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帝国之万国来朝 > 第128章 闽越不敢称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陛下息怒。这闽越疆域,乃是大秦的闽中郡,陛下不封王,无人敢自称为王。”

无诸的求生欲很强,惶恐的解释道。

不论是数年前的百越大战,还是刚刚结束不久的平叛之战,凡是胆敢反抗大秦者,已经在阎王爷那边哭诉了。

闽越部族尽管占据了人口地域的优势,与秦军还有拼杀之力。可是对比东冶城的生活条件,再对比靠捕猎、打渔为生的族人,闽越部落人人羡慕不已。

哪怕他们拼尽全力学习融入东冶城的生活,文化的差异,让他们吃尽了苦头。

即便是叛军闹得最凶之时,无诸也只是派人四处放出口风,自称闽越王。

对于东冶城的人,更是秋毫未犯。

如今大秦的皇帝过来兴事问罪,心虚的无诸,自然后怕不已。

他不是贪生怕死,而是怕皇帝将他们当做蛮夷之人,而斩尽杀绝。

如此一来,整个闽越部落,将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假以时日,必然能消灭闽越部落。

“呵呵,谅你也不敢!”扶苏稍试探,便知晓无诸的态度。

事实上在原本的历史中,无诸出兵,帮着刘邦消灭秦朝的兵力,后来刘邦封他为闽越王,而他并不沾沾自喜,而是派遣族人不断的向汉人学习,引进冶铁等各种生产工艺,带领闽越人发展农业经济。

扶苏恰巧看好闽中郡的物产丰富,还有这么个为族人着想的首领,他才轻描淡写的略过无诸的冒犯之处。

“冒顿,你跟闽越君说说,匈奴部族在九原的生活状况。”

最好的说客,便是同命相连的人,惺惺相惜,有着十分默契的共情。

冒顿朝扶苏拱手,转身跟无诸干杯。

“想当年,我匈奴将近百万驰骋草原的骑兵,将陛下包围在茫茫草原中。

不到五十万的大秦军队,凭着优越的武器,打得匈奴骑兵节节败退,直到最后兵败被俘。

最后匈奴全族两百多万人,驱赶着牛羊马,归降了大秦。

而陛下不计前嫌,在九原给匈奴族人修筑屋舍,还以工代赈,让所有族人能干活挣钱,钱能购买所有的生活用品。

如今匈奴族人,不但可以在牧场上放牧,还能在门前屋后耕种田地,族里的孩童,再也不用风吹日晒,而是坐在宽敞明亮的学堂中,读书识字。

以往每年漠北的严寒,部族的牛羊和族人,都要死伤过半。

而在陛下的统治下,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说起匈奴部族如今生活状况,冒顿咧开嘴呵呵直笑,笑得像个孩童那般灿烂。

“啊!真的有如此美好的生活吗?”

听闻匈奴人的生活,无诸等其他闽越族人,心中向往已久。

“实不相瞒,这东冶城的生活,九原的狗见了都摇头。”

在九原生活久了,冒顿都还是嫌弃其他地方的生活。

“此话和解?”

“至此一条,九原的屋舍,人上茅房,只需按下按钮,那自来水比便能带走所有的污秽之物。可是这边的茅厕,真是一言难尽。”

冒顿倒不是秀优越感,而是实话实说。

“啊呀!这差距如此之大么?”

昌平君、景天、无诸等人,惊讶不已。

“呵呵,改日你们北上九原,便能知道冒顿所言非虚。”扶苏呵呵笑道,“无诸,朕当真不怕闽越造反,无妨是多少一些人罢了。”

“陛下,臣错矣!请责罚!”无诸拉开椅子,跪伏在地,诚恳的认错。

匈奴的百万骑兵尚且不能撼动大秦的军队,还输得心服口服,足以说明扶苏的手腕魅力。

不说冒顿所描述的生活的真假,凭借这圆桌椅子的用膳仪式,便是闽中郡所不具备的手艺。

还有那停靠在海边的铁甲船,更是让闽越人鞭长莫及。

闽越部落这四五十万的族人,但凡大秦的军队步步为营,稳步推进,那便将士灭顶之灾。

此刻的无诸,生不起半点的不臣之心。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扶苏让无诸平身。

“大秦万年,陛下万年,闽越万年不敢称王。”无诸恭敬道。

饭桌上紧张的气氛,到此化险为夷。

众人尝尝的吐出一口浊气。

“诸位既然能坐在一张桌子上用膳,便是一家人。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闽中郡,不能再自治下去,否则便会变得落后,贫穷。”

扶苏的话,众人听懂了。

“请陛下下诏。”

无诸等人,拱手道。

“闽中郡,郡守便由昌平君担任。”

“陛下,老夫之名,在大秦已经是个死人。”昌平君提醒道。

“哈哈!朕倒是疏忽了。那便以芈冲之名为郡守,你替朕,管理好这一方疆域。”

闽中郡的特殊环境,派遣外来的官吏,自是处理不好一方政务,只有指派熟悉此地的人,才能协调发展。

而昌平君,乃是最佳人选。

“如此,老夫这把老骨头,便替陛下,守护这一方百姓吧。”昌平君欣然领命,那可是自己的亲外甥,哪有不帮之理。

“郡尉便由无诸担任,郡县兵马,由你自行组建,其中所有的开销以及将士的军饷,呈报太尉府。”

最骁勇善战的便是闽越的部族人,他们也是最好的冰员。

“臣,多谢陛下。”

手握兵权,无诸算是得偿所愿。

“郡监御史,便由景天担任。”扶苏将闽中郡最重要的三个官职,敲定下来。

“臣,多谢陛下。”

景天心神激动,没想到仅仅是家族无用的子弟,能或取殊荣。

“闽中郡可是山青水绿,人杰地灵之地。”扶苏不吝言辞的赞赏一番,忽然想到此行的目的。

“这闽越之地,何处有茶叶,何处有桑蚕?”扶苏只知道后世的武夷山茶叶,举世闻名,却根本不知道具体的茶叶种植基地。

“陛下,那虎夷山一带,各种茶树叶枝繁叶茂,多不胜数。而那桑蚕却是在东北方,与会稽郡相邻的区域,有不少人种植养殖。”无诸乃是当地人,自然熟悉闽中郡的一切。

“如此甚好!朕会让农家之人,南下东冶城,传授你们种植茶树,制作茶叶的工艺等。

连同那桑蚕养殖、丝绸的制作,一并教给你们。”

闽中郡,将来必定是大秦的最大茶叶生产种植基地,亦是丝绸的生产基地,而闽中郡,也会随丝绸之路的大开发,扬名天下。

“陛下,这山路崎岖,只怕不好行走。”芈冲想起到处都是小道,苦于没有直道。

“哈哈!朕倒是疏忽了,要想富,先修路。”扶苏大手一挥,“修路之事,呈报丞相府,等具体路线谋划好,便可开工。”

“陛下英明,彩!”

众人满心期待将来美好的生活,不禁喝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