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颠覆战国之魏国 > 第248章 各国异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仪施礼道“赵国!”

秦公驷听完一脸茫然,问道“张子不从魏楚韩下手,怎么从不相干的赵国入手?”

“君上,如果魏国不先打起来,韩楚必然都不敢轻举妄动。而现在中原诸侯还敢跟魏国拼的只有赵国了。所以不管是赵攻魏还是魏攻赵都可以,但是不能让他们闲下来。”

公孙衍摇摇头“赵国屡屡被重创,如今的赵国不可能去找魏国麻烦的!”

“那就让魏国去找赵国的麻烦!”张仪坚定的说道。

各国在论功行赏,讨论伐交的时候,楚国却是风云涌动。

楚王商连续罢免三族大批官员,宣布全国划分为十个郡,郡里面设立县,官员由楚王亲自审核任命,不得世袭。各地封君需听从郡县长官指挥,平时纳粮,战时从军,私属部曲不得超过百人。

将军中将领裁撤,将全国军队设置为六军,升迁必须以军功,全军由楚王亲自统领,未见楚王昭命和虎符不得调动。

六卿人选除了右司马昭阳被撤,贬到淮南郡校尉,其余不变!

景翠因功升任莫敖,成为三族唯一一个晋升。

丹阳之战,封君力量特别是三族势力被极大削弱。楚王亲自领王室直属部队北上力挽狂澜,成为所有楚国百姓和军队的英雄。此时不管是威望还是手里军队,封君都不是楚王的对手。

楚王的改革在这一年冬天推行到了全国。

令尹铎椒向楚王商汇报完楚国情况,楚王商听完问道“各地没有出现反抗吗?”

铎椒回答道“有几个小封君跟郡守冲突,但是最后发现无法反抗就很快的把赋税交了,封地的人口,族兵也清点成册上交了。”

楚王听完反而没有高兴,却是眉头紧锁。

铎椒疑惑问道“大王,是否感觉有不妥吗?这已经比去年刚刚开始的时候顺利多了!”

楚王说道“就是比去年顺利才奇怪?如此损害封君利益,即使知道不敌,也不可能所有人都忍得住。楚国大大小小上百封君啊!”

铎椒思索一下回答道“自然是畏惧大王的威望和兵力。”

“没那么简单,估计是忍着在等机会!”楚王叹气说道。

“臣马上去查!”铎椒回答道。

楚王商却说道“查不到的,这种身家性命的事情没有十足把握不会轻易露出马脚的。”

“这。。。”铎椒迟疑,不知道说什么。

楚王商却一脸轻松的说道“看来寡人明年还是要出征,把郢都空出来。”

“引蛇出洞?大王这样会不会太冒险了?”铎椒说道。

楚王商却笑道“楚国付出这么大代价,如果不彻底解决封君的束缚,日后也强国无望了!安排出使魏国协商讨伐韩国,只要魏国答应不援助韩国,寡人就帮他牵制秦国,相信魏王会答应的!”

铎椒恍然大悟说道“大王英明!只是如果出兵韩国,郢都要如何安排?”

楚王叹气一声,铎椒虽然和自己亲密但是能力确实不如昭鱼和屈宜臼,无奈说道“你领其余郢都人马屯军城外,再城内安排一支伏兵,如果叛军抢夺郢都,谁里应外合就一清二楚了。然后就把叛军全部收拾了,即使有意外,寡人主力回师一样可以平叛。”

“诺!”

“明日朝会,你提出伐韩,寡人顺水推舟要御驾亲征!”楚王商说道。

铎椒急忙回答“诺!”

冬季里,各国全部偃旗息鼓,百姓在家里过冬,准备明年开春好好干,庙堂官员都在上计应付一年的考核。君王都在听取一年得失和计划明年。楚王商,秦公驷,齐王田因齐,赵王语都是青史留名的人物,自然不像一般君王得过且过,公元前三百三十二年过去了,四国都精疲力尽,但是都已规划了下一年的计划。

魏申自然也不敢偷懒,也正在着手明年的准备。

龙贾退兵回国后,替代庞涓担任国尉,算是弥补了没有当上将军的遗憾。

公子高近期表现突出,任命为相国府右丞。

天气已经完全入冬了,马上就要开春了,徐然在北面游说中山和燕国未归,但是传回消息赵国已经知晓魏国出使的事情,也派大臣游说,中山和燕国似乎更加倾向赵国方案,对付现在虚弱但是富庶的齐国,赵国留下来可以抵挡魏国向北方扩张。

田需则是带回了楚国令尹铎椒,准备讨论楚国明年伐韩事情。

肥义则是查探到秦国张仪再次出使赵国和齐国。

赵国调兵三万往平原守备,代郡兵马也在调动。

魏申听到这么多消息一起,脑袋嗡嗡的,召集重臣商议。

相国惠施首先开口“大王,赵国已经有了防备,恐怕很难轻易获胜。此时如果继续北征,大王就不得不答应楚国伐韩,而且秦国频繁联络齐赵居心叵测,不得不防。”

“肥义,楚国这么快就恢复了?”魏申问道。

肥义急忙起来说道“大王,楚王唯一可能就是调郢都王师伐韩。”

“他不怕郢都内乱吗?伐韩为何要急于一时。”

肥义想了想说道“目前楚国已经没有可以和楚王抗衡的力量了!所以楚王才敢如此。至于为何要急于一时,目前还未探查到。”

“田需,你在楚国有何发现?”魏申转而问道。

田需起身道“大王,楚国最大发现是各地封君都不断涌向郢都,求楚王恢复旧法。臣以为楚王是要转移国内注意力,同时给利益受损的封君立功的机会。”

魏申点了点头,战争的确是转移国内矛盾最好的办法。

田需见魏申赞同,继续说道“大王,楚国伐韩,韩国必然向大王求援,如果知道了大王已经答应不插手必然倒向其他国家。不如连韩伐楚,可以夺回陈郡,甚至拿下楚国南阳。”

相国惠施反对道“此时把主力北调,费时费力,不如放弃韩国,向楚国索要大批粮草辎重。如此也不用担心楚国背刺,也可以解燃眉之急。”

“相国不要忘了,还有一个秦国虎视眈眈!”肥义此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