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在古代搞内卷,一路封侯拜相 > 第6章 回传信康都,初次审案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章 回传信康都,初次审案忙

她自己则回到书房,铺开一张白纸,将曲辕犁的结构图,各个零件的三视图都细细的画下来,尺寸也标注清楚。

下面还写上了用曲辕犁的优势,就算没有牛,一个人也能拉得动,比挖地快上很多。

写好后把纸晾干,朝外面喊了一声:“暗二,把这个传到康都没问题吧!”

暗二接过纸小心翼翼的折好,回答道:“没问题,陛下给我们派了一只海东青,不出意外,最迟后日便能到康都。”

“那便好!”姜回也放下心来,海东青是猛禽,飞翔的高度也很高,传信速度算是这个时代的天花板了。

只是她真的很好奇,海东青是如何驯养的啊,据说这是康帝家族的秘技,康家在东州起事。

起事之前康家历代就会驯养海东青,起事过后他们驯养的海东青不再对外售卖,而是全部都给了康帝。

但即便是这样,海东青也是十分稀缺的,一般只有在外征战的将领或者救灾的使臣会携带。

而康帝竟然给她也配上了一只海东青,这就足以证明她在康帝眼中的重要性了。

不过她现在没空想那么多,因为外面鼓响了,这意味着有人报案。

姜回到时,大堂内炒作一团,一名身材矮小精瘦的男子,正与两名大汉拉扯。

马三等人都在帮着精瘦男子拉扯,姜回见没有人注意到她,默默的坐上了主位。

很快便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那精瘦的男子正是钱松钱县丞,那两名大汉是亲兄弟,平日里靠卖羊肉,羊汤为生。

那钱县丞多次到他们铺子里连吃带拿,但因着前县令不管,甚至纵容的原因,两兄弟也不敢上县衙要钱。

这不听说来了新县令,前几日还责令羊大兄弟俩把所有欠账都结清了,两兄弟便动了心思。

所以今日钱县丞一跨进县城,就被兄弟俩拦住了,要带他来报官。

钱松是个处变不惊的老油条,即使是头发松垮,衣衫凌乱,脸上却挂着得体的笑意。

语气波澜不惊的说道:“本官已经说了,以前那些东西都是前几任县令大人要求本官去拿的,这前几任县令大人已经死了,本官也是没有法子。”

大汉面露凶色,怒道:“少拿这些借口敷衍老子,你今天要是不把钱结了,老子日后见你一次打你一次。”

大汉说着就举起拳头,要动手打人,眼看砂锅大的拳头要挥到钱松头上。

“啪!”

姜回一巴掌拍在案桌上,轻咳两声,引起众人注意,然后默默的把手放在身后。

真特么疼啊!待会儿就去搞个惊堂木。

姜回环视了一圈,说道:“先把人松开,一伙人一边儿站好。”

外面围观的百姓也是听说了漠河县来了个新县令,今日是第一次有人来告状,因此他们都想来看看这个县令是个什么样。

所以今日围观的人也格外的多,只是他们没想到,这县令如此年轻,看上去不过十七八岁的模样。

面容俊秀,就算坐着也能看出身量欣长,看上去更像是世家贵公子。

见大汉不动,姜回怒道:“本官再说一遍,把人松开,不然,本官直接以袭击朝廷官员,先治你的罪!”

壮汉不情不愿的松手,说道:“你是县令大人,可会为我们这些庶民撑腰?”

姜回淡声道:“不会,本官只会站在康律那边,不会为谁撑腰,一切由律法说了算!”

大汉拍拍手道:“那便好,这钱县丞多年来,一直在我兄弟二人的铺子里白吃白喝,还外带。”

“我兄弟俩那点小生意,有一半都贴到他身上了。”

姜回问道:“可有凭证?”

钱县丞一脸松快,他就不信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庶民能留下什么证据。

却不想,大汉直接掏出一卷羊皮,马三立即接过,呈给姜回,姜回打开一看。

里面密密麻麻的记录了钱县丞这些年来吃的羊汤,羊肉。

累积金额竟然达到五金之多,要知道对于一个漠河普通庶民家庭,一年能攒个几银就不错了。

姜回把羊皮卷砸道钱县丞脚边,怒道:“你自己看看!”

钱县丞捡起一看,脸上的神色慌了慌,这对兄弟虽不识字,可是羊皮卷上用一个碗,一块肉的形式,清晰的记录了他这几年的吃拿卡要。

姜回继续说道:“前几任县令虽死,但汤是你喝的,肉是你拿的,县衙的账上并无县令要求你采购的记录。”

“本官判你,五日之内将所欠钱财结清,可有异议?”

钱县丞苦着一张脸说道:“大人,那些汤和肉真不是我一个人吃的啊!我那俸禄才几个钱,五金这是要了我的命啊!”

姜回白了他一眼,淡然道:“本官知道,所以本官只是判你归还本金,没算利息,你这几个月没有当值,俸禄照领的事情本官也不最追究。”

“就当县衙替已死的几位县令把钱给你了,可还有异议?”

钱县丞一愣,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当下回复到:“下官无异!”

姜回又对着两名大汉道:“你们兄弟可有异议?”

一名大汉毫不在意的说道:“大人英明,我们兄弟能追回本金就已经很满意了,这羊汤和羊肉也的确不是钱大人一人享用的。”

“既如此你们兄弟便可以走了,五日之内钱县丞的钱若为送到,可再道县衙找本官。”

“各位父老乡亲,我姜回既然做了这漠河的县令,便是漠河的父母官,你们在我这里没有身份高低,本官是根据律法办事。”

“另外,本官今日借此机会,宣布一个好消息,我大康陛下圣明,体恤漠河连年遭遇战乱,特免漠河税赋三年,望各位广而告之!”

在外围观的民众,瞬时沸腾起来,不由自主的喊道: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

等他们喊的差不多了,姜回才抬手示意他们安静,继续说道:“诸位,眼下春耕将至,诸位可早日打算,今年收的每一粒粮食,都将是你们自己的!”

民众全部散去,姜回吩咐马三关了门,看着钱县丞,问道:“县丞可知在大康当逃官是个什么下场?”

钱县丞一惊,惶恐道:“大人,我没有啊!我没有当逃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