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在古代搞内卷,一路封侯拜相 > 第70章 康帝谈选举,流言蜚语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0章 康帝谈选举,流言蜚语起

康帝的下令了,群臣自然而然也就散了,李钟板着一张脸走到姜回面前,微微拱手道:“刚才之事,是本官考虑欠佳,不知今日可有空,过府一叙。”

姜回刚想答应,就见曹高走过来,小声说道:“姜大人,陛下有请。”

姜回只得朝着李钟拱了拱手,说道:“可否约在明日?”

李钟点头,转身快步离去,只是背影匆忙,竟有了佝偻之色。

康顺殿。

姜回刚行礼,康帝就亲自将她扶了起来,感叹道:“三年不见,你倒是长大不少,也英俊不少。”

姜回微微尴尬,拱手道:“谢陛下夸赞!”

说完就低下了脑袋,述职已经述过了,也不知康帝找她有什么事情,故而不敢多言。

康帝见她的样子,轻笑道:“不必如此拘谨,孤只是想再与你聊聊漠河风光。”

“比如你说的识字大赛一事,效果如何?”

姜回认真的回答道:“自识字大赛以来,漠河上下形成了一股求学之风,有的百姓甚至会拉住臣讨教。”

“稍微聪慧一些的,已经能识文断字,他们虽无专门的老师教导,但书读百遍,自通其义,或许有朝一日庶民出贵子,也是有可能的。”

康帝听完她的话,没有言语,只是捋着胡子,不知道在想什么。

半晌过后,康帝问道:“孤记得爱卿曾说过,造纸的目的是为了教化万民,而教化万民的目的,是为了给朝廷选拔更多的可用之才。”

“爱卿认为漠河举办的识字大赛,可否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

姜回诧异,这话她当时只是非常含蓄的提了一下,没想到康帝记到现在,还根据识字大赛一事,有了想法。

想了想,姜回直言道:“要为陛下做事,只是识字定是不行的。”

康帝又沉默了,中间嘴巴动了几次,却始终没有再说话。

就在姜回以为此事要揭过去的时候,康帝突然说道:“可否从县开始,层层比赛,层层选拔,比赛的内容难度层层增加。”

“不拘参赛者的地位,只要是我大康民众,皆可参与。”

……

“爱卿认为如何?”

康帝越说越激动,说到后面,已经有了华国古代科举的影子。

“陛下,臣认为民众读书的时日太短了些,此事不宜操之过急。”

康帝笑道:“这倒是,大康的百姓还没读上书呢!是孤太心急了些!”

“此事暂时搁置,待时机到了,再慢慢筹备。”

“你先来跟孤说说,你在漠河办那个学院,办的如何了?”

姜回答道:“臣那个只是挂了个学院的名号,里面教的都是些织布缝衣的活,上不得台面。”

康帝大笑道:“你倒是谦虚,士农工商,自古工便排在第三位,坊间工匠地位也低,但是孤却从你的身上看到了工匠的重要性。”

姜回低头,她其实想跟康帝说说工业革命和科技兴国,工匠的重要性不亚于农民。

然而,对于一个尚且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国家,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与康帝东拉西扯的谈到下午,姜回才得以归家。

然而,归家也不好受,闻人越带着一大堆卷宗在家中等候。

江回翻看了两卷,满脸疲惫道:“你先紧着要紧的事说说吧,其他的我后日再看。”

闻人越温声道:“十分要紧的事,说起来只有一件,那便是大人的婚事。”

“今日朝议会之后,康都便隐隐有流言,说大人德行有亏,在有未婚妻的情况下,还与别的女子有染。”

姜回捏了捏眉心,十分头疼,这件事貌似没有什么好的处理办法。

不过无论对方说什么,终究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拉她下水。

既然如此,那她不如主动下水,某些时候,一个什么都完美的人,不见得比那些有短板之人受欢迎。

翌日,康都便有了新流言,说是康帝眼前的红人,喜好美色,风流成性,身边跟的都是貌美的女子。

流言当然是蛛网传出去的,几乎是一夜之间散步布到康都的大街小巷。

姜回专门选了个人多的时辰,马都没骑,大冷天的摇着把扇子,一边欣赏街上的美人,一边慢慢往李钟府上走去。

她走过一段街道以后,身后的人便立刻聚在一起,窃窃私语起来。

廷尉府,李钟今日特意告了假,在家中等候姜回上门。

姜回提着礼物还未走到门口,便有一奴仆过来接过她手中的东西,将她引到了李钟的书房。

“廷尉大人,三年不见,一切可还安好?”

李钟抬手,将她扶起,长叹一口气道:“今日约你过府一叙,是为了昨日朝堂之事。”

李钟的表情很难看,眼中也是化不开的愁恨。

姜回小声道:“愿闻其详。”

她话音落下,李钟反而不说话了,自顾自的灌了一杯浓茶,说道:“昨日朝堂之上,符见善所言不假。”

“我小女儿,玥儿的确与符季非的确有来往过一段时日,小女生性单纯,不辨奸恶,被那符季非哄骗。”

“闹着非他不嫁,然你也知道,李家是绝无可能与符家结亲的,那符季非竟然哄骗玥儿与他私奔。”

李钟说道此处,双目通红,眼里的恨意把人撕碎,牙齿咬的咯吱作响,一拳砸在桌案上,沁出血来也丝毫没有注意到。

又沉默了半晌,李钟才缓缓说道:“我找到玥儿之时,她几乎丧命,问她她也一言不发,但无论发生何事,罪魁祸首还在,我心有不甘!”

“所以昨日在朝堂之上,我听闻汪卫打你婚事的主意,便想为我的玥儿未来寻门好亲事,也想破了汪卫的打算,一时情急,失了方寸。”

姜回安静的听完,没有说话,她就说李钟昨日怎么那么不正常,原来是家中出了事情。

从之前在廷尉府的经验来看,李钟是极其疼爱这个小女儿的。

李玥儿出事,李钟怎能冷静,没有直接上门杀人,怕是忍了又忍。

见姜回不说话,李钟继续道:“你若愿意,我便与中青定下你们的婚契,你若不愿,昨日我的话你便当做没有听见。”

“老爷!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