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双重生,四爷福晋不好惹 > 第643章 敦宁公主殁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圆明园摆宴这天,其木格的孕期也满三个月了,在宴席上宣布了这个喜讯。

五福晋笑说:“我就说今天出门的时候喜鹊老是喳喳叫呢,”

“原来是太子妃有喜,皇后娘娘要抱孙子了,真是大喜事呀!”

玉琦拍拍其木格的手,笑着说:“这也是我的第一个孙辈,孙子孙女有什么要紧的!我都喜欢!”

其木格红着脸,心里却暖洋洋的,从有孕的欣喜中缓过来之后,她就开始为生男生女发愁了,

她就怕这一胎是女孩,公公婆婆会不喜欢,尤其是看到婆婆派来的两个老嬷嬷之后,她就更担心了。

婆婆能当着这么多人说孙子、孙女都喜欢,她算是吃了定心丸了。

玉琦的表态也是众人没想到的,还是平王妃反应快,

她笑着说:“皇后娘娘说的是,不管是孙子还是孙女先抱一个再说,”

“皇后娘娘这么一说,我就想起我家那几个小子了,我什么时候才能抱孙子呀?”

众人哈哈一笑,说起孩子们的亲事来,你家的多大了,我家的什么时候成亲。

这时,锣鼓点子响了,戏台子上开唱了。

众人坐下看戏,各自低声交谈。

十三福晋坐得离玉琦最近,玉琦低声问她:“十二弟妹这是怎么了?看着很没有精神,还是她娘家的事?”

十三福晋点点头,低声说:“她娘家兄弟们还好,倒是有几个未出阁的妹妹、侄女,家里让她帮着相看呢。”

玉琦不解道:“她家才出事没多久,怎么这么着急?这会儿能有什么好亲事?”

“要么是往低里找,要么往外地嫁,还不如等两年事情淡了再说。”

十三福晋无奈道:“四嫂不知道,那几个丫头原来都是定了亲的,”

“家里一出事,都被退了亲,都是到年纪的丫头。”

玉琦愣了一下,心里有两分同情,这些女孩以后的日子就艰难了。

可一想到前世马齐为了一点银子、皮草就把大清卖了,今生贪了那么多银子,她又硬起心肠。

“马齐得势的时候,她们没少享福,衣裳、首饰、嫁妆可不少置办。”

“既然她们享得了福,也得吃得了苦!天下没有白得的好处!”

十三福晋十分认同,“可不是嘛!前几天吃席的时候,我才知道:这几年她们家是京城大玉器行的老主顾,”

“听说三个月结一次账,每次都是几万银子,家里人人有份,可不是享福了。”

玉琦看向十二福晋,她头上一件玉饰都没有,“十二弟妹出阁时,马齐还没进内务府吧?”

十三福晋点点头,“我都为十二弟妹亏得慌,家里得势的时候没沾光,家里出事了反倒要她拿嫁妆填补了!”

玉琦想了想,摇摇头,“他家就这么一个高嫁的女儿,家里怎么可能没有补贴!”

十三福晋略一想,笑着说:“对哦!娘家能贴补她银子呀!”

她一下醒悟,“所以,她娘家才敢要求她给那几个丫头出嫁妆!”

玉琦点点头,“八成!”

十三福晋又说:“既然她手里有银子,就不能让妹妹、侄女们空着手出嫁!她这样憔悴,恐怕是又操心又心疼。”

玉琦扯扯嘴角,不置可否,左右都是富察氏的事情,她懒得管。

两人又说起十五福晋,

十三福晋烦躁地说:“那个侧福晋正怀着孕,那个庶长子前几天没了,”

“王太嫔在府里哭闹了一番,就差直接说是十五弟妹干的了。”

玉琦微微拧眉,“怎么没的?”

十三福晋意识到十五阿哥府里没往上报,她也皱起眉,按规矩各府添丁或夭折都该往宫里报一声的。

她斟酌着说:“说是生病夭折的;十五弟妹说十五弟会往上报的,怎么会没报呢?”

她这话就是为十五福晋开脱了。

玉琦也没说什么,庶长子夭折是瞒不住的,十五福晋是石家的姑娘,没这么蠢!

等宴席散了,回到九洲清晏,玉琦就把这事说给胤禛听。

胤禛也拧起眉来,他正想着怎么敲打十五阿哥,苏培盛进来了,

“皇上,端敏长公主到了,已经往圆明园递牌子了。”

胤禛点点头,挥挥手让苏培盛下去。

他跟玉琦说:“儿媳妇有孕,我想给端敏姑姑再晋一级。”

玉琦摇摇头,“你这会儿晋封她为固伦公主,等孩子生下来还赏不赏?不如等等再说。”

这时,小林子进了院子。

苏培盛迎上去,两人嘀咕了几句。

他不敢相信地睁大了眼睛,小林子用力地点点头,把太医的折子捧给他。

苏培盛怔愣了一下,赶紧把折子捧给皇上,“皇上,敦宁公主殁了。”

胤禛闭闭眼,接过折子看了一遍,里面有敦宁公主的脉案,

他叹一口气,点点头,“通知礼部按规矩治丧吧!”

玉琦起身换衣裳,准备往太后那去。

胤禛和她一起去见太后了,

太后仿佛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她只是叹一口气,说了一句知道了。

玉琦张张嘴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对敦宁公主的死真没什么感觉。

太后却说:“她那性子有什么好说的,她有公主之尊,依旧把日子过成这样。”

“就算婆母养她的孩子又如何,紫禁城里这样的事情多了,也没见哪个活不下去的。”

胤禛点点头,他自己就是养在孝懿皇后膝下的,亲娘不是依旧好好的吗?还接连生下弟弟妹妹。

太后又说:“弘时那里我让人去说,也不许让他去,礼部派人就行了!”

胤禛恭敬应是。

弘时在宫里读书,崔嬷嬷去送的信。

他愣了好久,才喃喃道:“怎么就殁了呢?”

崔嬷嬷劝道:“敦宁公主心思重,又不懂保养,小病就拖成了大病。”

弘时低下头,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滋味,觉得敦宁公主死得太早,又觉得是她自找的,怨不得别人。

崔嬷嬷看他如此纠结,疑心他想去奔丧,

她赶紧说:“皇上和太后都说让礼部办敦宁公主的丧事。”

“阿哥要是过意不去,可在寺庙里做几场法事,也是一份心意。”

弘时点点头,客客气气地把崔嬷嬷送了出去,回头就在房里呆坐,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贴身太监从没见他这样过,怕他想不开,寸步不离地守着他。

到了晚膳的时候,弘时才好一些,吃了饭闷头睡了一觉,第二天又好好的往上书房读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