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几个大队长走出公社,有的大队长心怀窃喜,觉得能逃过一劫,有的大队长迈出门口时,却觉得有些后悔,早知道跟着周建设也办一个养鸡厂或者养猪厂算了。

就是这么的反复无常,不知道什么决定才是对的。

一会儿觉得应该建一个养鸡厂的,别人都赚钱,一会又觉得不应该建养鸡厂,万一赔钱呢!

与这些大队长的纠结不同,这边苏禾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

这边苏禾写了一篇方县县报,标题是,方县养鸡厂取得突出成果,汽运创收,人民幸福。

汽运部门孙蓉,赵玉林,常年跑车,不辞辛苦,风雨无阻,只为人民出行方便。

又详细描写了以下两人的经历,在路上冒着风雨帮助无助的孩童……

着重描写了这次为了方县的老百姓,承担传接人的运鸡蛋,保质保量的送到指定地点,在此期间,为汽运创收多少钱,一个钱换算成粮食是多少多少。

他们开创了方县汽运的先河,为此,他们依旧尽职尽责,继续努力,奔走在为人民服务的路上,为国家创收,做广大汽运单位的先行石。

最后结尾他们是汽运部孙蓉,赵玉林。他们会继续努力,永远努力。

投稿人:苏禾

苏禾看了看,没什么问题,开始着手下一篇。

惊!方县前进公社响应国家号召,养鸡厂取得重大成果,可换粗粮xxxx斤!!!

方县前进公社组织部干事苏禾在方县前进公社吴书记的领导下,与诸多供销社达成合作,与汽运兄弟单位联合,解决城镇鸡蛋难,帮助队员谋幸福。

此次行动取得圆满成功,离不开苏家大队养鸡厂的试点工作,厂长苏向阳协领全体成员,努力工作,兢兢业业,为了养鸡厂的成功,不分昼夜,每时每刻都在关注养鸡厂的小鸡。

当然了,也离不开苏家大队长苏建国,苏会计的“慧眼”,识得了苏向阳这位养鸡人才……

苏禾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大篇,此次行动可是她为前进公社出的方案,自己每一步都跟进了,合同也是自己谈的,这可都是自己的正气,必须得好好写,当然了,这一点不必在文中反复出现,这个时候讲究含蓄,无私奉献。

自己的工作不会因为自己不在文中着重说就没有,毕竟自己的每一步都是有迹可循,记录在案的,人民的眼光是明亮的,谁也不敢随便邀请她的功劳。

详细描述此事达成的重大结果和成就,帮助了哪些哪些人,数据一定要醒目,吸引人眼球,这样上报的几率就会更大。

这个投到省报和县报上。

黑省下的每个县报都投上,广撒网捞鱼,逢管结果如何,自己这头先增大概率。

机会有时候是自己给自己准备的!

投稿人:苏禾。

于是当天方县县报就收到了两篇关于“创收”,“增产”的报纸。

这段时间,鸡蛋,猪肉这些东西的供应不足,已经影响到了居民的生活,因此,他们这些报纸就得顶着压力,找一些增产,创收的登报,缓解居民的情绪,给人希望。

这不,就挑出了两篇。

一篇是汽运部孙蓉,赵玉林的艰难奋斗史,还为汽运创收,开汽运之先河。

一篇是前进公社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为人民谋幸福!

符合,登报。

就是要鼓舞志气,志存高远,为国为民!

结果这一看,竟然是同一个作者。

在不同领域做着创收的举动。

是个人才啊!也能坚持!真是难得!

此时这种情况在别的县也开始逐渐出现,大家竟然发现,投稿人苏禾竟然又上报了,这下黑省下其他的县不了解苏禾的也知道了,他们看本县的报纸,发现这个人上了不同县的报纸,而且他们吃的鸡蛋,竟然就是这位作者所在公社促成的合作,谈合作的人正好就叫苏禾!

凡是从供销社里买来的鸡蛋,都知道这是一个叫苏禾所在的大队养出来的,也是他们与供销社达成的合作,让他们这些县里鸡蛋供应充足。

报纸太长,名字太多,人倒是没记住几个,但是关键词倒是记住了两个!一个人投稿人苏禾,一个是前进公社。

现在谁家里吃个鸡蛋,不知道前进公社这个名字,不知道苏禾这个名字,他们或许没见过苏禾,但是他们知道上了报纸的,指定是错不了的,吃着放心。

一时之间,苏禾的名字,前进公社,苏家大队,在黑省的各个县火了!

以至于等黑省的省报出来,竟然都是县报之后的了,引起的水花反倒没有这些县报来的炸裂。

因为他们都知道了!

后来外地人问哪里的鸡蛋好?都会说一下黑省那头的鸡蛋好。那是正宗的土鸡蛋啊!营养价值杠杠的,人家黑省本地的各个县都吃!供销社都跟着合作!

那不好能都跟着合作吗?

此为后话。

此次报纸带来的影响是苏禾也没有想到的,太出名了,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就比如说出名之后得要抓住机会,如果让机会溜走,那就是非常大人的损失。

前进公社和下面所属大队的担子将会更加重了,是挑战也是机遇,在质量上一定要过关,因为目前全省人民都看着呢。

但是同时知名度打了出去,那么以后前进公社的产品就更好推销出去了。

对此前进公社一定要接住到手的热度。

推陈出新或者把生产跟质量提上去。

“吴书记,我觉得应该趁着这个东风,加紧各个大队的养鸡厂的建设,最好在这个时候,在推出新的产品,反倒供销社里面卖,要不然热度一过,就赚不到那么多的钱了,也就换不了更多的粮食了。”

吴书记点头,他现在手里拿着的是各个县供销社的新合同,都是鸡蛋的订单,还有的跟他商量,优先给他们提供,不过吴书记没答应。

不是不想,是真的有些捉襟见肘了,别的大队养鸡厂才刚刚建起来,鸡跟鸡蛋还没出栏,现在依靠的只有苏家大队这一批,实在是供应不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