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开局:奶娃饿哭,我怎么躺平 > 第185章 汪家祭祖,七宝联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5章 汪家祭祖,七宝联动

第185章 汪家祭祖,七宝联动

在汪敏夫老家,人死了都要挑个好日子,请道士回家做法。

有钱人家,会做几日几夜的法事。

条件普通的人家,缩短时间,也就做个两天法事吧。

哪怕是再穷的家庭,半天的法事那是必须做,这钱可抠不得。

大不了少请几个道士,法事做得简洁点儿。

不然死去的亲人很难转世。

汪老爷子家的情况又不同了啊,涉及到改名换姓。

三清观的镇元道长,根据汪家的特殊情况,更改了法事的一些流程。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嘛。

整场法事,规模不小。

汪敏夫早就在一张大红的纸上,写好法事相关人员的名字。

看着老爷子的苍(短)劲(小)有(无)力的大字,汪严明欲言又止。

为了保命,汪严明选择牺牲手下的得力干将——小林。

红色纸醒目地贴在汪家大门上。

助理小林做总管、曹经理任司仪、张秘书做账房。

各人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门口聚着不少看热闹的人。

有些个是城里人,没见过做道场,来开个眼、图个新鲜。

有些个是和汪家相熟的邻里,前来搭把手的。

只见一个和汪严明差不多年纪的中年人,看了看门上的红色纸。

大声念道:“总管,林蛋……”

一旁的小林脸一黑,随即稳了稳情绪解释道:

“那个,王叔叔啊?我不叫林蛋,我叫林胥……”

中年人一听脸也绿了:“小林啊,我也不叫王叔叔……免贵姓刘。”

汪老爷子兴致很高,抱着老六汪开阳走到家门口,对着看热闹的邻里说:

“来来,今天我们家做道场,影响大家休息了……”

随即招呼大伙儿,在家门口支棱起的几个蓝色大凉棚下坐着。

旁边早就准备好了各式冷饮。

一个搁饮料的冰箱,一个搁冰棍的冰柜。

吃的喝的一应俱全。

靠得是啥呀?

汪严明从公司里抽调了一批“骨干力量”,来家里“上班”。

法事期间是不准有人来拜掉汪家祖先的,因为这算是红喜事。

汪家上下所有人,都要单独送礼。

老爷子说了,准备礼品麻烦,送红包就行了。

一沓一沓的厚厚的红包,由做账房的张秘书代为保管。

接下来就是一整天的法事。

镇元道长接亡人,取水,破狱,划十字,捧莲花碗,上莲台......

每做完一场法事,道长都要在一边的凉棚里休憩一会,闭目养神。

这时候,汪严明手下的员工就开始忙碌地准备下一场法事的用品。

道长还请来了乐队。

在每个法事休憩期间演奏曲子。

按照道长的说法,这是红喜事,不能吹哀曲。

相反的,要演奏一些很喜庆的曲子。

第一场法事完成后,汪青阳听到乐队开始演奏《时间都去哪儿了》。

“记忆中的小脚丫

肉嘟嘟的小嘴巴

……

时间都去哪儿了

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

……”

汪青阳显得很满意:“大哥,这乐队演奏水平还不错啊,曲子选得也挺应景的。”

兄弟两人手里抱着的两个小奶娃,也互相勾了勾手。

随后把小手放到手里,啃得满嘴哈喇子……

破狱道场完成后,乐队开始演奏《最炫民族风》。

汪青阳和大哥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怎么有点儿不对味儿哪??”

乐队的演奏人员,兴致颇高——老板家给的钱多啊。

钱多,表演起来自然得劲!

第三场休息的时候,歌儿已经变成了《野狼disco》。

“来,左边跟我一起画个龙儿;

来,在你右边儿画一道彩虹!

别停——!

在你胸口上比划一个郭富城;

左边儿右边儿摇摇头。”

几个宝宝刚刚喝过奶,一听大门外的嗨歌,不愿意进屋睡觉了。

全都扭着身子,嘴里“啊啊啊”的叫着。

没辙,只能把孩子们抱到门口看热闹。

汪老爷子兴致特别高,听着歌对两个孙子说:

“这叫什么歌儿啊?回头发到我微讯啊。”

“……”老爷子还真与时俱进。

难道没觉得搁这儿唱,有些不妥吗?

镇元道长双目紧闭,口中念着什么。

示意一旁的小道士开始“划十字”道场。

小道士拿出准备好的厚厚一摞文书。

汪严明、汪寒阳、汪青阳父子三人跪在地上。

在文书上,一张张划“十”字符号。

汪老爷子毕竟年纪大了,这种场合就由儿子和孙子代劳了。

乐队里吹喇叭和拉二胡的,开始演奏哀怨的曲调。

老爷子则坐在一边,在文书上划着十字。

边动笔边想到自己的爸爸、爷爷,竟然开始悲痛不已,眼里充满了泪水。

好不容易结束这场。

薛韵和杜蓉赶紧把老爷子搀进屋子里休息。

乐队几个演奏人员见老爷子刚刚悲恸不已,商量了一下。

临时把歌改成了《江南style》。

“欧巴,刚南style!

哦,SexyLady……”

汪青阳脸挂不住了:“大哥,这乐队南朝仙话都能唱啊……!”

“……可能接轨国际吧……”汪寒阳砸了咂嘴。

越想越不对劲。

花了那么多钱,请的道长做道场。

这乐队看着像乡村乐队,但是给的钱可不亚于“某某啤酒音乐节”上请来的十八线小乐队。

汪青阳默不作声地把总管小林拉到屋子里,问道:

“小林啊,你大姨没的时候……

唉小林!你别哭啊……”

小林又想起了两个月前刚去世的大姨。

加上今天这法事,触景生情,啜泣起来。

这下可让汪青阳有些手足无措了啊。

一个大男人在另一个大男人面前哭。

他连安慰都不知道怎么说。

“小林啊……我没别的意思啊……

就是想问问,你大姨那会儿……

乐队都奏了哪些曲子啊?”

小林回过神来,想了一会儿,说道:

“《纤夫的爱》,

《千年等一回》,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嘶……”汪青阳眼前一黑。

小林的大姨是终生未嫁啊!

怎么挑的歌全是不应景儿的啊!!!

邻里知道汪家在做法事,赶过来看的人愈来愈多。

道长一见人多,也越卖劲,嘴里反复哼唱着: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上莲台”时要反复哼唱这首诗,每念到此莲台就上了一层。

道长经验老道,唱腔凄凄惨惨戚戚,拖声掖气:

“慢慢走,心莫慌,转身回头是故乡;

慢慢走,慢慢挨,不觉又上一莲台……”

竟弄得坐在凉棚底下围观的两个老人暗自垂泪。

汪青阳刚想上去劝劝,身后不知是谁大哭一声:

“好姐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