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捡回的箭矢和槊尖看,是夏楚的制式。

几名带队的队正和校尉还提醒从弩箭的形制上看,是骑弩。

这可能是一股渗透了鄱阳湖前线的夏楚轻骑兵部队,专门来虞军后方攻杀袭扰的。

李德缘皱起眉头,他知道这次和荆楚军作战,衍武帝是除了江淮的军队不调动外,几乎征集了全国各郡县的军队。

现在平时两百人的卫所不过留下十数人看守。

李德缘估计这百里之内最大的一支虞国军队,恐怕就是自己这押粮队里的几百人了。

敢于攻击一个中等县城,这股子轻骑兵不会少于千人。

放出个前卫差不多都五十人左右,李德缘判断夏楚军是一个仪同的编制。

从他们攻杀了含玉亭长后就撤走,随后长山县火起来判断,这是烧杀后要集结转进下一目标的意图。

显然前卫撤走说明粮队所在的东北方向不是夏楚军的下一个目标。

夏楚军不知道这个方向上有一万斛的军粮!

这才是李德缘稍微心安的判断。

如果夏楚军知道这里有一万斛的军粮,那他们才不会去烧杀长山县呢!

一万斛的军粮足足能让鄱阳湖前线支撑数月,攻下十个县都不如毁了这些军粮立的功劳大。

然而这只是李德缘和几名带队军官们的判断,夏楚军真的不知道这里有军粮吗?

李德缘穿越过来的时间太短了,他凭着自己读书积累的知识真的猜错了!

这支夏楚国的骑兵部队真的不是什么游骑兵,干的只是来来去去烧了抢了杀了打了就跑的龌龊事。

确切的说,这是夏楚国最精锐的骑兵部队,重骑兵里的重骑兵,军中的顶级明珠——龙翔军!

这也不能怪前身的王爷,那倒霉王爷虽然这些年来每天都在读呈报副本,但对夏楚军中的情况了解的还是不多。

虞国和夏楚国的国君过去私交不错,两国开国后最多也就是个小打小闹。

没有真正的大打出手,毕竟大家脑袋顶上最具威胁的还是胡奴的刀。

虞国在两代帝王的苦心经营下,算是稳固下来。

衍武帝北征西伐这么多年,其实他的绝对主力还是步兵。

重步兵,重铠长矛的盾枪兵。

骑兵也有,但数量不多,毕竟虞国不产马。

距离产马地的雍凉太远。

所以在虞国全部三十万的军力中,不足两万人的骑兵所占比例很小。

还比不上弓弩手数量的一半!

最好的骑兵部队都在内府十六卫,驻扎在京城四周。

军士多为世家子弟,摆摆样子还行,真到战场上,也就是担任个侧面出击,追追残敌的次要角色。

荆楚九郡自从被姓夏的占据做了龙兴之地,改称夏楚国,四面皆敌挡挡杀杀的还真就站住了脚跟。

不过北面的胡奴建立的元魏和江南诸国,谁都不承认这老夏家的帝位,还用蔑视的口气叫他荆楚。

老夏家传到第三代夏元兴的手里,传下来一件宝贝,这件宝贝不是珠宝玉器也不是金石古玩。

是一群人和一群马,是一千个人和一千匹马!

夏楚三代帝王都有一个密不告人的重大行动,经年累月的买通蜀国上上下下的官吏和将领。

从战略上说蜀国历来是求自保不主动攻城略地的,所以夏楚立国后结好蜀国算是不腹背受敌。

战略上也有个物资供给的大后方。

往小了说,这老夏家也是行伍出身,第一代夏皇那还是在西北边陲领过兵的。

就是在戍边时,这老夏注意到来自西域的战马要比中原的优秀的多。

汉家皇帝的上林苑里喂养的也都是来自于西域各地的良马。

羽林卫装备的都是从突厥和吐谷浑弄来的好马,而普通战马都是汉地出产的本地青州马。

胡奴侵掠汉地时,全部都是重装骑兵,就连战马也有皮甲遮护。

那些来去如风驰阵踏兵的西域良马,足足要比汉军的青州马高出一个头身。

尽失中原退保江南后,和胡奴的骑兵作战,失掉了战马出产地的汉兵基本都得靠车阵或是盾阵。

先自保再用弓弩射退胡奴,汉家的军队鲜有能与之一对一抗衡的重装骑兵。

夏楚的帝王还算是有眼光的,明白要想北进中原,打败胡奴,最终还得靠骑兵一对一的厮杀。

所以他们从立国之初就开始打造骑兵部队,要有好的骑兵,先得有好的战马。

战场上十条人命都不见得换来一匹胡奴的战马!

依靠缴获对于组建重装骑兵部队,那简直是杯水车薪,得等到猴年马月。

所以历代夏楚帝在结好蜀国时,都会通过蜀国被彻底收买的官吏和将领,从与蜀国接壤的吐谷浑和党项人手里,重金购买良马。

这种交易不是一匹两匹的买,一百匹兜底,一百匹是成建制的,战马一回到楚地,不出几月就能形成战斗力。

每年还有几匹或是几十匹不等的额外计划。

每匹的单价都在千金,什么马这么昂贵?

产于西海的龙马!

当地吐谷浑人传说,冬天把母马送到西海湖心岛上,会有龙与之交配,来年春天母马产下的小马驹就是龙种。

这种马体型高大,奔驰起来若肋下生翼,体力超群能配铁甲,是做战马的不二选择。

靠着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真是用了倾国倾城的财力,用堆成山的黄金。

夏楚国终于打造出了江南诸国里最强的骑兵部队。

而用产于西海的龙马组建的重骑兵部队,夏楚帝给起的名,就叫龙翔军。

这支部队从骑手到马匹,那简直都是超级待遇。

一般的步兵士兵一天的伙食定量战时能保证的最高也就是保证给够数,有什么吃什么没得挑。

而龙翔军的骑手和战马是没有定量的!骑手吃配额,龙马也吃配额!

人是每天精粮、肉干、豆豉、腊鱼飞禽等等花样繁多,龙马吃的最次的都是粟米!

豆粕是最新鲜的,还要掺杂了海盐和石粉。

苜蓿是整颗采割后马上打捆用茅草裹严实。

运来的路上还要不停的洒水,运到营地时,喂之前细铡盈不过寸后,上筛反复筛除尘土杂物,最后撒上豆粉活匀实了才喂龙马。

就连龙马喝的水都是山泉水,江河湖里的水泥沙多,龙马喝不惯!

这待遇,比个四五品的将军一点都不差!

寻常的战马一年的度用是五户壮丁六口之家的吃喝用度,而龙马得用几口之家的出产供养?

足足三十户!没错,不是三十口人,而是三十户!

这么昂贵的费用,加上没法人力控制的增长数量,这支龙翔军也就维持在了千人千骑的规模。

组建是组建了,秘密也藏不住。

这支龙翔军基本充当的角色都是陪在皇帝身边的仪仗部队。

十数次出征都没怎么出击过,不过话说回来了,这么支牛气冲天的部队往那一摆,谁看见腿肚子都得转筋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