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何洛白就这么的有了自己的字:瑾瑜。

在心里默念了一遍孔先生说的那句诗词:“白玉凝素液,瑾瑜发奇光。”孔先生还没开始教他,就对他寄以厚望,想到对他殷殷期望的家里人,何洛白心道:“你们放心吧,我一定会‘瑾瑜发奇光’的。”

拜完了夫子,两人便正式成为了孔先生的亲传弟子,孔先生性格爽朗,当即一人送了一块玉佩作为他这个师父的礼物。

何洛白的是一块白色玉佩,在光亮处隐约可见内里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霍致远的是一块青色玉佩,里面竟有一天然的白色花纹,真的就像是深蓝天空中的一片白云。

何洛白字瑾瑜,霍致远字凌云,可见孔先生真的是很喜欢这两个弟子,送的礼物真的是有心了。

师徒三人的名分正式成立。在细致的考察了两人的水平后,孔先生正式开始给他们授课。

除了诗词、策论、律法案例讲解,他们两人共同上课外,其他时间,都是孔先生针对他们掌握的侧重点,单独重点教授。

比如霍致远的很多注解还不太理解,四书五经等默写的不很流畅,那孔先生就每天都会给他留这方面的作业。

何洛白诗词、策论等还没摸着边呢,孔先生就给他留这方面的作业,每天出几个小题,让他回去试着解题。

可别说,这样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比起私塾、县学里的大锅饭,可是高效多了。有了这样一位博学的夫子,又这样的会教授学生,何洛白和霍致远如鱼得水,学的游刃有余。

学生们学习的劲头很足,又都是一点就通的类型,孔先生别提有多欣慰了,教起来更是得心应手。这样的师生间良性循环,何愁前路无美景啊!

何洛白和霍致远两头跑的上课模式,渐渐的步入了正轨。而下河村的稻田终于到了排水的时候,霍县令说到做到,真的领了一群县衙的大小官员们,到下河村当场给他们上一堂野外实践课。

萧村长喜得合不拢嘴,这可是莫大的荣耀啊,以前也见过其他大村子有官员下来视察农事,但像由县令亲自带队的还真没见过,而且阵仗还这么的浩大。

萧村长和花爷爷跟在县令后面,一路介绍着。到了田头,发现那里整齐的摆放着几把崭新的铁锹,县令讲了几句鼓舞人心的话,又夸赞下河村的人们勤劳能干,思想活跃。

众人一片欢呼。

萧村长站在一把椅子上双手下压,村民立刻鸦雀无声。

花爷爷带头,拿起地上带了大红花的铁锹递给霍县令,霍县令接过,象征性的在田埂放水处铲了一铁锹,其他官员见状,也纷纷上铲。

此时,萧村长一个手势,等候在一边的青壮们一挽袖子,就上了阵,三两下就掘开了田埂,田里的水顿时奔涌而出,争先恐后的扑向小河妈妈的怀抱。

随着水位渐低,稻田里的鱼儿开始活蹦乱跳起来。

妇女孩子们也不管泥泞不泥泞,提着水桶就奔向稻田里面,顿时一阵阵欢呼传了出来。

霍县令看的眼热,可惜还记得自己是县令,弄脏了衣服有失官威,只得站在岸边伸长脖子往稻田张望。

远处其他稻田里,也传来阵阵的欢呼声,孩子们的笑闹声,霍县令让随从扶着椅子,自己提了官袍站了上去。

稻田里,到处是村人的影子,时不时的惊呼一声,不用说,一定是抓到大鱼了。弄得霍县令心里发痒,他还是小时候去田庄里下水抓过鱼,不过那次因为受了凉,他的小厮还受了罚,之后他再也没有下过河。

想着想着,低头看向扶着椅子的小厮明路,两个人看了个对眼,看着明路虎视眈眈的目光,霍县令叹了口气,继续饱饱眼瘾得了。

看着花家众人桶里都满满的巴掌大的鱼,甚至还有一些螃蟹、大虾,霍县令两眼放光,中午又要饱口福了啊!

随着稻田的大鱼被捡拾的差不多了,成群结队的鸭子们被放入了稻田,他们会再清理一遍剩下的小虾小鱼。

看着这些肥肥壮壮的鸭子们,霍县令仿佛见到了满眼的银子。他家酒楼已经和下河村签好了契约,过几天就会来宰杀鸭子,回去后放到酒楼冰窖里,够吃一个冬天了。

而且花侄女还说鸭子的羽毛可以做棉衣,到时候又是一笔功劳啊!

听说能做衣服,但需要布料密集结实,这样不会跑毛,霍县令直接从自家库房里搬来一堆布料让春暖试。

春暖哭笑不得,这毛还没有,布料先给她送来了,这架势,想偷懒也是不能了。

中午饭不用说,是在花家吃。萧村长也厚着脸皮留下了。即使不留下,花家也会去请的。

春暖今天就用这稻田的产出来招待客人。

大鱼红烧了,小的鱼做小炸鱼,出锅加了椒盐、辣椒粉等调料,一两口一条,又脆又香,简直是下酒的不二选啊。

虾剥了壳剁成泥,螃蟹也都拆了蟹黄和蟹肉,这些去壳拆卸的活计都由东院的那群无所事事的侍卫们帮忙了。

虾泥做成炸丸子,没有面包糠,春暖用的是馒头碎屑,炸出来一样外酥里嫩。

蟹黄和蟹肉,加上米饭,做成黄金饭。不用加很多料,直接把剁碎的蟹肉蟹黄放到油锅里翻炒,再加入提前蒸好的米饭,快速搅拌均匀即可。

烤鸭当然是不能缺少的,从早晨起来,春暖就忙活上了,人多鸭更多,整整的烤了二十只大肥鸭呢!

二十只鸭架,十只熬老鸭汤,十只做成椒盐鸭架。这次鸭子多,还把鸭脖做成了麻辣鸭脖,鸭内脏也单独做了菜。鸭掌鸭翅等等,统统的都上桌。

当然,这些是不够分的,也只有霍县令这一桌才有,白云翔本来不想来西院吃饭,但是想到这些不够分盘,就勉为其难的和霍县令坐在了一起。

主食除了黄金饭,还有螺肉酸辣粉,是在东院的大锅里煮的粉,盛出过凉水后,再用东院的锅熬了螃蟹壳和虾壳,做成蟹油、虾油,之后再爆锅,加了螺肉、酸笋等配料,熬了一锅汤,加到粉丝上面就行。

这个管够,别说东院,就是西院的大多数斯文人也都吃了两大碗。

虽说这顿饭做的春暖腰酸背痛的,但是成果可人呐,因为是官员们统一下乡调研,所以这顿饭按照市价,最后由县衙的小吏找了春暖给报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