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父皇,如今大炎全据大赵,占据大魏半壁江山,只能覆灭祁白严后,就可占据大魏,为了后续的治理,金陵此刻已经不适合成为国都了,儿臣欲迁都!”

李灏看到李必治的态度后,心下一叹,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李必治闻言一怔,身为曾经的大炎之皇,对政治能力自然不差,金陵这个位置对大炎来说,乃是最适合的地方,然而,放眼天下,这个地方却显得偏僻了,不利于掌控境内的地盘,迁都势在必行。

李必治转念一想,就知道李灏为何来此:“你想让朕和你母后劝你外公和舅舅同意迁都之事?”

“不错,迁都最大的阻碍在赵王两家,若是赵王两相同意,迁都之事将没有阻碍了,而且,王相以年迈......”

接下来的话,李灏没有说完,可是,李必治怎么可能不清楚李灏的想法?

“赵家朕会去帮你劝说,可是,你为何想让王相告老还乡?你可知王相在位时,为大炎有多大的贡献?你又可知,王相对你出台的几条政策,夙兴夜寐的劝说大炎老臣,这才让你之前的几条政策顺利施行?”

“儿臣知晓!”

李灏闻言,躬身说道。

“既然知晓,你为何动了废相的心思?”

李必治厉声质问道。

“非是废相,正因为王相年迈,朕不想让王相在这么操劳下去,随着大炎地盘越来越大,政务会越来越多,王相在这样持续下去,身体迟早会垮,朕想让这些老臣看到神州一统,普天同庆的一天。

这不仅是我李氏皇族所期望的,也是他们这些老臣所期望了一辈子的事情,王相即便是告老还乡,朕也会执弟子之礼待他,封其为文景公,食邑万户,入滕王阁第五层。”

李灏闻言,摇摇头的说道。

大炎政务越来越多,王仲安已经年近七旬,如此重压之下,必然会拖垮王仲安的身体,这不是李灏想要看到的事,当然,最重要的是,大炎需要一些年轻的血液,才能带领大炎变得强大,王仲安不得不退位。

李必治闻言,闭目沉思了许久,李灏的心思,他完全知道,绝对不止表面说的这么简单,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李灏做唐王时期和太子时期麾下的诸多幕僚想要上位,这些老臣必然要让出位置。

单看最近征战的都是哪些人?

白起,岳飞,薛仁贵,诸葛亮等人,卢林公夏毅沦为辅佐白起的副将,跟在白起后面吃灰,城阳王姜舞阳身边安排了周瑜和韩世忠两员水战将领,目的为何?大炎上下谁不清楚?

同样的,镇南王雷战鹰身边安排了一个高仙芝,隋阳公刘志身边安排了一个陈庆之,大炎四方老将身边都安插了李灏的人,为的就是缓步接收四大将领麾下的兵马。

只是,目前做主的是李灏,而李灏的各种政策也没有出现失误,举荐的人杰无不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李灏的带领下,大炎一日比一日强,如今连灭两国,眼看神州将在李灏手上一统,对此,他既感觉欣喜骄傲,也有一丝挫败。

“行了,这件事,我会安排好的,杨安,去通知赵希常和王仲安,另外,将那些老臣都叫来吧!就说朕要设宴款待他们。”

李必治对着远处护卫他的亲卫统领杨安说道。

“诺!”

杨安闻言,立刻应了一声,转身退去。

李灏看到李必治如此说,脸上浮现一抹喜色,李必治这是打算彻底将那些老臣给按下去了,这样一来,自己麾下那些大才,将能更好的治理大炎,对此,李灏自然欣喜:“朕代大炎百姓谢父皇!”

“行了,客气的话就不必多说了,朕只希望你能将大炎治理的更好,在朕有生之年,能看到大炎一统神州,朕就死而瞑目了!”

李必治听到李灏的道谢后,摆摆手说道。

“是,朕必定在二十年内将神州一统!”

李灏闻言,保证道。

“那朕就看着,将曌儿留在这里几日,你母后许久没有见到曌儿了,之后朕会将曌儿送回去的!”

顿了顿,李必治看着有些失落的李灏接着说道:“覃儿的事不怪你,朕从来没有怪罪过你,你所做的一切,对得起天地良心,朕只是怪自己当初没有教好他,这才导致他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你无需自责,有时间,就多来看看你母后吧!”

李灏闻言,双目一红,对着李必治躬身一礼:“儿臣谢父皇,日后有空,儿臣定当带着雨萱和您的孙子孙女们多来给您二老请安!”

“你去忙你的吧,刚刚回来,必定有许多事情要处理,不过,处理政务归处理政务,自己的身体也要注意,别忘了,现在的你可是代表着你一人,而是代表着大炎万千百姓!”

李必治关切的说道。

“儿臣醒得,曌儿,在这代朕好好照顾你皇爷爷,不可任性!”

李灏闻言,心下感动,随后对着李曌叮嘱道。

“儿臣定当听皇爷爷和皇奶奶的话!”

李曌懂事的说道。

“好,那父皇,儿臣就离去处理政务了,有时间再来看您!”

说着,李灏躬身一礼,随后朝着外面走去。

.......

在李灏跟李必治商议迁都的事情时,远在大楚境内的祁白严留下二十万大军留守打下来的地盘,自己则率领四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朝着大魏境内行军。

大魏都城建邺被大炎攻破的消息他早已知道,可惜,当时大雪封江,大军根本回援不了,如今,天气回暖,他自然等不及的率领麾下大军集结,想要收复大魏失去的领土,擒拿大炎将领,以此换回魏皇和大魏的重臣。

在祁白严行军的时候,白起等人早已得知消息,白起,李靖和岳飞三将齐聚一堂,商议战况。

“李将军,岳将军,祁白严回援,你们谁愿迎战祁白严?”

白起在这一战立下的功劳非常多,自然不愿跟李靖和岳飞争这个功劳,所以,他首先退出。

“让李将军去吧!”

岳飞思虑一阵后,明白白起的意思,三人中,就是李靖的功劳最小,白起拥有灭魏之功,而自己也有灭蛮族之功,唯有李靖,因为加入的时间尚短,虽然在攻打瑞王大军时,拥有一些功劳,可是相比于他们两人,还是远远不如的,所以,岳飞也选择了退出。

“靖谢两位将军相让,此战,靖必定取祁白严的头颅献于陛下!”

李靖闻言,当即也不客气的起身对着白起和岳飞施了一礼,随后铿锵有力的说道。

“不知李将军如何布阵?”

白起闻言,立刻询问道,虽然自己不将祁白严放在眼里,可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李靖曾经在自己麾下待了一段时间,可是,这一战乃是覆灭大魏的关键一战,若是李靖失败,那时,可能助长祁白严大军的气焰,之后想要灭祁白严大军,很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白将军放心吧,对祁白严,末将早有对策。”

说着,李靖来到沙盘前,对着白起简单的介绍了下自己的对策:“祁白严率四十万大军袭来,我料祁白严必定会兵分两路,一路从清河道上岸,直扑博陵口,占据博陵口,切断我大炎各军的联系。

他自己则亲率大军,猛攻卢奴关,只要占据卢奴关,那时,祁白严则可对岳将军的后勤造成严重的打击。

我欲兵分三路,一路埋伏在清河道,放清河道的大军深入清河道,随后将清河道大军引入菏泽附近,水淹这路大军。

一路放在卢奴关,死守卢奴关十日。

最后一路埋伏在距离卢奴关五十里外的定军山中,等祁白严大军陷入疲惫时,率领精骑,切断祁白严大军的后路。

当然,想要做到这一步,还需要借助几员猛将,我欲借白将军麾下的五虎,让他们率领精骑埋伏在定军山中,霍将军则率领清河道方向的大军埋伏在清河道,我则亲自镇守在卢奴关,死守卢奴!”

白起和岳飞闻言,思虑一阵后,感觉李靖如此布置没有任何破绽,也是祁白严最好的行军路线,随后也不再多说什么,让李靖下去准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