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施主!莫和贫僧斗狠 > 第六章 日内瓦公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亲卫队长指挥余下的龙翔军士兵们集合在一起,卸甲,除了个人物品,所有武器也都集中在一起。

李德缘安排了二十个僧人看管这些降卒,马匹自然也都收走了。

骑兵和自己的战马分开,整得和恋人分别似的,场面很感人。

李德缘喊过来几个民夫,连讲带比划的,又用没烧尽的树枝在地上画了画。

这几个人总算搞明白了这个叫“担架”的东西怎么做。

蒲林亭一战,龙翔军阵亡了五百多人,被俘虏的不到三百人,几乎人人带伤,有三十多走不了路。

运粮队这边拢共战殁了四十人,是屯卫军和民夫,对了,还有两头牛!

人家虽然是征调来的耕牛,可毕竟是牺牲在抗击楚国入侵的前线,自然是要报战损的。

虞国对耕牛管理也是很严格的,屠宰和贩卖都需要官府来定,平时自然死亡的牛老百姓也捞不上喝口牛肉汤。

这战损的牛就不能再走正常程序了,战时从简,就地解决。

这次可好,两头大水牛让整个运粮队打了牙祭!

在定阳隘口停留了大约一个时辰,用树枝和藤绳做的简易担架做好了。

魔屠王爷和骑郎将由他们的亲卫抬着,其余不能走路的伤兵也安排了民夫抬着。

大队浩浩荡荡地一个时辰后到了长山县城。

阳虎带着人来接的,临川郡派出的屯卫军是由郡司马带着来的,他畏惧于阳虎的腰牌,却对运粮队这个没穿官服的年轻人不那么感兴趣。

郡司马骑在马上,拱拱手,李德缘也没在意,和阳虎有说有笑的并辔而行。

那郡司马初始还恼怒这年轻人的无礼呢,随即看到隆隆行进的运粮队中那些神俊的战马,看到脱去了盔甲的楚军士兵。

郡司马不淡定了!等到拉着盔甲兵器的牛车在他面前压出深深的车辙印时,郡司马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

然而他的下巴回不去了,因为他又看到了躺在担架上还五花大绑的一身金色盔甲的“俘虏”。

就这身盔甲全虞国也找不出一副来!这是个什么人物被运粮队俘获了?

还有那些骑着马披着半幅甲,腰上别着短斧的僧人们,这到底是个什么运粮队啊?

郡司马也四十来岁的人了,从军中到地方,混了二十多年,见过无数的运粮队,可这样的运粮队还是出娘胎第一次见!

慌忙下了马,拉住一个运粮队里东阳郡的屯卫军什长问东问西的。

什长对这个别郡的司马还是很恭敬的,有问必答。

大致把昨天夜里到上午的事说了下。

郡司马听着像听神话故事一样!

由僧人、屯卫军、民夫组成的千人队伍就把这么强悍的楚国龙翔军消灭大半!剩下的全俘虏了!

还抓了个楚国的王爷和骑郎将?

郡司马懵了!也快疯了!这指挥战斗的年轻人到底是谁啊?什么来头?

这个什长也不是很清楚李德缘的身份,但知道他来自玉林禅寺,僧人们都听他的。

那个带着四品鱼袋的年轻军官也对这年轻人毕恭毕敬的。

郡司马此时就一个念头,赶紧追上去,弥补下刚才的无礼。

快马加鞭向已经远去的都快进了城门洞的两人追去,郡司马脑子里一直在搜索记忆。

东阳郡和临川郡毗邻,临川郡大大小小的官员和士族没有司马不熟悉的。

东阳郡那边因为往来密切,基本的官员和士族情况司马也是了然于胸的。

可脑海里怎么也无法找到能和这个年轻人对上号的记忆片段。

长山县里的火早已经熄灭了。

临川郡的援兵也把散落在街道上的尸首都集中到了北门外。

李德缘在城门外勒住了马,阳虎一脸愤恨地看着摞在一起百姓尸体。

“阿虎,让大队在城外扎营吧,安排人再去城里搜检搜检,尽量把百姓们的尸体从废墟里找出来,集中建个公墓。”

李德缘也是头一次看见这么多的尸体像柴禾垛一样垒在一起,心中堵的慌。

县丞和衙役们刚刚到县城边时,就跑进城了,没有奇迹发生,他们的家眷无一幸免。

在尸体堆里找到自己亲人的县丞老泪纵横,哭了半晌,突然拔出腰间的刀,向不远处的楚军冲去,几个衙役也抽出刀跟着冲了过去。

李德缘看到几人通红着眼冲着楚军士兵过去,急忙打马赶过去横在几人身前。

“让开!我要报仇!”

“我要杀了楚狗!我的女儿啊!”

“我娘、我老婆、我儿子,都死了!我也不活了!我要杀了这些混蛋!”

几人恶狠狠地喊着,不远处抬着担架的楚军士兵们都看到了那些尸体。

看到几人拿着刀向他们冲过来,大部分都低下了头。

杀人一时爽,战场上杀人那是英雄,一路杀手无寸铁的百姓,等到自己成了阶下囚了才知道后悔。

“阿虎!带几个人把他们架走!”

李德缘又高声喝道:“他们是放下武器的战俘!不能随意杀戮!要遵守日、日,要遵守今日和他们做的约定!”

差不点说出来日内瓦公约来,李德缘赶紧稳住心神,唤过来看管楚军战俘的僧人,嘱咐他一定让人看好了,不准任何人过来打骂和伤害。

“遵命!王爷!”僧人施礼后回到战俘那队,临川郡司马这次离得不远可是听见“王爷”两个字了。

脑子里灵光一闪,想起一件陈年往事。

十年前郡司马还在京城兵部当个小官,那年京城发生了一件大事,传闻皇长子谋害自己的弟弟。

皇长子被废黜到东阳郡,这件事京师里传了好几个版本,司马还记得当时自己是不相信一个九岁的孩子会去害襁褓里的婴儿。

后来郡司马靠钻营谋得外放的机会,有东阳郡和临川郡两个选择。

还是给他办事的侍郎提醒他东阳郡士族豪门太多,还有个废黜王爷被圈禁在郡里。

在这种地方做官,闹不好就惹麻烦,所以司马就去了临川郡。

这么一回忆,郡司马心里想,难不成这就是那个被圈禁的王爷?因为除了他,东阳郡并没有开府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