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宦官驸马是竹马 > 第156章 刑部那地方我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尚家人口口声声打着为他好的名头,可实际上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

尚成知十分郑重地严厉地拒绝了他们,也因此这些人对他埋怨愈演愈烈。

以至于同时接触尚家老小的章明良发现了端倪,尚家人频繁地抱怨着尚成知,章明良知道时机到了。

他不但给尚成知编排好了足以诛九族的罪名,暗地里也收集了不少尚家人的罪证,尚家现在沦落到里外不是人的地步了。

尚家对他来说并不重要,是死是活都无所谓,章明良这次的目标不是尚家而是刑部尚书贺伟腾,但如果捎带脚能将尚家也拉下来,他就是赚了。

尚家人虽然无意之中透露了很多事情,有心也好无意也罢,皇帝这边的应对之法是尽量将尚家人与章明良的关系放大。

舞弊是假,无论何种证据都只能是空穴来风,但很有可能被尚家人弄巧成拙,所以要尽可能到放大章,尚两家的关系,将他们放在一条船上就能最大程度地牵制章家父子。

章麟手下的酒楼钱庄都是公开的秘密,尚家又是正经做生意的,这两家若是有生意上的往来,又如何将章家撇干净。

尚成柔不是爱慕章明良吗?那就直接将两人的婚事摆上台面。

寿安王府不好过,尚家,章家谁都别想跑。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章明良的心之黑,手之狠,而且他的最终目的是将贺伟腾踢出局。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就因为舞弊是假,章明良清楚贺伟腾很快就会被对方用各种方式证实他的话有问题,尚成知被救出来后会怎样无所谓。

章明良要的最后结果是贺伟腾下场,刑部洗牌换血。

所以即便证明章,尚两家交情不浅也没什么关系,或许反而是给他章明良添助力。

皇帝这一派人,从始至终都将矛头指向了章麟父子,可这父子俩从不到台前始终隐匿幕后,这次更是如此。

贺伟腾这个刑部尚书当得不稳他自己心里也清楚,没有真才实学,但狗屎运一绝。

从他步入官场的那一天,他就觉得自己的运气实在的太好了,甚至一开始他都怀疑自己是不是什么气运之子。

因为明明他交了一张没有写完整的答卷,却中了会试第三名。

原本贺伟腾是想要就此发奋读书,好好用功不辜负上天给他的好运气。

可是他却发现,这运气竟然多到用都用不完的程度。

后续的殿试,不管他再怎么花天酒地,不学无术,都还是顺顺当当地做了进士,排名第四十二。

然而这只是他好运气的开始,同进翰林院的一批人中,他是第一个获得正式职位的人,就连当年的状元都在他之后。

他的才学高低已经不重要了,这纯粹是运气问题。

虽然是外调做了地方官,但也是天大的好运气了,后来升迁回京做了刑部的员外郎。

自此他便在刑部扎了根,几乎每次都能赶上什么大型的封赏调任,升迁之路不要太平顺。

尤其是到前些年准备挑选新任刑部尚书的时候,他更是得到了章丞相的青睐,自此一步登天,稳稳当当坐上了刑部尚书的位置。

可从那天起,他的好运气似乎就消失了。

于是他开始了如履薄冰的墙头草生活,他这墙头草随风摇摆,一摇就是十二年。

这可能也是一种好运气,运气似乎还没有彻底抛弃他。

正逢朝局动荡,新旧交替,他的运气时好时坏他也没太当回事,不过幸好有章丞相帮忙,他算是在刑部稳住了脚跟。

只是时间越久他越能发现,自己的好运气不见了,现在如果不依附于章丞相,他根本在朝中没有一点立足之地。

所以他急需一个功绩为自己证明,所以当章明良将尚成知疑似科考舞弊的事情说给他的时候,他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能从章明良嘴里说出来的话,就是章麟认同了的。

这些年他都是靠着章丞相过活,如果能将尚成知拉下马,不但是给她自己增添了功绩,更是给章丞相除去了一块心头大患。

这些年站队章丞相的人无疑不是有真才实学的,唯有他是个靠命走到现在的。

再不给自己,给章丞相做出点成绩来,他真的就要被踢出局了。

所以贺伟腾铆足了劲要与尚成知拼个你死我活,白日里要去将尚成知抓起来,他甚至是亲自带人去盯着,眼看着尚成知被抓起来,关进了马车一路送回了刑部。

然后贺伟腾二话不说直接将尚成知关进了大牢,先斩后奏的雷霆手段他倒是用得很熟练。

就在他准备亲自将奏折送去宫里的时候,他遇到了章丞相手下去送奏折的小厮,小厮很是殷勤地向他问安。

“贺大人万安,您怎么亲自来送奏折了?可是出了什么大事?我家丞相吩咐过了,若是能为大人代劳之事便一定要代劳,之前小人也替您送给奏折,这次也交给小人吧。”

之前为了表示自己亲力亲为,他也亲自到宫中送过几次奏折。

但是后来章丞相便告诉他,这种事亲自做了不一定是效果最好的。

于是就让自己的小厮替他将奏折送进宫,这时皇上一定会疑惑为什么,从小厮的嘴里说出来,“丞相大人瞧见贺大人亲力亲为十分感动,担心他年岁见长,雪天霜寒就让小人替贺大人走一段。”

这样既彰显了他的亲力亲为,又能体现朝臣之间的互帮互助,还能不那么刻意。

果然皇帝没过多久就给他赏赐了不少东西,说是体恤他工作亲力亲为,认真负责。

这次贺伟腾也以为只是巧合,甚至觉得这事由丞相的人送进去也好,至少丞相本人是默许的,更是支持的,也能让丞相牵扯进来。

可以说,想到把章麟牵扯进来是他为数不多聪明的时候。

可是他似乎从来也没想过,那奏折如果不是他自己也不是他的人送进,被篡改的几率有多少。

前几次没出事是还没到时候,这次一并还回来。

他就是太信任章麟了,也觉得章麟太信任他了。

他从未想过一个无用之人只能成为棋子。

章麟一开始选中他确实是因为他的好运气,可是慢慢的章麟也不难发现他是个连绣花枕头还不如的,章麟也好奇当时为什么选中他。

舍弃贺伟腾是早晚的事情,知道儿子准备入仕大干一场,为了方便后续的行动,刑部需要洗洗牌了。

原本愚蠢好拿捏的贺伟腾是不会被这么早就换掉的,听话且愚蠢对章明良来说应该是好事。

可是贺伟腾偏偏在察觉到危险的时候做起了墙头草,而且这棵墙头草偏向皇帝的时候被抓了个正着,如此愚蠢的人就算再听话也不能再留了。

章家的用人原则是,可以蠢笨决不能不忠。

若不是贺伟腾的倒戈行为,章麟是不会对他赶尽杀绝的,若是无用贬职就好,也犯不着让他去赴一场必死的局。

尽管贺伟腾蠢笨到手里没什么实质性的证据,但他这是要有倒戈的心思,难保不会成为别人手里的刀,到时候再处理起来就麻烦了。

刚好趁此机会把他踢出去,既能让皇帝和太后认为他们吃了瘪,甚至丢掉了刑部这大肥肉,因此放松警惕让他们达成自己真正的目的。

章明良进入刑部吸引火力,让对方以为他才是要主导刑部之人,实际上换上去的刑部尚书还是他们的人。

这次不但要让刑部尚书是他们的人,还要皇帝和太后亲自将他送到刑部尚书的位子。

他们就是有这个自信,毕竟这个人在表面上和章家没有任何一丝联系,甚至他还公开与章麟唱过无数次反调。

没错他就是个细作,刑部交给他,两边人都很放心。

章麟之所以自信,是因为那人的妻子是自己府中的一名小妾,刚娶回家没两天就开始寻死觅活。

章麟不是那种喜欢强人所难的,就大手一挥将人放了。

没想到这小妾的与他两情相悦,因着这份恩情,他与章麟的关系很好,他也很看好章麟的想法和能力。

所以,章家从不打无准备之仗。

在见到尚成知大概了解基本情况之后,方墨回到了宫中并且带回来了一句话,尚成知希望能和冯慧思见一面。

“刚好,我们正准备去刑部,方墨,那边现在一定戒备森严吧?”

“并没有。”

方墨也是满心疑虑,他去刑部的时候发现那里没有增派人手,和平常没有任何区别,甚至是有几个在瞌睡偷懒的。

这样的寻常才是不寻常,整个刑部都让方墨觉得不对劲,但是身上有任务,他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往里走。

小心再小心,但是他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地来到了关押尚成知的牢房,除了在门口看守的两个人之外,没有其他的守备。

如果当时方墨直接选择劫狱,估计都是九成九能够成功的。

这些当然都是表象,诱敌深入需要先奉上点好处。

所以方墨没有选择动手,而是按照原本的计划,将消息带给尚成知不错自以为是。

他悄悄地钻进了隔壁牢房,与尚成知小声说明了一下外面的情况,尚成知表示一切了然,他请方墨带话出去,“我想见我妻子一面。”

“既然对方要讲规矩,那我们也要按规矩办事,他出不来,我们就进去,堂堂正正,光明正大地进去。”

程韵玫哌去接尚成知出来的人全都无功而返,对面显然没有把精力放在防守上,只是寻常处置。

恰恰是如此,一旦皇帝这一方有任何动作,就说明尚成知一定有问题,反而坐实了尚成知有罪的谬论。

“我们不但要按规矩办事,还得提防着他们别把人放出来了。”冯慧思明白她的丈夫正在最危险的中心,但越是危险反而会带来更安全的保障。

所有人都相信尚成知能够平和冷静地处理这些事情。

他耶相信清者自清,所以他愿意等待一个公平公正的审判。

就是把他赶出刑部大牢,他都不会离开。

所以尚成知没有提出要方墨将自己救出去,但他想见一见自己的妻子。

这个要求合情合理,而且并没有规定不允许家人探视,更何况他现在还没有被定罪,只是被怀疑,被收押本就是对方做错了。

对方已经露出马脚,一旦他证明了自己的清白,那对方诬告在先抓人在后,定然叫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当然对方这样淡定的态度也让皇帝这边有所忌惮,他们实在是太冷静太自信了,难道他们手里真的造出了什么决定性的证据吗?

“不管如何,顺荷你先去见一见尚参议吧,我陪你去。”

冯嘉玉已经穿好了斗篷,方墨也已经去清点人数了。

这种时候又要安全又不想大张旗鼓,有东厂保驾护航最为合适。

冯慧思握着冯嘉玉的手,相顾无言,满眼感激。

冯嘉玉和冯慧思在宫门口准备换马车的时候,竟然发现驾车的是李明生。

“李管家?你怎么在这里?”

“公主要去刑部大牢,我得陪您着去,刑部那地方我熟。”

冯嘉玉虽然不知其中关窍,但她选择信任李明生。

“好,那就有劳你了。”

自从来到公主府做了公主府的管家,李明生似乎也开朗了很多,而且也愿意出来走动了。

为什么李明生说刑部这地方他熟,因为方闻广在任东厂督主的时候,为了挑选一位得力干将升任副督主,可谓是奇招尽显。

所有人都有机会来争取往上爬,大家各凭本事混到六部中做事,能在六部里待得时间最长的人就可以升任副督主。

这不但要求他们能力过关,还要求他们不被发现自己特殊的身份,甚至还要求他们在以后为东厂奔走的时候不能被人发现。

要么易容,要么隐匿,总之没有一步是容易的。

而第一步混进去也是一个很困难的考验,有很多人连第一关都没有过去,更何谈后续。

还记得当初一共有六十多人报名,却只有十四个人混进了六部之中。

虽然他们做的都是最低等的,甚至是洒扫牵马的工作,但至少他们算是成功的,拿到了考验的敲门砖。

这其中混的时间最长的人就是李明生,李明生当时担任的职位就是刑部大牢的一名狱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