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满级大佬只想当花瓶 > 第135章 原谅我欣赏能力太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5章 原谅我欣赏能力太差

王一封说出答案后,杜楠导演的脸色明显黑了下来。

出了四道题,画了四个自己都快看不出来是什么东西的画。

结果,四道题全被猜对了,连点迟疑都没有。

杜楠导演现在真的怀疑,自己画的东西这么容易被破解吗?

满脑子疑惑的他不知道,他面对的一个是全位面最顶尖的机械生物。

另一个,则是纯粹凭借直觉获胜的卢浩。

无论是哪一个,对于这些抽象画,都是很容易看懂的。

由于打成平手,不分胜负,杜楠导演思索片刻后,决定开直播,向广大的网友寻求帮助。

现代社会,但凡是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都可以上网发个帖。

很快就会有大批的网友帮你排忧解难,或者是吃瓜。

想到就做,杜楠导演直接让工作人员将直播间打开。

不过短短几十秒,直播间里瞬间涌进几十万观众。

而且,这个人数还在不断上升。

当有人把这个直播间转发给亲朋好友后,看到直播间的标题上带有“戏曲大师林晓青”几个字,进来的人就更多了。

近些年,国家开始提倡国学、国粹。

最明显的就是,现在的学生开始学习写毛笔字,学国学等等。

这些再也不是单纯的课外兴趣班,而是高考时能够加学分的重要指标。

因此,哪怕孩子们不愿意去学,家长们也会强逼着他们去学会这些东西。

只不过对于戏曲,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了解的实在是太少了。

你要是问他们,现在的戏曲都有哪些可能,有些人连说都说不上来。

不过对于这一点,杜楠导演并不担忧。

他主要想求助的就是那些看到林大师的名字,专门点进直播间的观众。

因此,在大批量观众进入直播间之后,他开始讲解本轮游戏的规则。

直播间里的观众听后,立刻有了兴趣。

其实是对戏曲不太了解的观众,也开始上网搜索相关的资料,企图给自己的偶像制造一些难度。

不是他们不想帮偶像完成游戏,实在是杜楠导演给的太多了,他们没有办法拒绝。

一边在心里小小地愧疚着,一边行动迅速地抛出题目。

杜楠导演和工作人员快速地翻看着评论,希望能从上面找出有用的题目。

很快,杜楠导演就将视线定格在其中一条评论上。

【西厢记怎么样?这可是昆曲经典曲目,可以选红娘带莺莺月夜烧香,听张生弹琴诉衷肠啊。】

杜楠导演一看到这儿,立刻有了灵感。

他大手一挥,画下了张生在弹琴,红娘和莺莺在一旁偷听的画面。

当然,这是他以为的画作。

虽然杜楠导演觉得自己这是故意在给嘉宾们增加难度,并不是他自己画的不好。

但是吧,直播间里那么多人。

基本上,没有人能从杜楠导演的大作中,看出他想表达的是什么。

可以说,他是成功地让所有人都看不懂,杜绝了网友们说题目太简单的问题。

一时间,直播间里寂静一片,良久才有人小心翼翼地放了一句话。

【有谁看出……导演这画的是什么了吗?】

【原谅我欣赏能力太差……】

【这么简单都看不出来?好吧,我也看不出来。】

【+1】

【+】

【李涛一下,这样的画,嘉宾们能看懂吗?】

杜兰导演看到这个评论,直接给出了答案。

“当然能看懂,要不然我怎么能放心地大胆说话呢。”

说话时,他的语气带着一点小嘚瑟。

甚至为了让众人相信,他还特意让卢浩这队还没退场的嘉宾来猜。

卢浩对于戏曲的库存有限,无法从杜楠导演的画中识别出来究竟是什么戏曲。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将上面的画表现出来。

他先是表现出一个人盘腿坐在地上,腿上似乎放了一样东西。

具体是什么东西,卢浩猜不出来。

接着又在离刚才坐的地方不远处,比画了一下手势,告诉我王一封旁边还有两个人。

至于这两个人是男是女?

嗯……没看出来。

总之,卢浩是将画上的情节表现出来了。

王一封看着他的表现,一脸茫然。

脑海中疯狂搜索相似的场景,却是完全无法分辨。

实在是看着卢浩的表演,他只猜出了是,三个人在现场。

再多的,他就没有办法猜出来了。

当导演公布答案,说是昆曲《西厢记》时,王一封才想到导演画的是哪一部分场景。

卢浩听了答案还没有反应过来,当听到王一封说“红娘”,他才恍然大悟。

张生和崔莺莺这两个名字不常被人提起,但是只要提到红娘,基本上所有的人都知道是谁了。

因为没有猜出答案,两人遗憾下场。

苏又卿和宁希上场后,两人商量了一下,还是决定由苏又卿来比画。

宁希很直白的表示:“我看不懂导演的画。”

苏又卿在心里十分赞同地点头,她也看不懂。

好在她有小白,虽然作弊可耻,但是……

好吧,她想不出来有什么“但是”的。

这一次,杜楠导演有身后有无数观众帮忙,没一会儿就画好了新的题目。

这一次的画更简单,在苏又卿看来,那就是两个大小不一的黑点儿。

不过小白告诉她,那是两只蝴蝶。

苏又卿仔细地观察着画作,怎么都没有办法从两个黑点上看出来蝴蝶在哪里。

但是既然小白说是两只蝴蝶,苏又卿就开始想,哪些曲目跟蝴蝶有关。

脑海中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越剧《梁祝》。

《梁祝》最后一幕的化蝶,实在是让人印象深刻。

因为画的是两只蝴蝶,苏又卿也不打算笔画得太难了。

她先是伸出两根手指,接着,张开双臂,将它们当做翅膀,不停地煽动。

见宁希似乎没有猜出来她想表达的意思,苏又卿想了想,做出了化蝶那一幕的动作。

这一次,宁希终于猜出来了。

“越剧,《梁祝》,化蝶。”

说完答案,宁希期待地看着搭档。

苏又卿比了一个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