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神兵魁首 > 第40章 西岭英雄大会(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章 西岭英雄大会(上)

“杜青筱与你祖父一起失踪,姜岐达死在姜门,曲润章隐名在明月山庄,施去疾蛰伏在大漠。其余三人一概不知去向了吗?”

“前辈有所不知,大伯没死,那日他被叶莲所伤,众人均以为叶莲出手快稳,绝无活路。可大伯伤口极浅,只破军剑毁了,他如今还在姜家,其余三位倒不知去向。”

詹婆婆道:“你觉得清玄派胡孝直如何?”

姜妙云一怔,心中早有疑云。接连听萧姑娘、东方屠锦与詹婆婆提起此人,当真神秘难解,“清玄剑法神似姜门,只说不出哪里相似。我有一个朋友,从他那里学来青云蔽日、偷天换日、芙蓉初放三招。”

“这就奇怪了,青云蔽日、偷天换日是你祖父万古长青剑所创。芙蓉初放是你祖母的剑法,招式非女子不易得精髓,你祖父断不会芙蓉初放。这位胡掌门的弟子罗什么与刀派那个小子切磋,所使剑法明眼是从姜门演改而来。老婆子见过胡掌门几面,终不得见他亲演剑法。”

“前辈是说这位胡掌门是偷盗了姜门剑法创派的?”姜妙云问。

詹婆婆摇了摇头,心有自信道:“你且看他而立的年纪,像不像你七绝剑的末位师叔?”

姜妙云不敢断言,她年纪尚小,与七师叔并不相熟,远不及大伯二伯那样亲近。其他众位师叔伯均抱着她玩耍过,只这一位入门时日太短,全没在姜家后院里走动。

姜妙云道:“晚辈不能确定,那时候自己还在垂髫之年,实在记不住模样。就连施六叔也没瞧出来,才错失相认,更何况是七师叔。”

“日后再见分晓,你需多留一个心眼,江湖之上不全是仁心侠义,更多的是忘恩负义,反目成仇。今日二人说话不必向任何人提起,你照旧做你的苏公子,我与凤青弟子交代,没人戳穿。”詹婆婆说话间,抛出一个羊脂玉瓶,“这个交给宁惠。”

姜妙云接过瓶子,见詹婆婆长袖一挥扬长而去。留她自己坐在石旁说不出的畅快。多年心中积压一吐而出,二人来去这些话就连自己的祖母与母亲或许也不能倾诉。

身份已经暴露,全没离开的理由。星辰棋布之下,药阁灯火辉映,忽然间卸下一身伪装,坦荡轻步走入药阁。

次日清晨,凤青许多弟子以粗麻绳缠绕丹炉,两根碗口粗细的松木纵横穿插,两两结伴八个人将炉子运出了药阁。

“前辈这是?”

“凤青祖师几百年初心不改,救人济世。而今却因老婆子执着一念,让当前武林纷争不断。一粒小小的药丸,聚集千人发难,当真是害人不浅,有违祖训。今日凤青药谷传告江湖,自此不在炼制化髓炼骨丹。”

姜妙云与詹婆婆会心一笑,心知詹婆婆应是心中放下了执念,日后凤青永得宁静,实在是可贺。只是清芸再也看不到了。

“苏公子,再过几日便是八月十六了。”

姜妙云心知八月十六日是西岭绝顶英雄聚会之日,届时天南海北各路人马均会到场。自吴世良在明月山庄讲起那老僧,她就已经神之向往已久。只盼在中秋月圆之时能在西岭见到那人,或能从他口中得到些祖父的消息。

“晚辈答应了送乔姑娘回家,此去一路千里迢迢,恐怕是要错过了。”

乔子念在不远处听到,“苏公子不必在意,我的伤势一时半会也好不了,你倘若有事就先去办吧。正好,凤青景色秀丽,我还没来得及游赏,只是清芸她...我有意向婆婆学一些识药医人的本事,我习武不成,总不能是个废物,不知婆婆可允?”

“自然好极。”

乔子念见詹婆婆痛快答应,精神大振。

“姑娘可与我们一同前去,那日乔英雄等刀会众人散去,有言要到西岭相会,在那里姑娘可与父兄团聚。”一个凤青女弟子道。

“多谢姑娘好意,我还是留在凤青为好,刀会全是...全是一些...”

姜妙云听她如此说话,心知她喜静,不愿与刀会人物为伍。更何况留在凤青最好养伤,一路颠簸伤口何时才能痊愈,“那乔姑娘,之后我有幸遇见乔前辈,便告知他来接应你。倘若此行遇不到,我便到此再来接送你如何?”姜妙云似已将她当做了朋友,却不敢太过热情,只待日后以女儿之身再与她作伴。

“苏公子想得周全,子念谢过。”

乔子念看着数百上千的草药,似是琳琅珠宝一般。新伤还在肩头,全忘了疼痛。鹿茸、麝香、三七、人参、朱砂、灵芝瑞草、西域雪莲,凤青小弟子只念一遍,她便当即熟记于心。

姜妙云与乔子念只几面之缘,却生死患难。往常见她酒窝深陷,已是善良乐观又美若天仙的姑娘。如今在药阁里草香萦绕、炉火煎汤,想必将来定是一个与詹婆婆一般无二的医仙人物。

“苏公子,掌门来啦。”进门的是清萍。

凤青女子众多,衣衫一色,那日远远看去一道青衫模样,姜妙云似与清萍还是在清玄见的面。

“静瑜掌门。”姜妙云双膝跪地,犹如闯下大祸,在行赔礼。

“苏...公子,这是为何?”

“是晚辈害死了清芸。”姜妙云知道凤青一众人均知她是个女子,便不再强忍,潸然泪下,低头痛哭起来。

“人在江湖,生死难知。又怪你什么?”

“可她...毕竟...”

“爱慕与你,才舍身换命。”静瑜一语道破。

姜妙云沉默着,厅上只剩下她二人。

静瑜续道:“清芸为了自己的意愿,义无反顾,没有什么遗憾。”一手将她扶起。

静瑜心中不解,曲润章竟然收了一个女弟子,他是知不知道。心中生出与胡孝直一般无二的念头,想将姜妙云收入门下,片刻间又摇头叹息,她剑法已到如此境地,怎会再有改投别派的道理。凤青除了詹婆婆之外,哪还有什么光大门楣的人才。掌门之位传承到自己这一代,已是世风日下,静瑜心中对姜妙云当真万分爱惜。

“静瑜掌门,你们何时动身南下西岭?”

“原定是静瑶师妹带领弟子前去,只清芸尸骨未寒,难免她心中悲苦难消,不易再长途跋涉。便由我代她前去,咱们明日启程。”

姜妙云道:“不如....不如我先行一步如何?”

静瑜看出了她的心意,她女扮男装,凤青知她是个女子,自然全无顾虑。可江湖之上众目睽睽,难免惹人非议,让凤青名誉不清。

静瑜道:“也好,明日一早你先行动身,此去南下快马加鞭,三五日正赶上十六上山。”

又临夜色,谷中深陷山间,要比青山之外落日更快。詹婆婆每日傍晚要在潭水一边的大石上盘坐莲花,姜妙云近身相遇,也盘膝而坐。詹婆婆扔下一个药瓶,与昨日的大小不同,上面写着“丹元丸”三个如蜂小字。姜妙云攥在手中,只觉得沉甸甸的,似是满满一瓶。

姜妙云见詹婆婆闭目沉思,心中感激之情不予言表。

“此行切莫冲动,遇事三思而行,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崭露头角。姜门七人还有其三,不可不防。”

姜妙云自昨日就觉得詹婆婆似乎对七人大有成见,“前辈,你是觉得我祖父的失踪,是被哪一个师叔伯给害了吗?”

“至少也是里应外合,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祖父一生德厚仁义,视弟子为己出。他剑法通神,外人根本伤不了他,我早就劝过他,不要养虎为患,可他始终不改。自信能化解恩怨,将弟子培育成才。”

姜妙云聪明过人,詹婆婆言简意赅,她深知其理,“江湖之大,或许他们已经隐姓埋名,淡出江湖也未可知。”

“绝无可能,隐姓埋名是真,淡出江湖却不然。他们个个身怀绝技,一入江湖万难解脱,其中名利威望唾手可得,怎可撒手不要?他们至今还不敢横行江湖,原是害怕!”

“害怕?”

“害怕你祖父不死,剑心水榭铁碑万古长青一日不改,他们便只能做一日的老鼠。”

姜妙云只觉得詹婆婆说的大有道理,始终不敢相信七绝剑各位叔伯会加害祖父。

詹婆婆虽眼睛紧闭不睁,也几乎辨明了姜妙云的心意,“时隔多年,你不记得他们的模样,或许他们早已易容改貌做了别人,正在你身边伺机而动。退一万步讲,纵然他们都是知恩图报的姜门弟子,江湖险恶,你且多留一个心思,准是没错的。

“遵命。”姜妙云心中生出一丝温暖,她千叮咛万嘱咐似与祖母一样。

二人静坐约莫一个时辰,才前后离去。

凤青距西岭只隔一江之水,姜妙云快马加鞭,从大道转至林间,见一块山石上铁画银钩‘龙门’二字,当即想起吴教头在明月山庄所诉。登时酒香随风送来,行到马棚处并未有店小二相迎,露天桌凳布满平地。四处均坐满了绿林好汉,刀剑斧钺各不相同。

姜妙云远远看去,难有一人脸熟,心道:“这里的人物哪一个不是刀尖上舔血的江湖中人,与金枪王家一干狐朋狗友大不一样。”随手一拴缰绳,马槽里草料丰满,足见江湖“龙门”店家不拘小节。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角落座位,店小二上来斟茶,“少侠,是要上山吗?”见她手中一物,麻布裹衣看不清是什么兵刃,只心里清楚与四下里的众多好汉一样目的。

“啊...是。”

店小二不接下话,转身离开。一小会儿功夫,店小二将一个上面扣着大碗的黑釉坛子放在她桌上,酒烈扑鼻,花生、驴肉各一盘。

姜妙云道:“店家,此去西岭还有多远?”

此处已是西岭脚下,她这一问必然问的是绝顶无疑,小二道:“此处向上,将近三十里山路,越走越险,脚步快的也要一个时辰。”店小二听她一问,便知是个新客。他在此地服侍过往客人多年,来人一言一行皆逃不过他的一眼。

姜妙云见他并不热情,与一般客栈酒馆里殷勤攀谈的酒保小二天壤之别。心知此处是江湖酒家,各人豪爽习惯,只管大块吃肉大口喝酒,没有佳肴品味倒也不怪。

“这位少侠,老和尚与你同桌可否方便?”他一边说话,屁股到已经坐定。

姜妙云一怔。一个老僧一身灰布袈裟风尘仆仆坐在正对面。笑眯眯的全没得道高僧一般神态,头顶白发森森与胡茬相连。眼皮下坠,法令凹陷,花甲古稀之间。

“高僧,请了!”姜妙云见他已经坐下,心中可疑这人是否是吴教头所说的那人。

店小二紧跟上前,提着一壶茶,“高僧,请用茶。”虽然短短一句话,却殷勤极重,大有与旁人区别之意。既有敬畏又有仰慕,其中面色无以言表。

“多谢施主。”老和尚双手合十。

“这位少侠,是从凤青药谷而来?”老和尚问道。

桌前只他与姜妙云二人,他如此一言,姜妙云又是一怔。

“正是,高僧如何得知?”

“你身藏詹婆婆‘九仙霓裳’奇香无比。这九仙说的是沉、檀、松、麝、龙脑、龙涎、桃花、石斛、侧柏九之合香。点燃之后紫烟飞舞,犹如仙人衣裳,因此得名。”

“晚辈不知,也全没闻见。”

“詹婆婆老人家从不见男子,可见少侠绝非等闲。”这老和尚年岁比詹婆婆还要大上至少十岁,却称呼她作老人家。

“晚辈实是无名,机缘巧合而已,让高僧见笑。”

“你身具名门绝学,却如此谦虚沉稳,确实是个人才。剑挑江湖,问鼎剑魁指日可待!”

姜妙云自这和尚坐下,至此一直仓皇失措。他语出惊人,句句让姜妙云震心撼腑,自己全没立志剑挑江湖,更不敢想什么剑魁,他又如何清楚自己身具名门绝学。听此一说突如其来,倒不知如何应答,生怕再多说几句,这人又要语出惊人。

“前辈,我...”

姜妙云话未出口,那老和尚右手握拳只留下食指在嘴边,轻轻地“嘘”了一声。

老和尚喝了一口茶,将吃剩下的半张白饼又重新塞进包袱,站起身来,“阿弥陀佛,少侠后会有期!”

姜妙云心中疑云与无措交加,有许多问话不敢出口。见老和尚转身离去,她仓促站起身来,连道别的话也没有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