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春暖这才感觉,呼吸都顺畅了。

原来刚才春暖心里还是担心哪里出问题,到现在才敢大口呼吸。

花暄也觉好笑,看着一开始暖暖还挺自在的,谁知轮到他们时,这孩子竟也担心的都不敢呼吸了。

三人都没说话,快步的走出了衙门,走远了春暖才道:“爷爷爷爷,快给我看看。”

花爷爷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小心翼翼的从怀里取出,递给春暖,道:“仔细着点。”

春暖迫不及待的打开,花爷爷的户籍,户主花爷爷名字后面详细写着外貌身形,其他人都是只有名字性别,以及和花爷爷的关系。

花暄的那张,名字那春暖轻轻读出声音:“何洛白。”抬头看着花暄,赞叹道:“大堂哥,你的名字好有诗情画意啊!”

花暄有些不好意思,同时心里想到,以后不能让暖暖叫他大堂哥了,下次就他俩时再提醒她。

“体型修长,肤白,双眼狭长,颊有浅靥,甚是俊朗。”

听到这,花暄已经有些脸红了,但他也不阻止,只静静的看着春暖。

春暖却道:“这人描写的还不够详细,应该再加上眉毛斜飞入鬓,眼眸璀璨,鼻梁高挺,唇红齿白。”

听到唇红齿白,花爷爷不仅也乐了,笑到:“你这促狭鬼,哪有拿唇红齿白比做男子的。”

花暄心里却像喝了桂花酿一样甜甜的,原来在暖暖心里他竟如此美好。

禁不住嘴角上扬,露出了雪白的牙齿,春暖忙扯着花爷爷让他细看,是不是唇红齿白。

花爷爷只好认输,心里却想着,男子长这么俊干嘛用,看样子还得加大操练,让这小子变得糙一些。

春暖接着往下读,里面写了何洛白和花家的因缘,

想起昨天在书铺里留了字的,春暖迫不及待的想要去看一看,有没有人慧眼识珠。

虽然花爷爷感觉不太可能,但是内心深处也认为春暖是个有福运之人,万一呢?

去到书铺子里,还没进门呢,店伙计就在门口看到了他们,顿时兴奋的朝里面大喊:“来了,来了,姜掌柜,他们来了。”

“大呼小叫个啥?谁来了?”姜掌柜一边训斥着,一边从店里走出来。

抬头一看,顿时脸上一喜,忙笑道:“花家小姑娘,你可算来了。”

春暖笑着说:“姜掌柜,听您这话,有点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意思啊。”

姜掌柜也不好意思的笑了,人家昨天上午才留的字,他这着急忙慌的样子,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是有段日子没来了呢!

实在是也太凑巧了。

昨天散学时,店里就来了几个十几岁、穿着县学统一青色学子服的公子。打头的人正是主家县令大人的小儿子霍致远小公子。

是的,这书铺也是县令大人开的,铺子里的科考书目、注解,甚至是一些答卷题库,之所以应有尽有,就是县令大人人脉广,京里有人哪。

说起自家的小公子,姜掌柜就乐的合不拢嘴。

小公子文武双全,还是个书法爱好者,最喜欢收集各种书法笔迹,还在县学里成立了一个书法苑,那群人时不时就会到店里查看是否有新的留墨。

只要入了那群人的眼,必定会拿着他们各自的诗词歌赋,让人给抄上个十来本,留作收藏,可以说是店里的“贵客”了。

昨天一群人一进门,就直扑柜台而来。姜掌柜赶紧拿出那堆字来,供小公子翻阅,心里想着:“上午那兄妹俩运气好啊,刚留完字,下午生意就来了啊!”

事实也像姜掌柜想的那样,霍致远一开始还漫不经心,书店的字他都滚瓜烂熟了,已经好久没有新字了。

翻着翻着,突然咦了一声,发现了新大陆。

姜掌柜伸头一看,果不其然,是花家公子的字。

以前虽然也都有馆阁体的手抄本,但是,这个馆阁体就是让人眼前一亮,磅礴大气,但又不失端正。

几人争相观看。

霍致远由着那几人叽喳聒噪,赶紧问姜掌柜:“姜叔,这今天新得的?什么人写的?”

姜掌柜也不隐瞒,把上午的事情说了一遍。

听到还有个小姑娘也留了字,赶忙接着去看那摞纸,果不其然,下面一张就是了!

一眼看去,仿佛繁花锦簇,甚是优美。仔细一看,个个字体秀美,一看就是出自女子之手。

还没看够,又被那群人抢走了围着一边看去了。

看他们那气势,姜掌柜心知,这次怕是要赚大发了。

果不其然,每个人都下了十单!五个人就是五十本,两种字体就是100本!

所以姜掌柜见到春暖他们才像见到银子那么的和蔼可亲。

听了掌柜的话,春暖和花暄对视一眼,都满眼放光。

可惜每人只有两只手啊!若是长个十只八只的,这不得赚翻了?

于是春暖叹口气道:“掌柜的,这眼瞅着要插秧了,这么多,怎么抄的完啊?”

姜掌柜直接道:“每本给你们三两银!”

“这不是银子的事情,这半个月期限也太短了啊!”一人要抄五十本呢!

正说着,姜掌柜从柜里掏出那五人要抄的书,递给他俩道:“你们先看看书再说。”

春暖和花暄照做。

拿起来翻开一看,虽然看着挺厚,其实每页也就一两首诗词,并不像《论语》那般满页是字。

大体翻了翻,估摸着每本顶多三四千字。

原来是一群“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多愁善感的诗人啊!真是大手笔。

两人对视一眼,都觉得非常可以,春暖心道:“大不了给家里请个短工帮忙插秧。这可是白花花三百两啊!”

于是,两人痛快的和姜掌柜签了契约,这才背着满满的一篓笔墨纸砚出了门。

这次告知了姜掌柜家里的地址,约好了十五天之后过去取书。

两人有点晕乎乎的出了门,花爷爷等在对面街角,看他们出来了,便迎了过去。

看到俩孩子满脸通红,还以为热着了。直到花暄把背篓给花爷爷看,又讲了事情的经过,这次花爷爷开始晕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