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遇没有再说话,点点头就离开了。

年轻的道人目睹灵傀远去后,转身安抚起肩膀上的小妖。

“玄叉这次莽撞了,怎么能看见人就去撕咬。

若是那位计较起来,恐怕今日我等都要葬身于此。”

名叫玄叉的雾妖心虚地垂下花盘,两片叶子抱住道人的脖颈。

南槐宗以契约雾妖为根基,传承至今已有数千年。

雾妖是这片沼泽中特有的产物,相传为仙人的血滴落在凡尘的草木上所创造的族群。

传说是否真实无从得知,但确实不折不扣地和南槐宗修士生死与共七十四代。

契约双方的灵气虽然不能跨越空间,但因为属性一致,彼此贴近就可以共享灵力。

更重要的是神识力量可以通过秘法加持,神识的增幅又加快了修炼的速度。

这比单独修炼效率增加约四成,走火入魔的风险也随之降低。

以他现在的修为,最多能够与三头雾妖同时建立契约。

从炼气二层开始契约,到现在位置已满,分别起名为墨点、寒斑、玄叉。

刚才冲撞前辈的雾妖修为最低,只有炼气三层。

灵智也宛如十来岁的少年,幼稚中带着懵懂。

座下这头似熊非熊的妖兽,则是门中大妖的后裔。

沼泽中灵石难觅,修炼资源除了灵药就是妖兽血肉。

道人带着雾妖外出,最大的目标就是雾妖汲取妖兽血肉,反哺自身修行。

虽然灵气的利用率十不足一,但也比打坐苦修更快。

又过了半个月,灵傀已经来到沼泽的极深处。

妖兽的数量在减少,修为反而提高。

然后再走过数千里的地方,却又突然发现妖兽急剧减少,有时数百里都见不到一头炼气一层的小妖。

灵傀加速飞行,似乎想要冲过这片贫瘠地带。

一望无垠的沼泽中突兀地竖起一座小山,看得出是修士以法术搬运泥沙而建。

山上有一座二阶下品的阵法,似乎常年运转。

大阵将迷雾驱散,明晃晃的大日直接照在山门上。

陈遇没有遮掩身形,他想见见里面的修士。

傀儡在山腰上落脚,瞬间便惊动了门内的筑基真人。

“贫道这厢有礼,敢问道友自何方来,到我南槐门有何贵干?”

来人筑基后期,与傀儡表现出来的修为一致。

骨龄二百七十岁,鹤发童颜,好一副仙家气派。

心中虽戒备,面上的表情却十分和煦,宛如春风拂面。

老者话音未落,身后又升起数道人影。

分别是筑基中期的两名师弟,筑基初期的弟子和师侄,以及一头同样为筑基后期的大妖。

之前那道人的坐骑,和这尊大妖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只是毛色稍浅,大小方面有差距罢了。

道人的坐骑身长一丈,眼前的大妖只算肩高就有两丈三尺。

双眼若灯笼,蹼掌如船桨,堂堂一头筑基后期的大妖。

其余几位真人,也全都气息深厚,显然不是初勘此境。

一门六筑基,比玄屿十三家中的任何一家都要强盛。

这还仅仅是待在山门里的,不知道有没有更多。

陈遇拱手施了一礼:“贫道周游大泽,只为寻求突破金丹的机缘。

偶然路过此地,想和各位道友探讨仙道,绝无恶意。”

老者心中一惊,并没有因为陈遇的话而放松警惕。

反而听到这“仙道”二字后,更加怀疑对方来者不善。

原来这南槐宗并非是玄门正宗,走的是旁门左道之流。

像那些正统修士,都是靠自己打坐修炼,再辅以灵丹妙药。

而南槐宗契约雾妖,走了捷径。

为了培养妖兽耗费大量心神,往往被视为本末倒置。

而且雾妖成长需要吞噬血肉,契约者为之大肆屠戮妖兽。

虽然不炼魂夺魄,但也十分血腥,因此常被误以为是邪修。

迷沼之地的与世隔绝,又为南槐宗的身份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

掌教当年尚未成就筑基时,就曾到外界为门派寻找仙苗。

因为所修功法特殊,雾妖都被收进体内不许放出来。

更不要说到处宣扬自己的身份,分分钟引来玄门正宗的追杀。

如今修为与他仿佛的修士就这样大喇喇地来到了山门外,这叫南槐宗众人怎么敢不小心提防。

只是对方首先释放了善意,未明情况前万不可与之交恶。

“鄙人南槐宗第七十四代掌教,衡字辈,道号衡绵。”

“贫道俗家姓名杨展,自号火云真人,道友唤我姓名即可。”

灵傀打出自己的化名,也不论对方信与不信。

只见他继续道:“道友所虑者,修行功法非我等玄门正宗耳。”

此言既出,众人纷纷将真元提到了掌心,随时准备蓄势待发。

然而陈遇又话锋一转:“我并非卫道士,也知晓各位皆是良善之人。

所谓与妖兽为伍,修炼邪法残害生灵,皆是道貌岸然者空口无凭的污蔑。”

如此开门见山的话,当即赢得了南槐宗众人的莫大赞同。

但仅仅是这样,还不能让他们放下警惕。

掌教拱手道:“道友胸怀宽广,是在下冒昧了。

然而世人成见已深,三尺冰消也非一朝一夕之功。

兄台突入此地,闯我山门,还望给个说法。”

陈遇闻此,脸上忽作正色言:“我修玄门正法,五行风雷皆有所涉猎。

今日路过贵宗,看见各位所修妙法诸多可取之处。

而仙无定途,道亦难辨,谁言此法不能直达飞升。某欲采百家之长,觅得金丹契机,道友以为然否?”

陈遇这一堆义正辞严的大道理,既让南槐宗众人心生共鸣,也使他们稍稍放下了戒心。

但要他们欢欢喜喜地将灵傀迎进来论道,还是接受不能。

双方都没有说话,场面陷入一种诡异的平静。

率先打破这个僵局的,是南槐宗的护山大妖,出身水原熊一族,自号罴夷。

大妖作人语,而声调轻柔:“道友海纳百川,与我妖族应当也无偏见。”

陈遇微微颔首,表示认可了对方的话。

虽然他对妖兽的性命更为漠视,但这是建立在有所需求的基础上,也从未滥杀无辜。

“我水原熊一族,世居大泽,代代有筑基相传。虽非神兽异种,但也敢自夸一句天赋异禀。

人族修炼法与妖族差异巨大,交流之下应该有所收获。

道友向道心切,不如与我坐而论述。”

灵傀自无不可,二者便在山门外相对而坐。

水原熊身躯庞大,蹼掌宽厚,卧在地上如同小山一般。

而见其盘腿屈腰,两条前肢搭在后肢的膝盖上,更显得憨态可掬。

坐下后陈遇立即开讲,对方作洗耳恭听状。

一段时间后身份互换,脸上毫无厌烦之色。

南槐宗众人则退至百丈外,提防灵傀骤然发难。

原来罴夷和陈遇皆是传音入密,既消除了语言障碍,又避免旁人窃听去秒法。

罴夷所讲道术,大多涉及水行。

兼以天赋法术,乃至其中的原理。

陈遇阐述了自己对五行的看法,侧重框架性的理论。

谈到精深处,往往随手演化地火水风,以此验证各种猜想。

六个时辰后,随着陈遇神态轻松地讲完最后一句话。

大妖人立而起,拱手说:“道友之法高屋建瓴,小妖自愧弗如。

而我南槐宗另有筑基七位,也是一等一的有道真修。

使君愿博采众长,则我等何惜抛砖引玉。”

这南槐宗果然不止六位筑基,而是一门八筑基的显赫宗门。

若属玄门正宗,恐怕在整个雷阳泽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可惜作为旁门左道,如果现身于大泽,玄屿十三家能够立刻一致对外。

掌教得了护山大妖的神识传信,召集同门与陈遇论道。

说起来这位罴夷大妖,还是他的长辈。

水原熊一族寿元悠长,筑基后期在自然状态下能活四百二十年左右。

老道今年二百七十岁,罴夷三百五十九岁,和他师傅同一时期筑基。

不出意外的话,差不多能彻底熬死两代人。

另外两名不在山门的筑基分别是掌教徒弟和徒弟的徒弟。

六十岁前炼气巅峰才有机会筑基,一入筑基延寿二甲子,真人后裔九世同堂都不罕见。

此二人的职责是带领弟子在外狩猎妖族,同时尽量护住他们的性命。

如今大多弟子都已经随长辈回山门,只有少量炼气后期因为独来独往,一时间没有得到消息。

事发突然,长辈也不作解释,弟子们都不知道门中发生了什么。

八人一妖围作一团,正欲开讲。

南槐宗掌教突然建言:“道友妙法无双,而闻道者寡,不知可否让我门下弟子聆听一二。”

想到对面八位筑基同时接待,礼遇规格堪称极尽。

陈遇只轻声说了句“可”,掌教当即让山中炼气弟子们全都在一旁的空地上盘膝坐下。

玄门正宗的筑基真人亲自上门友好交流,此等盛事比之当年开山立派也不逊色,自然要他们多多参与。

南槐宗炼气弟子仅有四百余,大多在距离山门三万里的范围内活动。

因为外出接引仙苗困难,沼泽中修行资源也比较匮乏,故而弟子贵精不贵多。

由此也可以看出,南槐宗修士晋升筑基的比例远高于外界。

待一切安排完毕,掌教立刻开口。

众多筑基你一言我一语,宛如舌灿莲花,下方弟子听得如痴如醉。

筑基真人已经辟谷,数年不食也无大碍。

炼气修士却做不到如此,有些修行锤炼肉身的法门,食量更远甚于常人。

随身带了辟谷丹的还好,没带的只能强忍着饥饿。

一日后,终于有弟子忍耐不住去取食物。等回来时又讲完了一大段,懊恼自己错过机缘。

讲着讲着,就转到了南槐宗的立派功法。

掌教等人一开始颇为自豪,毕竟修行此法进境快速,突破筑基也更容易一些。

陈遇却突然发问,指着在场的众多弟子道。“我看他们都契约了雾妖,与自身修行相辅相成,确实绝妙无双。

为何却不见道友身上有雾妖的气息,难道是融入躯体当中了吗?”

掌教面色有些黯然,不由道:“并非如此,我突破筑基时,引雾妖精气入体,从而加快真元的形成。

雾妖因此元气大伤,修为跌落到炼气七层。

此后道法不相融,也没有解决的办法,助其重回炼气巅峰后便放归沼泽。”

雾妖是迷沼之地的特产,被圈养于南槐宗以西的大片区域。

一般来说,门中弟子炼气二、三层时,师门长辈就会带他们前往沼泽,与幼小的雾妖订立契约。

两者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状态,但也可以通过繁琐的方式解除契约。

掌教解除契约后好生奉养,已经算是仁至义尽。

究其原因,这南槐宗的功法乃是成就己身之法,哪还有余力让契约的雾妖突破筑基。

“哦?原来尚有此事,道友可否将门派妙法与我一观?”

掌教略微一犹豫,便将本门妙法背诵而出。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论道,他明白对方的境界在自己之上,坦荡一些不会吃亏。

陈遇听完后暗自分析,时而眉头舒皱,令众人心生期待。

“道友筑基后为了解除契约,分出一滴心头精血,代己身受过?”

掌教连声应是,看陈遇严肃的样子,不免心中一突。

“修行首在精力饱满,神完而气足。

缺了这一滴精血,本来不是大事,过段时间自然能够痊愈,只迟滞数月修行罢了。

可是订立契约,便与本源相连,本源有损断了自身道途。”

掌教恍然大悟,难怪当时感觉自己好像失去了什么。

但他随即又释然,自己天资有限,即使道途无缺也不可能成就金丹。

眼下更重要的是搞清楚为何南槐宗的修士筑基后进境缓慢,不如相同天资的玄门正宗修士。

历代祖师都怀疑是本门的修行功法有缺陷,或许连上天都厌恶这类旁门左道。

掌教又问:“斩了这滴精血后,贫道虽有所感,但不久后肉身恢复,神识圆满,并不影响平常的修行。

我等进境缓慢,不知是否还与此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