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人皇武帝 > 第189章 李重元的新宰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重元见张彦超惶恐的样子,立刻止住了笑声。

“张爱卿不必害怕,朕是因为高兴。朕终于给大欣朝找到了一位合格的宰相。”

见张彦超一脸懵的看着自己,李重元重新解释了一遍。

“张爱卿,朕命你为宰相,以后由你来全力辅佐朕,你意下如何?”

“臣…实在有些觉得意外。”

“朕与你一样觉得意外。莫问天伏法后,朕一直在物色一位宰相,没想到那人却一直在朕的身边。”

“陛下有心整顿朝纲?”

“朕不光要整顿朝纲,朕还要开疆拓土。”

李重元说这话的时候,突然变的非常严肃。

张彦超见状,立刻重新跪下,然后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

“陛下有此雄心壮志,实在是我们欣朝的福气。张彦超愿供陛下驱使。”

“爱卿请起。这条路不好走,朕希望你以后站着陪朕走完。”

“陛下放心,臣的骨头硬,除了陛下,臣绝不会向任何人低头。”

君臣二人相视一笑。

李重元回到书案继续看奏折。

“希望这些人当中有朕需要的人才。”

“陛下,陈守礼虽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但他有一件事说对了。我们似乎可以利用祖制,让这些官员流动起来,从而腾出位置。”

“你是说让一些不称职的官员主动辞官回家?”

“对。大欣朝要想中兴,光有决心是不够的,还需要一群有能力的人。”

李重元不禁苦笑。

看来自己以前还是想的简单了。

“爱卿原本是吏部尚书,各级官员你比朕要熟悉的多,官员选拔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说完,李重元从身上取出了一份奏折。

“爱卿看看这份奏疏。”

张彦超双手接过。

“《平夷十策》?”

“对。这次游历我遇见一位读书人,他与我相谈甚欢。

后来我将他带回了京城,现在兵部做名小吏。

这份奏疏就是他写的。”

张彦超翻看片刻后,脸上露出了欣喜的表情。

“此人绝对是名天才的统军人物。陛下,我欣朝还没有这样的人才出现过。”

李重元同样露出了欣喜的表情。

“我曾与此人彻夜长谈,我也觉得他是名难得的人才。只是他既无根基,年龄又太轻。还需要历练历练。”

“臣明白。”

隔日早朝,李重元当着众朝臣的面宣布任命张彦超为宰相。

大臣们脸色平静,并没有人表现出多大的惊讶。

因为每个人几乎都在心中核计一个问题。

张彦超当了宰相,吏部尚书的位置空了出来。

六部之中,原来的兵部尚书自杀,新尚书一直悬而未决。

也曾有人打过主意,可实在因为打仗砍人是个技术活,一般人没这个本事,因此渐渐的关注的人就少了。

礼部尚书的位置刚刚空缺,人们还没来的及,吏部尚书的位置又空了出来,幸福来的总是如此突然。

显德皇帝在位期间,六部尚书几乎没换过人。

李重元登基半年多,已经有三个马上易主。

李俊毅散朝回家,立刻派人将李重一叫到了书房。

见到儿子,李俊毅迫不及待的分享了张彦超当上宰相的消息。

李重一倒是波澜不惊。

“张彦超有宰相之才,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而已。现阶段,他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说完,李重一又叹了一口气。

李俊毅不禁觉得有些奇怪。

好好的为何突然叹气?

“我儿为何如此?”

“可惜我一身所学,却很难一展抱负。”

李俊毅当然知道李重一的意思,但也不知该如何安慰。

“宗室里在朝中担任要职的人确实少,要怪也只能怪李家的皇帝大多都是情种。每个人几乎都独宠一人。”

“父亲的意思是儿子还有机会?”

“那是自然。当今圣上没有兄弟姐妹,你是他……总之你只要好好读书,将来欣朝的朝堂上,总会有你一席之地。”

吴王本来想让李重一称呼李重元为大哥,可是转念一想,李重元明明是自己的弟弟,又如何成了李重一的大哥?

李重一到底是小孩心性,听完李俊毅的话后,整个人立刻变的兴高采烈。

“我还以为皇上忌惮我们家,不肯让我入朝为官呢。既然如此,我可要读书去了。”

说完,转身走回自己的书房。

脚步虽急,但依然沉稳有力。

李俊毅用目光送走了儿子,自己也走到桌前准备看看书,练练字,却总也静不下心来,索性便推开窗户任思绪蔓延。

李俊毅监国的时候曾经有意用张彦超暂代宰相职,可怕人议论自己收买人心,最终只好搁置。如今张彦超成了宰相,也算当初自己没看走眼。

唯一令李俊毅感到奇怪的却是大理寺、太常寺那些人为何没有公开站出来高呼皇上英明?

李俊嗣十分纳闷。

自己监国的时候,但凡说句话,下道圣旨,他们开口的第一句话永远是王爷英明。

以前还觉得很好,现在李俊嗣已经把他们定性为骑墙派。

这派人的最大优点就是公平。

当你前途似锦的时候,捧你,奉承你。

当你前途无光的时候,踩你,打击你。

同样的不遗余力。

不管你是谁,绝对公平。

这一派的掌门人是大理寺卿常守志。

虽然常守志是骑墙派,可是朝廷中的这些官员里,有一个人他无论如何都不会去奉承,那个人便是张彦超。

但如果张彦超失势,他一定会跑过去踏上一脚。

绝对是超长助跑,然后双脚腾空狠狠的踩下去。

一切都因为两人的一次过节。

显德五年,有位大人给皇帝陛下进献了一名绝世美女,这位大人理所当然的成了皇帝的红人。此种热闹,岂能少了常大人?

常守志当即上了一份奏折,洋洋洒洒几千字,将那位大人夸的天上少有,地上难寻。

折子刚递上去没多久,那位大人便被下了大狱。

主持京官京察的张彦超给当年常守志的评语里有一句话:

性谄媚,惯骑墙。

从此两人成为了死敌,不共戴天的那种。

此种情况,常守志怎能说“皇上英明”这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