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约三万丈深处,三阶以上的地火无穷无尽,凶险异常。

陈遇可以清楚地感知到,无需真正接触,哪怕只是靠近都能将傀儡焚为灰烬。

而且一般来说这个地段处于灵气和灵物的荒芜地带,除了徒耗法力外没有任何作用。

随手施展法术开辟了一座山洞,陈遇将储物袋中的矿石全部倒出。

总共十六立方丈,没有其他伴生灵金矿,含量约为千分之二。

掌中火焰涌动,很快将矿石烘烤为液态。

法力捕捉其中的灵金,矿渣则化作粉末消散于无形。

地火是陈遇现在最常使用的火焰,势头最为暴烈。

作为天地间的重要元素之一,看似普通的地火成长上限却极高。

短短两个时辰过去,大量的矿石就被提炼成两块一尺见方的金属物质。

原本青色的矿石竟换了颜色,黄澄澄的灵金中泛着尊贵的紫意。

这种三阶灵金被称为紫阳铜,最适合用来炼制丹炉等法宝。

筑基期所用的灵器中掺入少许,也可以极大地提升攻击的威力和本身的质地。

虽然比乙木灵金常见一些,但也是极为珍稀的材料。

至于价值,可以说没有金丹修士愿意为了灵石将其拱手相让。

唯一的例子在七十年前,有炼气修士出手一块不足半方寸的紫阳铜。

被方家的筑基真人以六百枚灵石的价格买下,参考意义不大。

陈遇把灵金放进储物袋,抬手间山洞恢复原样。

落魂山脉南麓居住着修仙家族方家,而这方家拥有两名筑基真人。

一位筑基中期,一位筑基初期。

族中修士多达四百,掌控的凡俗王朝足有十三个。

陈遇来这里,是因为这方家的驻地,就在一座小型秘境的入口处。

此峰名为余迎峰,高七千九百丈,是落魂山脉南部的最高峰。

地下一条灵脉支脉,规模还不算小。

守护秘境的天然灵阵位列二阶上品,方家的护族大阵也有二阶中品。

传说这方家老祖出身的宗门以阵道着称,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这阵法依附在天然灵阵下方,只是因为灵石方面的原因,并不常年开启。

天然灵阵与修士布置的阵法有许多不同,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天然灵阵以灵脉中的灵气作为动力源泉。

而绝大多数的阵法师做不到这一点,只能用灵石或阵基本身的灵气,用一点就少一点。

即使阵法有聚灵的效果,聚拢来的灵气也只是游离在外界,不能被阵基吸收。

灵傀走近方家驻地,可以看见有少量修士来来往往,行色匆匆。

外出猎妖和在洞府中潜修的修士,差不多各占一半。

修行讲求动静结合,静极思动。

打坐苦修,炼化灵气为己用,增长出来的灵力才能如臂指使。

狩猎妖兽,施展法术,方可准确看出自身修行出了什么问题。

而猎妖带来的收获,价值大小因人而异。

灵傀将修为调至金丹初期,便大摇大摆地踏上了方家的仙山。

山脚下有方家主持的一座坊市,规模比烟池山坊市要小很多。

因为由单独一个修仙家族举办,即使信誉再好,也没有修士敢在这里出手珍贵的灵物。

在这里经营店铺或者摆摊的,大多是和方家关系较好的小型修仙家族。

坊市里除了店铺中有炼气后期的修士,方家还派遣一名炼气九层的修士镇守。

不过绝大多数时候也是摆设,筑基老祖就在山顶。

万一有情况发生,以筑基期的修为,收到传讯后只需十几息的时间即可到达。

灵傀在坊市里转了一圈,没有任何收获。

不过他早就习惯了,化作流光飞向山巅。

山腰上,有低阶修士正在伺候灵田。

这些方家子弟的修为都在炼气二三层,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山林中闯荡。

种植的灵谷品阶一阶中品,陈遇空间里也有搜集。

只是因为他已经有二阶灵谷作为试验对象,这些只是随意地扔在普通区让妖兽打理。

方家老祖正在绘制灵符,对灵傀的掠过毫无所觉。

他所用的赫然是出产于山体内部的符珠,位列二阶下品。

这符珠鸽子蛋大小,浑圆饱满,晶莹如玉。

方家的筑基中期老祖小心翼翼地用真元在上面刻录符文,准备往其中封存一道庚金法术。

陈遇先是来到半山腰方家的灵药园,里面种植着数量可观的灵药。

不过能种在这里的一般是比较常见的灵药,在修仙界广泛培育。

灵傀最终只找到了两棵变种,全是一阶中品的灵植。

这方家作为筑基家族,族中产业众多。

除了山脚下一个规模不大的坊市外,主业是饲养各类妖兽。

其次以制符闻名于方圆十万里内,制符的材料也和饲养妖兽息息相关。

一些低阶符箓,绘符的原料不必用妖兽精血。

比如一阶中品的符箓,可以用炼气后期妖兽的普通血液。

这样下来虽然品质略有降低,但随之降低的价格反而使符箓更受散修的欢迎。

灵傀路过的时候,便看到有修士提着一大团灵气丰富但又尚未入品的植物去喂妖兽。

方家处于一条灵脉支脉上,这样的草木极多。

对凡俗的先天武者来说,这些妖兽饲料堪比五十年份的草药。

虽然不是稀世奇珍,经常服用也能快速增长修为。

灵傀踏入阵法,眼前是一座方圆十七里的小型洞天。

因为这座天然灵阵位于山顶,面积并不大。

中部突出隆起,高二百八十丈。

阵法中戊土之气颇为厚重,入阵者受无穷巨力。

越是用灵力抵抗,这力量急剧增大,便能将筑基中期的修士压得神形俱灭。

就是筑基后期修士,也在阵中寸步难行,一刻钟内就要退出来。

秘境中也无生灵,只有几局骷髅杂乱地散落一地。

方家修士将其视为禁地,只有少数犯了大错的修士才会被投进去。

数百年来,尸骨都在这里,也不过六具而已。

但是大阵外围有不少修士在此修炼,阵法中溢出的少量戊土之气有利于肉身强度的提升。

方家的另一名筑基修士也在这里,骨龄一百四十岁。

按族中排序来算,还是那位方家老祖的重孙辈。

灵傀有金丹实力,即使激发大阵也不会受损。

不过看这么多人修炼,他也懒得打扰,没有散发出灵力波动。

秘境中有两件土行灵物,其一为二阶上品的戊土之精,吸收它对筑基修士的肉身强度都有助益。

其二是一枚山核桃大小的顽石,看上去普普通通。

只有一个特点,就是坚硬。

同样位列二阶上品,却让灵傀动用法力才有能捏碎的感觉。

除此之外,就是些没有收藏价值的常见一阶灵物。

灵傀下山时是在两个时辰后,刚好看见方家老祖将灵符刻录完成。

符珠光芒一闪,那面貌为老者的真人大为开怀。

二阶下品的符珠价值五十到七十枚灵石之间,刻录完成后又立刻上涨了两倍。

里面封存筑基初期修士的全力一击,即使是在筑基中期修士的斗法中,突然爆发也是极大的变数。

而他只用了不到三个时辰就将其炼制成功,制符的技艺又有了提升。

灵傀则驾起祥云,往另一座山峰飞去。

数月后,整个落魂山脉几乎被他翻了个遍。

大的收获不再有,灵植还能时不时发现新的种类。

终于连灵植都不再稀奇,陈遇便绕着大泽往北游历。

一路走过六十万里,没有看到和烟池山一般雄伟的山脉,大小丘陵此起彼伏。

这里生活着许多尚处于蛮荒时代的人族部落,修行简陋而粗犷的武道。

同时崇尚巫术,信奉不同的蛮神。

因为人族稀少,方圆数十万里只有一个筑基宗门。

宗门也颇具特色,以御妖为重要的修炼手段。

门中三位筑基,其中一位便是护山大妖。

雷阳泽的东岸是一片沼泽之地,向来是修士的禁区。

沼泽中处处弥漫着一种诡异的迷雾,能让神识也仿佛陷入泥沼一般。

不熟悉此地的修士,稍有不慎就容易遭受沼泽中妖兽的袭击。

因为关于这里的确切消息最少,流传的都是一些捕风捉影的传说。

有修士信誓旦旦地称,沼泽中有邪修的老巢,吞魂食魄无恶不作。

又传言邪修不仅甘愿与妖兽为伍,更出卖自身为仆换取强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