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开局被废皇太子,我与武曌争天下 > 第一百零七章 闻名未战先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零七章 闻名未战先退

陈宇任命薛仁贵为中南半岛大元帅,樊梨花为护真腊大将军,薛丁山为薛仁贵的副帅,窦仙童为二路元帅,薛金莲为中南半岛海军总指挥。

瞧,用的都是薛仁贵一家子......

并非是陈宇为亲是用,是薛仁贵一家在打战方面太强了!

当然,因为陈宇是御驾亲征的缘故,他可以随时下达命令。

八月初,大战一触即发。

南诏的军力太弱,虽配备的炮铳,但士兵太软,根本无法抵挡杨藩的进攻,逻盛很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所以早早把全国的兵权交给了陈宇,由薛仁贵带领总共五万出头的士兵,迎击杨藩的十五万大军。

薛仁贵并没有和杨藩正面起冲突,派一万士兵守住南诏的西部,不让骠国突破,剩余四万人,先派遣炮铳兵守住各个隘口,不让吐蕃军轻易南下。

时下燕国已经可以在南诏打造炮铳炮弹,根本不缺弹药,虽然吐蕃也已经打造出了炮铳和炮弹,但资源有限,哪能跟薛仁贵比,即便兵多,一时也难以进行突破,唯有等骠国攻入南诏,待薛仁贵腹背受敌再做攻击。

然而薛仁贵早做了准备,连炮铳都没有的骠国根本就冲不开南诏的防线!

逻盛看到薛仁贵的存在抵挡住了吐蕃大军,已经完全信任燕国,只要他的皇帝身份还在,哪怕军权不归自己掌控也无所谓。

相较于逻盛,巴法瓦尔曼对自身军队实力颇为信任,并没有直接让驻军在国内的樊梨花带军守卫国土,而是命刹利华带领十万士兵直面大周士兵。

真腊引进了燕国的炮铳后,军事实力得到了不错的提升,凭借炮铳成功挡住了大周和骠国的攻击。

可真腊太过依赖于炮铳,放弃了以往所擅长的丛林战役,李多祚看出了这点,派遣秘密部队由丛林潜入真腊军后方,对真腊炮铳营发起了攻击,在真腊炮铳无法发挥威力的时候,李多祚派兵猛攻,真腊大军彻底溃败,十万大军仅仅幸存两万不到。

巴法瓦尔曼本想利用这场战役,让民众知道国家在他带领之下的军事实力,想不到出了如此大的岔子,一怒之下赐死刹利华,无奈请求燕国帮助。

真腊是进入南诏的必经之地,开战前陈宇没有派士兵登录,是因为巴法瓦尔曼的执着,便想让后者尝尝苦头。

很显然,陈宇的目的达到了。

现在陈宇哪怕把举国兵力迁入真腊,巴法瓦尔曼估计也不会反对,还会无比的感谢。

当然,这么做十分冒险,毕竟南诏国内的兵力并不多,没有得到兵力支援的薛仁贵处境十分困难,不过陈宇相信薛仁贵,而薛仁贵也在信中直言可以挡住杨藩。

结局很显然,薛仁贵不仅撑下来了,还游刃有余,杨藩是一点脾气都没有!

随着巴法瓦尔曼的请求,陈宇把二十万大军送入了中南半岛。

薛丁山带命领十万大军迎击李多祚,李多祚完全料不到刚刚兵败的真腊,还会有这么多的士兵冲上前线,而且打法和之前完全不同,由炮铳守住要道,其他人则是打丛林战。

李多祚不慎,吃了大亏,选择退军十里,再做打算。

薛仁贵方面得到了窦仙童带领的十万大军支援后,兵力与杨藩不相上下。

杨藩这些时日与薛仁贵炮铳对轰,炮弹早已见了底。

杨藩可不像薛仁贵有着源源不断的炮弹支援,加上吐蕃地形差,炮弹的运输不易,杨藩根本做不到像薛仁贵一样狂轰滥炸,索性在炮弹见底后不进攻了。

杨藩自信兵力雄厚,即便没了弹药,薛仁贵也不敢轻举妄动,驻扎的地方都是炮弹难以打击的地点,有着山体作为掩体。

然而杨藩不知道的是,他这么做彻底落入了薛仁贵的圈套。

薛仁贵之所以毫不吝啬的狂轰滥炸,不是因为炮弹真的多到用不完,而是让杨藩误以为如此,故而会因为忌惮炮弹的轰击,从而选择在有山体作为掩体的地方扎营。

南诏与吐蕃交界一带山多密集,山后面多半是山谷,而且地方还不大,杨藩军队人数庞大,如果不想过于密集,就只好分去其它的山谷,这种地形行军不易,杨藩为了避免兵力分散,所以密集囤军在一个山谷,四面山上都有士兵把守,居高临下,认为凭借薛仁贵那点兵根本无法跨越山体。

然而杨藩不知道的是,陈宇给了薛仁贵十万大军,正是有了这么多兵力的支持,薛仁贵有绝对的信心跨越高山。

在一个昏暗无光的黑夜,薛仁贵带领十四万大军秘密出兵,虽然杨藩早有准备,可薛仁贵已经到了山脚下才发现。

“杀!”

随着薛仁贵的一声令下,十四万大军密密麻麻围攻上山,杨藩下令严守,可奈何薛仁贵的人太多了,完全出乎了杨藩的预料。

这时山谷的避免就突显了,杨藩虽然有重兵,但山上地势险,而且根本容不下那么多的人,上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

随着山上的滚石用完,薛仁贵带头冲杀上了山头,不用半个时辰就攻下了山顶一带。

现在,杨藩在山谷中如同瓮中之鳖!

这一战,薛仁贵带兵大胜,击杀敌军十二万人有余,己方伤亡两万出头。

虽然打了胜仗,但令薛仁贵感到可惜的是,杨藩放火烧了山谷,借着火势逃离,一路追击但还是被杨藩跑了。

这场大胜把吐蕃一半的精锐都灭了,苏宝同大怒,却又对薛仁贵无计可施,毕竟他的兵力不如大周,若是在损失十几万人,届时兵力空虚,别人弹指可灭!

薛仁贵并未一路攻杀至吐蕃境内,因为陈宇交代过,此战要的不是灭国吐蕃,而是守住南诏。

当然,陈宇并不是觉得拿不下吐蕃,而是不想费太多的工夫,等吐蕃铁路修好,养肥了再宰也不迟,毕竟当下拿下吐蕃这块形同鸡肋的领土,对他没那么大的必要。

时机尚未成熟!

如今吐蕃兵败,薛仁贵命窦仙童带半数军队留守,自己则带领士兵南下,与薛丁山对李多祚进行夹击。

李多祚对薛仁贵的大名心有余悸,闻名未战先退,退守在岭南一带。

短短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大周与吐蕃的侵略以失败告终。

而另一个国家骠国,在海边迎来了三艘奇奇怪怪的船......

陈宇挥起彩旗,喝道:“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