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魂断龙溪 > 第一百六十二章 长和衰落政权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六十二章 长和衰落政权空

第162章 长和衰落政权空

十七没有离开,而是固执的与十五一起守在隆亶的床边,大祭司已经安排了宫人过来配合着郑家的子侄们一起为隆亶洗浴换衣,十五是女子不太方便在场,十七就示意一个郑家的女眷将她带去了偏殿。

刚刚登基不久的新君突然驾崩,对朝堂可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同时,紧张的还有宫里好几位被当做太妃一般赡养着的已故太后的好姐妹及她们的家族。她们没有子女,就都一心扑在了郑隆亶的身上,希望他看在自己与他母后的关系还算好的份上,能够拉扯她们家族一把,所以对他们姐弟都是十分宠爱关怀,就算是当初杨家的政变也没有舍弃他们姐弟俩,只是不敢明面上过多帮助而已,因此隆亶登基后也没有为难他们及身后的家族,还是给了她们太妃应该享受的尊荣。

随着报丧的钟声响起,各宫各院的主子们都急速赶了过来,没过多久,宫外的一些家族和臣子家也收到了消息,纷纷涌向了王宫。

从外围的宫门口开始,宫人们全都换上了一身素缟,个个披麻戴孝,羽仪军和站岗的侍卫虽然还是一身铠甲,但他们的腰间和头盔上也全系上了白色土布,气氛庄严肃穆,略显压抑。

赵善铭虽然靠后了些,但是为了防止郑家的子弟动手脚,他还是微微前倾着身子,眼角余光不时扫向隆亶的床榻。外人只道是他与郑家姐弟亲近,不忍生离死别,却不知他胸有谋算,反骨已生。

赵家家主和宫里的几位太妃们是哭得最伤心的,前者是哭给别人看,后者是真心实意地哭。她们哭自己的悲惨人生,先王在世时不得重视,没有一儿半女可以依靠,好不容易被新君抬高了位份可以扬眉吐气了,却不想好日子没过上几天新君就驾崩了,她们的未来还有出路吗?

杨家的老狐狸没有指示,杨家的儿郎们都没有动,只是恭敬地跪在殿内垂首默哀,仿佛他们才是郑家的亲人,没人比他们更加恭顺虔诚。他们不似郑家人那般哭得昏天暗地,也不学赵家家主那般泣不成声,只是默默落泪流涕,是不是用衣袖擦拭脸面,看得人万分痛惜。

经过大祭司的安排部署,隆亶已经焕然一新被抬入了雕刻精美的铜棺,一身帝王的金线绣纹衮冕服,枕的是淡紫色云纹玉枕,垫的是绣有云纹仙鹤的黄色锦缎垫褥,脚上穿的是鹿皮镶珠金线靴,脚尖微翘,有西域之风,令十二岁的国君看上去不再显得稚嫩青涩,而是多了几分威严和霸气。

十七一直紧跟着隆亶的铜棺,在大祭司的指引下由勇士们将它抬到了议政殿旁边的大殿,也就是刚刚布置好的灵堂。这里已经安排了众多的羽仪军和大祭司的人,除了原先忠于郑氏王族的几个世家贵族,最多的是杨家和赵家之人,就连家族中重要的女眷都赶来了好几位。

因为隆亶年幼没有成亲,长公主凝雪也因为替先王守孝没有下嫁赵家,所以他们这一支已经无后,便由大祭司做主让郑家旁支的两位少年和三位小姐作为晚辈替国君守灵。按辈分,这几位都是隆亶的堂妹和侄子侄女,所以替他守灵倒也合适。

忙碌了一整天,十七的亲信传来消息:尹峥救走长公主郑凝雪后,没有离开羊苴咩城,也没有回蒙国栋府,就连城外七里坡的紫云阁也没有他的身影。也就是说,他们在没有惊动守城的侍卫凭空消失了。

没有及时联系上宫外的人,十七很是烦躁,他急着要将郑隆亶毒发身亡的消息传递出去,可是除了羽仪长尹文修和剩余的三个珈蓝殿的探子,他不信任任何人。

一个亲信递过来一碗加了补药的浓汤,关切地道:“十七,喝了这碗汤缓一缓,你再这么熬下去会垮的。”

十七没有起疑,想想也是,自己得要撑到主子出现才行,便将碗里的东西稀里哗啦吃了个干净,等碗空了才隐隐发觉有些不对劲。

平日里,隆亶是经常服用一些补汤调理身子,也会分一些给他一起享用,可是这碗补汤明显的药味太浓,似乎掩藏了一股略微刺鼻的怪味,不是很熟悉,却又像在哪里闻到过,就是一时间想不起来。

那名亲信接过十七手中的碗,悄悄塞进了怀中,然后抬眼望向眼神迷离的十七,语气变得悲凉:“十七,别怨我,我陪你一起。”

十七感受着身上的变化和心口处的火急火燎,头脑也渐渐混沌起来。他看着眼前的亲信之人逐渐模糊,不甘心地问道:“为何背叛我?”

“没有背叛,只是想让家人活下去。”

十七失去意识之前,看到那亲信模糊的身影拔出自己的佩剑抹了脖子······

新君郑隆亶驾崩,长公主和墨十七同时失踪,羽仪长尹文修无力回天,欲偷偷出宫寻找蒙国栋府之人企图与珈蓝殿搭上线,可惜在宫门口被赵家及杨家军当场捉拿,以谋害新君企图逃离王宫当场斩杀。

当这一切消息传到尹峥耳中的时候,他正以珈蓝使者的身份带着墨神医在赶回王城的路上,尽管已经进了龙尾关,但一切都已经晚了。他看向点苍山的方向,想到被他藏在山上别院里的凝雪,不敢想象他的雪儿得知这惊天噩耗会是怎样的情形。

赵家父子兢兢业业地为了朝堂内外奔波行走,一改以往的低调含蓄,许多跟随他们的势力一下子就展现在世人面前。奇怪的是,老谋深算的杨家家主及权势滔天的剑川节度使杨干贞没有趁机作乱或强兵压境,而是一反常态地拥护赵家家主执掌朝政,做辅政大臣,然后挑选新的国君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