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前有座庙,庙里面有一个小和尚。】

{这故事我会啊!从前有座庙,庙里一个小和尚和一个老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故事呢?讲什么呢?讲从前有座山(狗头}

{无限套娃了属于是。}

{xs,这不会是最早的套娃了吧。}

{不是都说了!禁止套娃嘛!(狗头}

{谁小时候还没有听过这个故事呢。}

{xs,大家不会都听过吧。}

{小和尚听过这个故事,我们也听过这个故事,代换一下,我们就等于小和尚(确信}

{小和尚竟是我自己!(雾}

{好了好了,我觉得这不会这么简单吧?}

{反正肯定不会是简简单单的那个大家都听过的套娃故事就是了。}

{庙,小和尚?不会是那位吧?}

【这个小和尚在庙里做了小行童,同其他庙里的人一样,他在寺里也是每日的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这些活计儿重复、枯燥,辛苦,甚至有时还要被斥责。

但是在当时谁会知道,这样的一个可怜的,毫无背景的小和尚会成为后来的一代帝王呢?

而这时的这个小和尚也还没有那个响彻后世的名字,他还不叫朱元璋,因为在家族兄弟里他排行第八,或许你可以叫他...朱重八。】

{艹,真的是这位!}

{建立明朝的,重开汉家江山的,从和尚乞丐走到帝王的洪武大帝朱元璋。}

终于来了,空间中的在明朝前面的名仕早被弹幕剧透过后世有一位做个乞丐当过和尚的皇帝,他们早就很好奇了,这样的皇帝别说少见了,估计也就这独一份了,他们还真想见识见识,看了这么久,终于来了。

水镜上的主角本人朱元璋倒是淡定得很,甚至还能笑着和自己的马皇后说,“妹子你看,到咱了。”

马皇后也笑着“瞪”了他一眼。

他的两位臣子李善长和刘伯温倒是和他一样的淡定,一位品茶,一位捋了捋胡子。

{叫他朱重八?算了算了,我们现在可以叫叫,在当时有谁敢叫这个名字啊。}

{在当时叫朱重八,你胆子大啦?九族不要啦?(狗头}

{朱元璋:老朱咱啊,没啥,就一点,心胸开阔,你叫就叫吧,没什么的,咱绝对不会动怒的啊,绝对不会。}

{不会动怒,但是会动手是吧(笑}

{xs,动手?还需要动手,难道不是动动嘴就行了吗?}

{说不可以叫的,马皇后表示不服!}

{马皇后,马皇后,马皇后她是一般人嘛!}

{朱元璋:发飙,以后谁也不可以叫我这个名字!

马皇后:朱重八,你长本事了是吧!(狗头}

朱元璋顿时咳嗽了几声,这后人咋说话呢。

【当时正是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期,有着数个义军,也有无数起义的人们,甚至还广泛流传着“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这无疑都对朱元璋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而有一个叫做郭子兴的人,这时也起义了。】

{郭子兴,也算是老朱的贵人了。}

【“有你的信。”在庙里有人这样和朱元璋说,朱元璋就奇了怪了,还会有人专门给自己来信?

但是这封信确实是给他的,他打开一看,先看到了来信人,谁呢——汤和。】

{好家伙,汤和。}

{汤和,老朱的发小,大明的开国功臣,信国公。}

【汤和,朱元璋想起了一段岁月,那时候他还很小,做过放牛娃,而那时,他也有着一群出身和自己差不多的小伙伴,他们经常在一起玩,说一句发小其实也不为过。

从回忆中抽身,让朱元璋更为震惊的,是这位发小来信的内容。

内容已经看完了,简单来说就是,汤和告诉他,“我已经参加了郭子兴的起义军了,你也一起来吧。”】

{好家伙,不愧是汤和,来信的内容都这么直接的嘛!}

{汤和(对朱元璋):老兄,你就说你干不干吧!}

{朱元璋:你这起义保熟那我肯定干啊?(狗头}

{当时汤和朱元璋他们看到的和想到的:干不干吧,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我们现在看到的,汤和:大哥(指朱元璋)这有个皇位,你快来坐吧!(雾}

{xs,极其合理。}

{简直是生动形象!}

【起义这种事情...年轻的朱元璋他也头疼啊!这事怎么好说呢是吧。】

{朱元璋:纠结呀。}

{xs,简直和他好大儿朱棣一模一样。}

{汤和让朱元璋起义,朱元璋:纠结啊。

姚广孝让朱棣造反,朱棣:纠结啊。}

{xs了,遗传了属于是(雾}

朱元璋看着朱棣,那眼神简直是在训朱棣说,“你还敢造反!?”

朱标本能就想护着弟弟,朱棣也顺势在自己大哥的背后躲了一下,马皇后此时看着两个孩子,也拍了朱元璋一下,朱元璋也好好作罢了,只是还不忘凶一下老四。

{因为纠结,所以朱元璋干脆卜卦了是吧。}

{xs。据说老朱确实卜了一卦,去和留都不行,怎么都不行啊!就想到了发小汤和说的,那干脆起义吧!再卜一卜,哎,可行!!!那还说什么啊!起义去吧!}

{二凤看了直呼内行。}

{唐太宗表示:你也卜卦要不要起义?(狗头}

{xs,你们这些君王怎么做大事前都爱卜卦算一算啊。}

{毕竟这也是咱们华夏的老传统了(确信}

{确信。}

{不过不是说二凤那次被人阻止了吗?毕竟有人说,你卜卦你就真的不起事,不造反啦!

二凤表示:你说得很有道理啊...无法反驳啊。}

唐太宗李世民表示真心的疑惑...怎么都这么多时候的事情了,你们咋还记得呢?

【“师弟。”朱元璋还在纠结犹豫了,但是来自师兄的一句话让他下定了决心,

“师弟,这封信已经有人知道了,似乎还要去告密。”

师兄冒着危险,好心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朱元璋,

朱元璋知道,已经有人知道了此信,甚至已经打算去告密了,那也来不及说别的什么了,于是25岁的他告别了此庙,依汤和说的,去投奔了郭子兴的红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