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个时辰前被当了炮灰的那五百名中垒营士兵稀里糊涂的就大半送了命。

随后为大军开路的其他中垒营各部默默推着云梯、冲车路过布满残肢断臂的外壕和已经被凿塌的内壕时。

望着死去多时的同僚,望着坍塌的壕沟里土中伸出的手,一个个心里都憋闷异常。

虽说中垒营的士兵不如其他各营待遇好。

但是攻城掠阵哪次不是中垒营的顶在最前头?

脏活累活苦活不要命的活都是中垒营的。

可每次分赏赐时落到中垒营头上只有可怜的一点点。

唉,谁让自己是贱民贱户呢!

推吧,躲着点箭矢,活下去!

虞军营寨里的弓弩发射的更猛烈了,豆弩、蹶张弩等加入了阻击楚军的攻击中。

而楚军的各种远程火力也在密集的反击。

寨墙顶上已经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支,三尺多长的短矛也布满了外墙。

外壕上搭设的壕沟桥上,在大型弓弩和投石车掩护下,楚军的冲车和云梯正轰隆隆地转动着轮子。

“快去!禀报主帅!楚军冲车、云梯马上到寨墙了!”

在巨盾后蹲守在寨墙上的中郎将刘茂焦急地吩咐手下。

说实话左右武卫军没打过像样的守城战。

刘茂记忆里也就衍武二年汝阴之战时,他奉命率领两千人趁夜色押送粮草进阜阳城。

随后和守军一起坚守到援军到来。

战后因功被升迁进入左武卫军,到今年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

左右武卫军在虞国是排名第三的精锐部队。

武卫军在内卫十六军中仅次于左右金吾卫和左右虎贲。

遇到大战衍武帝亲征时,内卫诸军才会随驾出征。

举个例子,一般战事,内卫诸军出动个两军去配合戍边的驻军基本就搞定了。

皇帝出征时,到动用武卫军五部时,就说明对手很强不太好搞定。

前后左右中五部武卫军那就要上去顶住对方的攻击势头。

等骁骑等在侧翼发动攻击,对手阵型开始松动。

这时候虎贲、金吾卫等部再给对手重击,基本就结束战斗了。

至于皇帝陛下身边那些鲜衣怒马飞扬跋扈的羽林卫。

那就不算一军,也不在内卫之列。

如果你在战场上要是看到他们缩着脖子俯身在奔跑的披甲战马上。

长长的马槊夹在腋下,你就得加把劲抡刀了,你的皇帝亲自冲锋了 !

所以把左武卫军派来修大寨,就可以看出衍武帝对夏口城南这个十多里长地域的重视了。

这处预设的决战场地还是对虞军很有利的。

如果被楚军抢了先占住这里,就等于砍断了虞国在鄱阳湖西边的战线。

接到义子刘茂派人送来的的呈报,在积射营后立马督战的刘镇恶心里是有火的。

他守大寨当然知晓衍武帝对他这个安排的深意。

所以才把个野战普通营寨打造的和个中型城池一样。

各种远程打击武器也照平时的装备量多准备了两倍以上。

光那投石车的石头就从东岸运来了十几船的!

这些天的苦干今天终于得到了回报。

普通的栅栏式的野战营寨别说坚持这么久了,一轮大石弹都坚持不下去就被冲垮了。

楚军一旦大军压上,左武卫虽然强悍可人数上吃亏。

何况对手还有个没见过的龙翔军不知躲在哪里。

往北去夏口是不行的。

衍武帝特别强调不能去夏口,楚军骑兵会尾随虞国溃军趁机去夺城。

往南去找虞军中军,行是行,丢人啊!

那帮见了面捶两拳没事凑一起喝酒吹牛的老家伙们可都在呢!

被人打败像撵狗一样追到老弟兄眼前,被人下半辈子耻笑,还不如一刀杀了俺老刘!

要么等城破退到岸边,那还留着十来条船,是昨日运送木料和粮草的,他特意留下防备万一的。

要么就退到山丘上,那也有壕沟和拒阵,山丘下是辎重营的驻地,厢车和板车都存放在那。

如果一个时辰内大寨不保,这小寨也最多坚持半个时辰。

退到山丘上据守,坚守半个时辰不成问题。

送给陛下的急报这会也该到了。

陛下一定会派人急行军来救援的。

这样大寨可保住,他多拖住楚军一会,陛下大军一至,全歼这几万楚军不在话下!

老子舍了这一身肉,换回几万楚军,这功劳也够我刘家吃几代了!

唉,才接到家信老子刚娶的如夫人有孕了。

哈哈,这一定是出征前一晚老子种下的将种!

刘镇恶脑子里都是如夫人那月光下细如脂玉的柔软。

面色一红,偷眼看了下侧旁一脸严肃的大儿子。

这可是亲生的,将来老子这主帅就是他的。

定了定神,刘镇恶厉声道:“材官将军何在?”

“末将在!”

“速去命人把岸边船只点燃,多撒火油!”

“喏!”

“轻车校尉何在?速领本部去山丘,半山处用厢车等物结营垒!填土备石木!”

轻车校尉一点不迟疑,拨转马头向东而去。

“中护军,泗门校尉待岸边火起,速堵塞北东西三门!寨门处多备火油!”

二人喏了一喏,上马而去。

刘镇恶侧头望着自己的儿子,没叫儿子“都督护军”的官职,而是直呼了儿子的名字。

“却胡!你领一营强弩一营积射两营步甲出东门,那边的驻守士兵也皆归你统领”

“记住!不管大寨这边打成什么样,坚守山丘不出,等着陛下大军到来!”

和前几次下令不同,接令的都是毫不迟疑的策马而去,而这位不到三十岁的青年将领却一动未动。

眼睛盯着不远处箭如飞蝗摇摇欲坠的寨墙说:“请主帅自领四营入山丘督战,末将愿死守大寨!”

“逆子!战事未定,主帅岂可轻动!速去领兵!”

话音刚落不待儿子回话,马上对着身后吼道:“司马!带上老子的印信和都护去山丘!”

军司马跟了刘镇恶也有十年了,也姓刘。

一个宗族的,论辈分和刘镇恶是堂兄弟,关系不远。

他了解这爷俩的脾气,也不多说,对着十来步外的主帅亲卫喊道:“过来几个把大公子送到山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