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时,所谓的晒宝会已经彻底变成了刁逵单方面的炫富会了。

李德缘嫌这里乱糟糟的,想邀请王敦去秦淮河找个清静地好好聊聊。

王敦虽然后世历史中权势滔天走上谋朝篡位的路,但那主要是东晋国运衰弱所致。

如今天下分崩,虞国国力还是最强的时候,李德缘感觉能把王敦争取过来。

即使争取不过来,起码让他做个忠臣良将也行。

可惜刚要拉着王敦离去,刁逵还没打算彻底放弃打压王恺。

刚才不是宣布王恺带了三件宝吗,珊瑚树已经毁了,随侯珠不敢再拿出来比了,该第三样了。

第三样宝贝不是物件,是人!确切说是两个人!

两个长的一模一样的美女,一位穿黑色纱衣挽着发髻,手持碧玉箫。

一位穿白色纱衣,头发用金带随意地挽着,抱着一把斑斓的古琴。

这应该是王恺豢养的乐伎,双胞胎。

两位美女从门外一走进来,原本喧嚣纷杂的庭院,好像被按上了静止键一般,瞬间安静下来,

没有任何语言,没有多余的动作,两人往台阶那一站,所有的目光就聚焦在她们这里。

刁逵赶紧指挥下人把玉山前清理了出来。

两位美女袅袅婷婷地走到玉山前,盈盈一拜。

又侧身对着王恺施礼,王恺此时心情依然无比的失落,也不看乐伎,摆摆手,示意她们开始。

白衣女子缓缓坐在地上,把古琴放在几案上,轻拈兰指,拨动琴弦,试了下音。

李德缘一听这几下试弦声,就知道这把琴比他那把焦尾琴还要年代久远,而女子试弦显露的指法也很有功力。

黑衣女子静静伫立在古琴五步外,缓缓举起洞箫。

洞箫起声悠然自得,李德缘立时识得是《渔樵问答》。

这曲子后世多传是明代所做,但有古籍记载是晋人首创,流传年代久远,才有三十多种版本。

这首曲子是用东汉严子陵隐居垂钓和朱买臣的樵夫一问一答的形式表现出隐士豪放不羁、潇洒自得的意境。

但一般人只能听出山之魏巍、水之洋洋的曲调变化来,对于斧伐之丁丁和橹声之潺潺中隐含的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却没几个人能听出来。

而一般的演奏者因为没有严子陵和朱买臣的人生际遇和感悟,在演奏时不自觉地为了曲调的流畅,会在滚拂技法运用时刻意地加强泼刺和三弹。

这样做固然能渲染高山和流水的环境氛围,加强了隐士的豪放和不羁,却削弱了隐士的真正志向。

两位美女的技艺可以说到了超凡脱俗的境地了,可惜就是对曲子的解读还差了点意思。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假如李德缘不重生,十九岁也演绎不出豪放中的无奈和不羁中的期盼的。

后世他五十岁了,人生经历大起大落,经历生生死死,经历爱人背叛,再听这曲子,渔夫的无奈樵夫的不甘自然通透了。

但是这个曲子在这个场合真的很应景。

这个时代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做隐士,求仙访道,采芝问松那叫时尚!

再能有几个志同道合的一起清谈,饮酒,修仙,那简直就是世人眼中的高士风范了。

所以庭院里这些士大夫们听的如醉如痴,没谁注意到第一段末尾不应渐行强硬,而应舒缓。

随着第七段高潮部分的到来,全场宾客们都陷入了痴狂的状态中,不少人拿着玉箸敲击着玉杯和着拍子。

王恺总算扳回点面子,神情没刚才那么萎靡了,只不过他还是有点担心,偷偷扭头看李德缘。

这一看不要紧,几乎所有人都微闭双眼沉浸在名利也无牵挂的境界里,李德缘一脸淡然地仰望着夜空,一轮明月斜挂在枝头。

一曲终了,好半天庭院里鸦雀无声。

突然爆发出阵阵叹息,随之响起一片的喝彩声。

“错了!错了!”众人一起回头看向角落。

李德缘背着手,神情黯然地叹息着。

王恺心里一紧,这小子不会又挑毛病吧?

刁逵方才就注意到了李德缘的与众不同,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小子看样子是听出什么不对劲来了?

“屯卫将军!你觉得此曲如何啊?”刁逵要是不捣乱就不要刁逵了。

“错了!第一段入板后第十八小节和第二十一小节的落句,不该增强,应该减弱才对啊,这样才有悠然自得之气啊。”

“而第二段的放合乐句,也不该增强,减弱才会令人闻之起闲适之情。”

懂行的一听,细细回味下,是这么回事,不懂行的知道这小子又要搅局了,等着看热闹。

王敦看着这会痴痴呆呆的李德缘,心说这小子还有多少本事啊,琴曲他也会?

李德缘自顾自地穿过众人,径直走到两位美女跟前,深施一礼说道。

“某家方才所言与二位的技艺没有关系,二位的技艺的确是出神入化,只是人生阅历少了些。”

“那严子陵与光武帝少时同学,为何隐居富春山不出?盖因志向高洁,不愿世人认为他因帝王关系而做官。”

“他拒绝出仕,却以帝同窗之谊留宫中百日,曲脚压帝之肚腹,留下客星犯帝星的美谈。”

“但严子陵真的是甘于隐居数十载吗?他满腹才华得不到施展,空为节操而废,心中自有一份无奈。”

“朱买臣不惑之年靠砍柴为生,心中自有不甘,一个无奈,一个不甘,一问一答,有慰藉有鼓励有共勉啊!”

“这两种境界,你们这个年龄自然无法体会,所以这曲子意似而神不似。”

李德缘说完又深施一礼,请白衣女子稍让。

坐下后略一调弦,把刚才说到的两处弹了一遍,站起身对两位女子说“请二位再奏一次,某家吟唱而和!”

李德缘俯下身,从玉渠中舀起杯酒,一饮而尽,对两位美女点点头,示意她们开始演奏。

月上中天,庭院深深,一袭青衣,举杯邀月。

清越悠扬的萧声和如泣如诉的琴声中,李德缘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