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棉花开了 > 第161章 立体种植和林下业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姜衡和郑彩云现在对几个小徒弟的产业是特别的感兴趣。

收了秋假后,俩人收到小文、小武、还有棉棉送的炒山货以后,那兴趣就更浓了。

几个人围坐在客厅。

郑彩云捏了两颗炒小松子,剥了吃在嘴里,一股松树清香口齿留香。

姜衡也尝了几颗炒山货,称赞到:“还别说,你们家这个炒山货的口味就是好吃,凉的好吃,热的更好吃。”

棉棉把山货给两位师傅重新翻炒了一下。

“小武,你说的那个柿饼和葡萄酒过段时间就会有了是不是?”

小武点头:“是啊,柿饼要上霜,才能吃。葡萄酒要发酵好了以后才能提取。”

这时候候小文已经吹完曲子了。

姜衡点点头,对着坐在一旁的棉棉说到:“该你了。”

棉棉也拿了笛子站了起来,走到小文刚站的地方,吹了姜衡要求的曲目。

姜衡和郑彩云继续一边听音乐,一边吃,一边同小武、小文聊天。

吹完了笛子。

棉棉又坐到古筝跟前,弹起了古筝曲目。

等古筝弹完后,就是小文的架子鼓了。

姜衡虽然吃着东西,聊着天,耳朵却一直捕捉着音符。等三徒弟的作业都交完了。姜衡没急着点评,对着几个小的说:“你们互相点评,一人个必须指出其他两个人刚才作业中一个问题,以及如何改进?先从棉棉开始吧!”

对于小文吹的笛子和小武打的架子鼓,棉棉各提了一个意见和建议。

小文和小武也一样。

姜衡听了点头,这几个徒弟资质都不错,点评其实更多的考究的是对音乐的捕捉,刚才他不停的同几个人说话,让他们回答,就是为了分散他们的注意力,锻炼他们的耳力,结果很不错啊!

音乐算是通过了,但是棉棉还有舞蹈。

趁着棉棉同郑彩云上去跳舞的时间,姜衡和小文、小武谈的话题就更深远更广泛了。

姜衡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就是自己这仨个农村来的徒弟,也不知道家人是怎么教导的,知识面特别的广,你随便拎出一个话题,人家都能接上,而且都还不是泛泛而谈,总能有个见解一二三的。

这会功夫他们聊的正是当前国家新执行的一项大政策:计划生育。

等姜衡听完小文和小武说的棉棉给郑红旗出的主意时,眼睛不由的眯了起来,心神都有点晃动了。

郑彩云下楼后就看到了自家老公一副雷劈的样子。

“怎么了?”

姜衡缓了缓神,问:“棉棉呢?”

郑彩云伸手大拇指向身后点了点。

棉棉正下楼。

姜衡对着棉棉招招手:“棉棉,来,到师傅这儿来!”

对着郑彩云说:“马上你就知道了!”

等棉棉坐定了,才问:“你怎么想起给那个郑……什么来着?”

转头看向小文。

小文“郑红旗”

“对,给他出那样一个主意啊?”

“我觉得那些妈妈和那些宝宝好可怜,郑叔叔要是能拖一拖,或许他们就有来世上的机会了。”

郑彩云奇怪问到“怎么回事?”

姜衡简单两句话说完了。

“看你徒弟能行不?”

不等郑彩云说什么,棉棉忙解释起来:“什么呀?我就是动了个嘴皮子,真正厉害的是郑叔叔,郑叔叔那可是一心一意为乡党办事呢!这才是标准的知易行难。”

郑彩云默了下,“棉棉能想到这个已经是很不错的事情了,那个郑红旗如果真能这样做了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姜衡嘿嘿笑,“所以,郑红旗要是有事了,小文他们承诺了,让郑红旗和他们混。”

郑彩云扑哧笑了:“哎哟,那可不行,人家要养家糊口的,跟你们,吃什么?”

郑彩云的声音越来越小,她想起来了,这几个小的自带产业的。

看了姜衡一眼,姜衡点点头。

“棉棉,说说你的那个什么立体种植和林下业?”

那个一句话又说不清,等说清了,师傅们肯定错过吃饭时间了,师傅肠胃不好,按时吃饭是很重要的。

棉棉不干:“师傅,我去做饭,这个小文和小武也知道,让他俩给你解释好不好,我今天做农家饭给你们吃。”

姜衡和郑彩云特别喜欢吃棉棉做的农家饭。

棉棉带了不少山上种的晚玉米,就是为了吃口嫩玉米棒子。

后院里先时种的早嫩玉米,棉棉发现郑彩云就特别喜欢吃,可惜只吃了一次后,再次回去,就变老了,再没得吃了。

这次棉棉带的是山上的晚玉米,也是仅能吃这一次。

除了这些,棉棉还带了新鲜玉米糁以及蔬菜等。

棉棉去做饭,郑彩云也跟了过去。

棉棉把她推了出去:“师傅快去听听吧,看那个想法行不行,给我们提个建议!”

客厅里说话的几个人,没多长时间,就闻到有丝丝甜甜的玉米味传来出来。

没几分钟,棉棉端着煮好的玉米棒子出来了。

郑彩云欢呼一声,脚步轻盈的跑去洗手了。

其他人紧随其后。

人手一根。

棉棉一边啃棒子,一边又跑厨房里去了。

很快晚饭也好了,简单的很,玉米糁、馍馍、红芋蔓浆水菜、一小碟子泡菜,还有一个是炒南瓜。

真的很简单。

但是大家吃的很香甜。

姜衡和郑彩云虽然听小文和小武解释了什么是立体化种植,也明白了什么是林下业,但是还是很奇怪棉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要知道,经过再三确认,他们可是知道这个初想是棉棉提出来的。

棉棉解释到:“这些都源自于观察。”

棉棉放下筷子“因为不会说话,也就没有别的玩伴。自小除了写字外,我还比较喜欢乱画,没事的时候我就会到处乱看,不经意间就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等到长大了些,可以上山了,我就发现山上的东西长的也很有意思,有些东西只长在山顶,有些东西却长在半山腰,而有些东西则更多的长在山脚下。而且一座山上,有时候山顶下雪,半山腰下雨,山下面滴雨未下。”

郑彩云奇怪:“你怎么知道山上下雪?”

小文笑着解释:“山顶带了白帽子,而且明显能感觉气温低啊!”

小武和棉棉点头。

小武加了一句:“我听小奕子和小远子说,更高一些的山上,一座山上会有四季的景色。”

这些姜衡和郑彩云不但知道,而且还亲眼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