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直到他的哥哥被册立为太子,他的日子才好过了一些。

但也仅限于生活条件好了些,龙川那些高官显贵表面对他客客气气,实则背地里都很鄙视他。

老国主的一堆儿子里,就他没有外戚背景,他的母亲死后只有一个最低等级的封号,坟墓的规格也是最低的。

母亲的娘家也没什么人了吧,赵智眼角湿润了,他的外祖母,母亲死的那年来过一次,抱着他哭了一场,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了。

老国主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也不知道心里触动了哪根弦,也给他这个被无视的儿子派了个实差。

他就像只老鼠一样,一点一点的耧钱,谨小慎微的做事做人,终于在兴宁偏僻的山区弄了块地。

收养孤儿和流民,十年的时间拉起两千多人的部曲。

如今部曲就剩下一百多和自己一样的俘虏,那个山庄还不知道怎么样了?

“唉,说什么都晚了,我想回去待在山庄里,新国主能留我一条命,我就在山间终老了,不留我的命,我已经活够了!”

赵智面目狰狞地重重把酒杯按在条几上。

“算了吧,活够?你才多大,难道不想东山再起?”

赵智眼神里闪过一丝亮光,随即又熄灭了。

他低下头不再说话,一杯接一杯的喝酒。

“你跟着我吧,我要把三越之地整合成一个越国,你可以做个国相如何?”

李德缘按住赵智端杯的手。

赵智狐疑地望着这个把他逼上绝路的虞国人。

“你啊,太执着了,你原来设想的把百越搞乱,然后浑水摸鱼捞自己地盘和资本那套行不通,想有个新世界,就要打破这个旧世界!”

李德缘双目炯炯地看着赵智。

“你读过书,做过官,收养过孤儿,经营过农庄,整编过军队,这就是你和其他人不同的地方,也是你的优势。”

“没有世家背景,我们可以自己做世家,没有豪强支持,我们可以自己做豪强!大丈夫能屈能伸!一点挫折就颓废了,那还是爷们吗?”

“你,你,怎么知道我做过的那些事?”赵智喝的有点多了,说话舌头发直了。

“以后你就知道了,成大事者,不光要有大志,还要做很多具体的细小的工作,我需要人才,你来帮我,我帮你实现梦想!”

尽管李德缘说的话里有些新名词,赵智听的似懂非懂,但是自己无处可去,眼前这个人却是个很有能力的人,暂时跟着他倒也是不错的选择。

“我考虑下吧,我的那些亲卫也能一起吗?”

“当然!你都这样了,他们还能跟着你,讲义气啊!必须在一起!”

人啊,有时候做决定很难,一旦迈出去第一步,就会发现也没那么难了。

对赵智的使用,李德缘早就想好了,把他培养成一根搅屎棍子,南征计划开始后,把他送回闽越国,搞乱闽越。

这样北打百越,南征南越时,闽越内卷无瑕两顾,卡在百越和南越之间,也正好让三越无法联合起来。

至于南征胜利后,将来怎么用赵智,李德缘也想好了,嘿嘿,交趾、占城,暹罗,东南亚一连串的地盘随便给他一块就是了。

李德缘把赵智灌了个酩酊大醉,就把他留在自己大帐里睡了一觉。

天亮后,二营押送粮食布匹去庐江郡了。

李德缘要进宫向皇帝老爹辞行,顺便去府宅看看。

赵智还没有醒,李德缘留下十九郎,让他等赵智醒了,带着他和他的亲卫们,去换了兴汉军的军服,单独安排个营房。

喊上阳虎、老萧,十余骑出石头城,直奔朱雀门。

今天见皇帝老爹三件事,一辞行,二绣衣直指改组,三京口的事。

一路畅通无阻,如今李德缘也算是京城的名人,在内卫军中名头也很响,守内城和皇城门的内卫军和禁卫军看到兴汉军旗号,都给面子。

衍武帝没想到李德缘走的这么急,他想让儿子最起码住到过完年再离京。

奈何时间不等人,眼看冬季的雨雪天气就要到来,李德缘必须赶回长山去督建营地,准备粮食布匹木炭等过冬物资。

衍武帝这段时间很高兴,饭量也涨了,这小子隔几天就弄个哄动京城的事,衍武帝脸上也有光。

李德缘特意嘱咐董亮,要监督陛下每天都做康复训练,多走路,骑骑马。

绣衣直指的事,衍武帝告诉儿子,不能一下去全改,人员太多,经营几十年了,贸然大动会出事的。

他让董亮暂代绣衣直指总指挥使的位子,萧指挥使级别不动,专管南路。

改组先从南路开始,南路指挥使衙门就设在长山。

这也是李德缘预料到的最好的结果了。

皇帝老爹经营三十多年,活动范围遍布天下,人员上万人的情报组织,一下子都交给你,那不可能。

先给你一部分,弄出成绩了再说。

至于京口的事,衍武帝交待此时还不至于到了和孙家周家撕破脸的时候。

毕竟军中私兵将帅还占了大半,动了孙周两家,其他军帅就会有唇亡齿寒的念头。

不过流民问题过去本来就是笔糊涂账,这次衍武帝让董亮以内城兵马司的名义,整肃京口诸军和地方治安。

这样名正言顺地把流民迁走,至于已经进入私田成了佃户和部曲的,衍武帝告诫李德缘,不能挖墙角。

董亮告诉李德缘,京口至少有五六万白身流民,能迁到长山安置下来就很不易了。

衍武帝还从内府库拿出五万匹绢和一千万钱,算是给李德缘的贴己。

粮食各地储备都不是很多,刚和夏楚打了一仗,消耗了大半储备。

衍武帝已经让中书省行文,从吴郡、会稽、新安、临海这四个东阳周边的郡给长山调拨总计十万石粮食。

其他不足的,衍武帝告诉儿子,自己想办法,解决不了的再来找朕。

这些已经大大超出李德缘的预想了,昨天还在腹诽老爹抠门,今天老爹给了这么多支持,感动的李德缘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

这趟辞行赚大发了!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