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康熙三十七年,即公元1698年的三月,康熙分封了皇长子胤禔为多罗直郡王,皇三子胤祉为多罗诚郡王,而胤禛、胤祺、胤佑、胤禩等年轻的皇子也都被封为了多罗贝勒。

这是第一次册封诸位成年皇子,并且这次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册封,这些受封的诸皇子已经都参与到了国政之中,还分拨佐领,各自有各自的属下之人。

这对于皇太子胤礽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考验,也让形势变得更加复杂。】

分封这么多皇子,且让他们都参与国政,这下始皇帝他们可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弹幕从一开始就在说康熙养这些儿子是相当于在养蛊了呢,就这样看,可不就是在养蛊嘛,有了一位明确的皇太子,却还分封其他成年的,本身就已有威胁的皇子,并且分封这种还不是最紧要的,最紧要的是这些皇子光明正大且直接参与到国政之中,分拨佐领,各自有各自的属下之人,这要是都不导致这些皇子形成各自的势力的话,那什么导致形成各自的势力呢?而皇太子自然而然会更加没有安全感,并且亦更容易对康熙这位皇帝兼父亲心生不满,这样操作,几位皇子之间能不斗起来才怪呢。

唐太宗想了想,自己当时只是偏爱了青雀那么一下下,太子承乾就极度的不满和对青雀产生忌惮了,而自己的臣子们当时也都劝谏自己不应该这样子做,应该明确太子身份,可是就这样都避免不了青雀产生那本不应该有的念头——争夺皇位,李承乾和李泰两次也差点重复了李建成和自己的那次玄武门,现在康熙一下子封那么多孩子,他是嫌自幼登基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又做了这么多事情,现在朝堂上没意思了是吧?还是康熙作为一个大清皇帝的想法,他们这些之前的古老的中原皇帝实在搞不懂?

{康熙...您厉害啊...}

{一下子分封这么多皇子,嫌皇太子太安静了是吧?让朝堂上好热闹热闹是吧?}

{继平三藩给自己上难度之后,现在康熙又在继承人问题上手动给自己以及自己的儿子们上难度了。}

{康熙:副本太简单了,来点有难度的!}

{好吧,嫌副本简单了,这下给你直接上副本,九子夺嫡!难度够了吗?}

{九子夺嫡,我甚至怀疑这副本没人能解决(什}

{没人能解决,hhh,倒也不至于这么高难度,最多简单一点,狠狠心,把他们都给鲨喽(并不是}

{喂,你在说什么啊喂!(疯狂抓着肩膀摇jpg}

康熙被这话着实是吓得不轻,他自认对自己的这几位儿子自己是个慈父,就算是他们在夺嫡中的表现着实是让自己气得不轻,不忠不孝,无情无义,可是到底还都是自己的儿子,对他们痛下杀手什么的,那是不可能做到的。

{xs,换一些皇帝可能会这样子的,但是偏偏这皇帝是康熙,康麻子还是要名声的,他不可能这样子做。}

{康麻子:我可不想在后世说我对自己的亲骨肉都下杀手!}

{某唐明皇李三郎:啊?对儿子痛下杀手怎么了吗?一日杀三子了解一下?}

李隆基:无法反驳...根本无法反驳!

{xs,你提唐明皇,那我就只能无话可说了...}

{分封这么多,康熙开始养蛊了属于是。}

{要不然你以为为什么我们一直叫康熙是养蛊带师呢?(狗头}

{真.养蛊大师.康熙,带儿子从小将儿子们养成卷王,儿子们长大之后又像是生怕这些孩子们之间争不起来一样,让他们参与政事,什么领域,什么样的政事都有。}

{说真的,我是真搞不懂了,就是说,在这些儿子们小时候教育他们,严苛培养他们,这我不是不能理解,但是长大了为什么偏偏要给他们分封,让他们参与政事呢?他史书读了这么多,历史上皇帝和储君之间,储君和其他皇帝,也就是兄弟之间争皇位的事情还少见嘛?}

{或许...康熙帝的想法和我们常人不同?}

{康熙帝:朕和朕的兄弟多好啊!为什么大家的兄弟不能都这么好呢!?}

{康熙心中:太子继位做皇帝,其他兄弟个个都有好本领,在胤礽继位之后,他们都能做个贤王,在各个位置上发光发热,辅佐好登基的胤礽,一起建设好大清,大家兄友弟恭的,你好我好大家好。}

{康熙:啊对对对,你说的太对了!你怎么知道朕就是这么想的!(狗头}

{康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无比认真!}

{可惜他的那几位好大儿们,一个个都是有好本领了,却在有好本领之后,一个个都狠狠抽了康熙一个大嘴巴子,指“九子夺嫡”。}

{老大胤褆,老三胤祉也就罢了,后面的胤禛、胤祺、胤佑、胤禩他们都分封,太子怎么可能不多想。}

{我估计康熙帝就是皇帝做久了,开始本能的玩制衡了,连自己最爱的太子都要制衡,儿子和儿子之间也要制衡。}

{做皇帝做久了,连儿子都不放过是吧(}

{胤祉,老三,和老四胤禛一起参加过大型的文化祭祀活动,比较受到康熙的器重,在康熙亲征准噶尔的时候跟随康熙。和太子胤礽的关系算是比较不错的。}

{老四胤禛,后世的雍正皇帝,九子夺嫡最后的胜者,四次跟随康熙出巡,后面康熙亲征准噶尔的时候,雍正亦跟随。生母是乌雅氏,被孝懿仁皇后抚养过。}

{老八胤禩,这位就更加值得说叨说叨了,虽然不是九子夺嫡这出好戏的赢家,甚至还很惨,但是却是胜者老四胤禛一直念念不忘的人,祭孔庙的时候,老三老四老八,老八是年纪最小的,当时才13岁,后面康熙亲征准噶尔的时候,跟随康熙的六位皇子中,胤禩是其中最小的,康熙第二次亲政的时候,康熙只带了三位皇子,老大老三和他这位老八,他又是其中最小的。生母是康熙着名的良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