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洛阳。

许敬宗府邸。

“燕国那边还是没有来信吗?”

书房中,许敬宗向一名其貌不扬小厮打扮的人询问道。

小厮回禀道:“回大人,没有,那燕国北境严守,哪怕是来使都不得进入,我们也无法与我家大人联系。”

许敬宗沉吟片刻,拿出一锭银子交给小厮,道:“你下去罢,有消息第一时间通知我。”

小厮应了一声,接过银子离开。

小厮离开后,许敬宗揉了揉疼痛的额头,神色显得迫切道:“那女人已经知道我别有用心,你若不尽快拿下燕国,我只能远去吐蕃了!”

当初芒松芒赞送结盟信给陈宇的,正是许敬宗派去的人!

后来芒松芒赞被苏宝同击杀后,苏宝同得知了许敬宗与吐蕃合谋一事,并以此为要挟,让许敬宗帮助于他。

许敬宗与苏定方关系不好,655年,苏定方领军征伐高句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因军中将领庞孝泰平庸懦弱,导致死伤了不少士兵,而许敬宗在修国传时,却收取庞孝泰的好处,过度美化庞孝泰,把败战的责任全部归之于苏定方,自此二人老死不相往来。

虽然许敬宗对苏宝同的性格不了解,但要是去了吐蕃,铁定没有好果子吃。

......

吐蕃。

经过这些时日的稳固,苏宝同已经彻底控制了整个吐蕃,炮铳的制造也取得了不少进度,一月内就能造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炮铳的设计图正是许敬宗窃取送来的。

苏宝同收到了许敬宗的来信,后者说已造武曌怀疑,让苏宝同派人在洛阳城外接应。

苏宝同把信件丢给眼前的一名英武不凡的将领,道:“你怎么看。”

那人双指精准且轻巧的夹住飞来的信件,打开看了一眼,蔑声道:“那许敬宗奸猾,来我们吐蕃只会浪费粮食,不要也罢。”

“哈哈哈--”

苏宝同大笑数声,道:“杨藩,你与哥哥所感相同!”

杨藩与苏宝同因比武结识,二人私下以兄弟相称。

杨藩说道:“要杀此人,得先拿下跟燕国那个人的联络线。”

苏宝同自信一笑,道:“那些人早已被我控制。”

说着,嘴角露出一个邪异的弧度,道:“许敬宗在国传中污蔑我爷爷,这次正好给爷爷出口气,顺便也跟姓武的那女人做笔生意。”

......

洛阳,皇宫。

武曌收到了苏宝同送来关于许敬宗谋逆的信件。

魏元忠看了信后,怒道:“皇上,微臣现在就带人去捉拿反贼许敬宗,让皇上责罚!”

武曌摇了摇头,道:“你派遣飞骑暗杀许敬宗一家,派人秘密把所有头颅送去吐蕃。”

闻言,魏元忠甚是不解。

武曌没有解释,魏元忠只好照做。

许敬宗曾是武曌的心腹,心腹都谋逆了,可想而知传出去对武曌有多么大的影响。

要知道现在大周正是多事之秋,诸如此事能免则免。

暗杀了,不仅可以除掉许敬宗,还可以把罪名丢到他人的头上,甚至利用京城内有危险为由,把更多的兵力调来京城,以令武曌的皇权更加稳固。

一举多得!

唯一欠缺的就是让一个逆臣变成忠臣罢了。

不过这对于武曌而言是小事,只要她想改,后世有大把时间去改。

为了得到许敬宗真实谋逆的信件,武曌同意了苏宝同的要求,两国停火三年,三年内互不侵犯。

“苏宝同,当日若非你战败,我弘儿不会死亡,李忠又何来喘息的机会,你的罪仅亚于李忠,我会亲自惩罚!”

武曌烧毁信件,自言自语。

平和的凤容之下,杀意滔天!

......

燕国。

距离暗杀那天已经过去了三天。

狄仁杰查过了两个事发现场,利用所有的证据追查,最终也仅仅查出死去的刺客是流浪的武士,线索查到这里就断了。

第四日,京城外的山上有人发现了两具被毁容斩首的尸体,被毁的脸上镶嵌着块块形似烧过的铁片。

听闻此事后,陈宇赶往查看,令他感到可惜的是,这两人都是平民。

张作元像是看出了什么,连忙说道:“皇上,这是蛋壳的碎片!”

陈宇点头。

当陈宇在支离山展现手枪的威力后,知道肯定会有人想要得到手枪,想法最大的人,自然就是那名神秘官员。

陈宇藏枪的地点虽然隐蔽,但他在京城的足迹并不难掩饰,那名官员脉络如此之广,未必不能查到。

为此陈宇暗中对密室里所有的子弹做了手脚,只要对方偷了,一使用就会炸膛,只要是正常使用,脸部定会受伤,只要派人留意就能知晓。

若是那神秘官员亲自使用,上朝一看便知!

然而令陈宇遗憾的是,从今晨早朝的官员去看,那人并没有自己试枪,而且对试枪炸膛的人果断下杀手,不给说话的机会。

对手越不好处理,陈宇反而不觉得难受,反而觉得更加有意思了。

之前对手送信挑衅,这次自己反将一军,不知会作何感想。

中原京某个府邸。

此时紫帘后面的人已经气炸,要不是身边的人主动请缨试枪,被炸膛伤害到的就是他,届时上朝就彻底暴.露了!

“李忠,好得很,是我小看你了,咱们走着瞧!”

男人阴狞着脸说着。

翌日。

御书房。

刘仁轨小心翼翼的问道:“皇上,不知微臣当日请求一事,您有何定夺。”

陈宇放下手中的奏折,道:“那孙仁师虽曾是你的部将,但此人政绩卓越,我将他提拔至光禄大夫,怎么的,他还想去海军干回老本行?”

刘仁轨为难道:“他也知道回去有辜负皇上您的厚爱,所以...不就让微臣来了嘛。”

陈宇翻了一个白眼,琢磨片刻,道:“时下国内一切发展井然有序,文官确实不用太多,倒是因为海外领地和驻军地,需要更多的海军。”

说着,吩咐道:“你告知他,明日随寡人去熊津,我要看看他的本事有无退步,要是退步我可不批准此事。”

刘仁轨双眉一挑,谢道:“谢主隆恩。”

刘仁轨退下后,陈宇琢磨起了孙仁师这个人,回想道:“历史中你有跟仁轨一同打败了倭国海军,可你后来做了什么呢......”

忽然,陈宇灵光一闪,心头一沉。

“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