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开局被废皇太子,我与武曌争天下 > 第一百二十七章 拿下高句丽版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二十七章 拿下高句丽版图

武承嗣死了,死得十分残忍。

但,作为行刑人的陈宇,并没有受到千夫所指,其做法反而被所有人所崇拜。

是啊,这个酷刑深入人心的年代,对待无道的恶人,所有人都想施以最为残酷的惩戒。

现在,陈宇帮他们做了!

武承嗣一死,吴权带领所有士兵投降。

面对这些降兵,陈宇看向祢素嫆,问道:“你觉得如何处置这些降兵?”

祢素嫆思量片刻,道:“卑沙一带纵火,以及国内城的屠戮,都是武承嗣的决定,如今武承嗣已经死亡,如今我们已经彻底拿下高句丽,正是用人之际,末将觉得这些降兵可以留下,天下百姓定会感恩皇上的仁善举措。”

陈宇琢磨片刻,看向窦一虎,窦一虎会意,道:“末将觉得遵从武承嗣的将领都可杀,其余人可纳为我大燕所用。”

陈宇没有询问薛仁贵,是因为祢素嫆和窦一虎都是燕国新的将领,需要经验。

薛仁贵亦明白陈宇的用意,故而没有插嘴。

待祢素嫆和窦一虎表态后,众人把目光放在陈宇的身上。

陈宇说道:“这些大周士兵,跟随武承嗣远赴高句丽,他们都经历了武承嗣所做的恶事,却从未有投降我军或离军的打算,更是在被堵在这个位置,还与我军苦战,寻求出路,他们若非赞同武承嗣的一切决策,就是对大周的无比忠诚。”

闻言,吴权内心一惊,连忙高喊道:“燕王陛下仁善,自不是与那武承嗣一样残忍的屠夫,我们出于武承嗣是元帅才无法反抗,仅是出自于对大周的忠诚,我们如此忠于国家的人,若燕王陛下放我们一条活路,我们亦能像忠于大周一样忠于燕国,不,是更忠于燕国!”

陈宇扬了扬嘴角,道:“如果我杀了你们,我就是和武承嗣一样是残忍的屠夫咯?”

架我?

陈宇不屑一顾!

吴权对陈宇挑明了话不免心慌,连忙说道:“小人嘴笨,并不是这个意思。”

不是这个意思,难道还是别的意思?

陈宇懒得去揭穿,甚至不再看吴权一眼,对祢素嫆与窦一虎二人说道:“这些人对大周的忠心可见一斑,而如今我们又刚刚拿下高句丽,让这些人在这里,容易串通大周,而若是移交国内,我国多数人在高句丽管控,若是他们起乱后果不堪设想。”

一席话,让祢素嫆与窦一虎二人茅塞顿开。

祢素嫆惭愧道:“是末将太单纯了。”

窦一虎性格比较直,不解道:“跟随泉男生的那些高句丽士兵,一路跟随也说明他们忠于泉男生,泉男生和武承嗣都是一样的货色,为什么他的兵就可以招降?”

鸭渌城、沃沮纳降兵一事,全军都知道。

没待陈宇开口解释,薛仁贵便说道:“这里是高句丽,泉男生是这里的皇帝,而且百姓并不知道其本身也是造祸端的主要之人,有可原谅之处,至于鸭渌城所降的大周士兵,当时祸端未造,也是情有可原,若是皇上全部杀掉这些降兵,与武承嗣又有何不同?”

“末将悟了。”一番话解开了窦一虎心头的疑惑。

简单说了几句后,陈宇当场下令,把在场的所有大周降兵全部处死!

看着陈宇远去的背影,李尽忠内心的震撼久久没有平复,道:“对整个战场运筹帷幄,武艺超群,杀伐果断,对部下不吝温柔,耐心解释...这才是无上帝王的姿态......”

......

安市至怀远一带,直到武承嗣全军覆没,崔修业终究没有攻破郑明志的防线。

当然,这也跟崔修业没有全力攻杀所致,否则胜负不一定。

不过陈宇给郑明志配置了援军,只要落入下风,援军就会快速赶至,届时崔修业本事再大也无法攻破这道坚固的防线。

......

随着武承嗣的全军覆没,大周没有大军攻入高句丽,在陈宇率军到达高句丽国内城,扯下最后一面旗帜,高句丽彻底灭亡,成为燕国的领土。

虽然陈宇灭了高句丽,但当地却没有一个百姓说他不好,反而对陈宇的到来无比欢迎。

当辱夷至沃沮的边境撤除后,当地的百姓才知道,原燕国国内发展竟是如此的恐怖,诸多事物都超乎了他们的认知,国民的待遇好到他们以为在做梦,纷纷感叹加入燕国的好。

就这样,陈宇无比顺利的接手高句丽这块版图。

乞乞仲象敬仰陈宇的实力,愿意改变协议,成为燕国的藩属地,但陈宇没有接受,按照协议的规定把靺鞨作为其附属国。

这么做并非陈宇不在乎靺鞨的领地,而是出于防人之心不可无,若是靺鞨成为藩属地,作为同一个国家,就要对该地区提供一切本国的便利。

届时若是管理不当,对国民很容易造成偏见,发生内斗可就不好处理了。

现在把靺鞨作为附属国,哪怕是小小的提供些技术扶贫,就会对你感恩戴德,何乐而不为呢?

等时机成熟,再纳入版图也不迟!

......

有人欢喜有人愁。

大周,洛阳。

昨日,武曌收到了武承嗣惨不忍睹的尸骸,还有三十万大军被灭于高句丽一事。

朝堂上。

武曌凤目怒视下方的李积,道:“李将军,此番寡人命你为二路大元帅,辅助武承嗣,你为何屯兵幽州,不出兵协助!”

李积作礼,回禀道:“皇上息怒,微臣是奉武元帅的命令行事。”

说着,上呈武承嗣曾对他送去的信书和令箭。

武曌瞥了一眼,道:“你作为身经百战的将军,理应知道在觉察上司决策有误时,第一时间做出劝谏,你太令我失望了。”

李积没有反驳,道:“怪老臣与武元帅一样,都认为李忠过于弱小,轻视了对手,如今中了对方的算计,令武元帅的名誉蒙羞。”

武承嗣作为武曌的亲侄子,又是武曌亲自任命的大元帅,要是传出武承嗣在高句丽滥杀无辜,武曌的颜面何在?

在朝的大臣们都清楚,所以早早做了商榷,对管辖内的百姓宣发与事实相反的消息。

在这个信息落后,又是皇权掌控一切的年代,舆论全由上面的人所控制。

武承嗣在高句丽作恶多端,在高句丽却是仁善的大元帅,是因为陈宇利用高句丽的百姓作为武器,算计了武承嗣,才拿下的最终胜利。

武曌眯了眯眼,他清楚李积并非是小看对手的人,何况当初可被陈宇摆过一道。

虽然武曌有心处置李积,但李积劳苦功高,而且如今大周正是用人之际,特别是前线的将领,一时也拿李积没办法,便就此过去。

后花园。

魏元忠禀报道:“皇上,王敖老祖同意下山,现已在前往洛阳的途中。”

武曌凤目一凝,道:“总算肯出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