那样了。}

{有点......}

{这两座城是不可能变成厄鲁特的,两方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叶尔羌和喀什噶尔这两座城到底也只是两座城,而且罪魁祸首是大小和卓两人,尤其又是小和卓霍集占,而其他人都是归顺或者说是投降清朝的,更别提还有想霍集斯和鄂对这种帮了清朝大忙的人,百姓呢也是无辜的,就算是有参战加入大小和卓也是因为大小和卓的身份虽然受到了利诱,也是蒙昧的,甚至更别提有的根本就是被胁迫的了,而准噶尔这块地方清朝啃了多久了,康熙这个清朝无论是名气还是能力都在前几的皇帝和准噶尔打了多久?雍正又在准噶尔上面吃了多少的亏?而乾隆本来是让准噶尔归降就行了的,结果先是阿睦尔撒纳反的,然后一个又接一个的反,最后全反了,可以说全民皆兵了属于是。}

始皇帝侧了一下身子,眼睛微微眯起,他是完全可以理解乾隆当时在准噶尔那一看似残忍的举动的,换成自己也同样会做这样子的决定,甚至会比乾隆更加果断更加直接,因为他们一反再反,或许只有狠辣的手段才能一劳永逸,至于骂名?无所谓,他们还在意骂名嘛?

当初自己一统天下的时候,六国的骂声不要太多了,甚至估计都能比得上自己批阅的奏章了,大着胆子打着以天下人或者以义气为名刺杀自己的人都有,甚至不少,内部的质疑和阻拦,外部的叫骂和行刺,可是这有阻止住自己的脚步过吗?有阻止到他为天下做出的每一项决策嘛?没有,因为天下人未曾站到过他这样的高度,可以不明白他,可是他自己心中明白就好,他心中从始至终都清楚,他在做什么,他做这些是什么为了,从赵国落难质子到华夏第一位皇帝,其中走的每一步他都很坚定很清楚,所以他必须做更多的事情,在他还能做事的时候,秦朝亡了,说是亡于暴秦,可是自己做的众多决策又给后世带来了多少的影响?

始皇帝抬眸看向水镜,兆惠已经站到了喀什噶尔的城墙上,兆惠立于高处,俯瞰底下的众生,他们都是饱经战乱的百姓,此时仓皇无措,甚至有人眼中还有泪水,他们等待着兆惠的决策,很快便会有人来安抚这些百姓,阳光照在兆惠的脸上,导致看不起兆惠的神情,真不知经历过黑水营的残酷之后,终于站到喀什噶尔的城墙之上,终于平定叛变,也将给此地的百姓带来就此改变的生活,兆惠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