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谕中原檄》也在北伐的过程中发布,就是为了号召北方的人民一起行动。】

{论民心的重要性啊。}

{号召群众嘛,这我们懂。}

{得民心者得天下。}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之后朱元璋又对北伐又作出细致有效的部署,北伐大军按计而行。】

{北伐真的很重要啊!}

{北伐就没有不重要的。}

{朱元璋很重视这次北伐啊。}

{搁谁身上谁都得重视,毕竟北伐成功了,就差不多可以做皇帝了。}

{众所周知,北伐一直有个特性,那就是谁北伐谁失败(什}

{诸葛丞相和岳武穆瞬间中枪。}

{但是那都不能怪他们两位。}

{秦桧出来挨打。}

{完颜构出来挨打。}

{是的,所以说北伐的历史人物身上好像总是加了什么悲情buff,但是...}

{但是除了我们近代,就朱元璋和徐达他们是个例外了。}

{北伐成功的含金量,懂?(狗头}

{朱元璋加徐达以及其他的将领谋士,还有李善长作为后勤,这种阵容怎么输?就问怎么输吧!}

{是的,所以徐达大将军率兵先取海岱,再西进,一路攻下汴粱,然后又一路挥师潼关。然后幕后大boss朱元璋则是到汴梁坐镇指挥。}

{丞相是当时蜀国国力本身就没有另外两个好,对手也强,而且蜀国的君主不强,他自己就相对于一个人要承担(朱元璋部分职责)以及指挥作战和后勤。}

{就是啥都他一个人干了(雾}

{e=(′o`*)))唉}

{至于岳武穆...岳武穆北伐为什么会失败会用我说嘛!?}

【洪武元年八月,明军进逼大都,在明军攻来时,大都的将领什么的全部都逃跑了。元朝的统治结束,同时,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

{这就逃跑了!?}

{被吓跑的(确信}

{燕云十六州被收回了!终于,终于!}

{太不容易了!}

{不得不说,朱元璋和他的臣子确实牛逼!}

{朱元璋,明太祖,你说呢。}

{历史上唯一一个从南打到北打成功的。}

{实力不行也没法从和尚变成皇帝啊。}

{燕云十六州啊!收回!}

{回归!}

{终于不用“南望王师又一年”了!}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岳武穆,你们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公元1368年,朱元璋正式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大封群臣。初封就有六公,其中又是以五大将、一大臣为开国元勋。】

{之后的朱元璋处理名单(微笑jpg}

{朱元璋(指了指名单)看到了吗?都是之后要解决的哟(狗头}

{朱元璋表面:好啊,都是我大明的大功臣啊!内心:该怎么解决掉才好呢?(bushi}

朱元璋:???咱还没有这么恐怖吧!

他身边的李善长和刘伯温两人,他们就笑笑,他们不说话。

【洪武元年的九月,朱元璋论功劳,封李善长为宣国公,又让他做了左相国。】

{小提示:当时是以左为大的。}

【朱元璋之前经常使用重典,但是现在,显然是有点不合适了。于是有一天,他对李善长说“法有连坐三条,不是太过分了吗?”

李善长懂朱元璋的意思了,“那除大逆之罪外,全部免去连坐之罪?”

朱元璋回答说,“你与御史中丞一起决定吧。”

“是。”】

{确实是萧何,就是比萧何还危...}

{毕竟萧大人也只是短暂得坐过一会儿牢罢了。}

{当时的御史中丞不是刘伯温嘛?}

{是啊,咋了?}

{他们两人不是不和嘛?还能一起做事?}

李善长有些汗颜了,怎么他们两不和这事儿连后人都知道啊...不过那都是之前的事儿了,他们两人早就不那样了好嘛!

{第一,他们俩的不和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不和,第二,朱元璋都发话了,你搁这拒绝一个试试呢!?}

{试试就逝世(狗头}

【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皇帝说道“李善长虽无汗马功劳,但跟随我多年,供给军粮,功劳很大,应当晋封大国。”大家也没有什么不同意的。】

{于是李善长被封了很多职务职位——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韩国公。}

{好家伙,这一连串的头衔。}

{这些头衔可都是debuff啊!}

{众所周知,buff加的越多越危。}

【李善长徐达等六人封公爵,“赐丹书铁券,爵位世袭罔替。”

其他臣子也依功劳都分封了。】

{其实这六位公爵还是封得很合理的。}

{我承认看到爵位世袭罔替的时候我笑了,因为在老朱那时候...}

{其中李善长位居首位,诏书中还将他比作萧何呢。}

{众所周知,做子房,做萧何,做韩信难道是什么好事嘛?(狗头}

{建议汉高祖好好反思反思!}

{而且还必须深刻反思!(雾}

{丹书铁券就是免死金牌呗?}

{啥用没有的免死金牌。}

{最终解释权归朱元璋的免死金牌。}

{让你更加危的免死金牌。}

{铁券就是可以让公爵免死三次,子孙免死两次,侯爵免死两次,子孙免死一次的东西。}

{这么好!?}

{呵呵,想多了...}

{李善长:我寻思着最后也没有放过我啊?}

{都说了,都说了,最终解释权归他朱元璋所有啦!}

{就是空头支票罢了。}

{虚假的待斩令:秋后问斩,真正的待斩令:丹书铁券。}

{使用说明书:一此物不能免诛九族,二此物不能免谋反罪,三:此物的最终解释权归朱元璋。}

{朱元璋:你只能免死三次,但是我还有很多次。}

{总之,别当真。}

{总结,还不如不发(滑稽}

{隔壁某柴大官人:我早就说过了,这丹书铁券压根没用!}

{其实没毛病啊,这丹书铁券最多免死三次,可是都“臣罪该万死”,都罪该万死了,免了三次不是还剩下9997次吗?(狗头}

{好好好,这样子解释是吧。}

{好好好,这样子玩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