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枭路 > 第181章 一团和气的过年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个时候,晴雯郡主也是不可能拒绝的。

你想啊,为了掩人耳目,只要白静婷在长公主府的时候,这晴雯郡主就必须作陪。

想想看,孤男寡女两人这么没日没夜地在一起,做皇帝的再霸道,也是要给长公主府一个交代的。所以,自从皇帝陛下第二次去长公主府滞留以后,满朝文武就在期待这圣旨颁发的一天。

所以,则圣旨颁发后,在朝野当中居然没有出现一点点阻力,很明显,大家早就对此没什么诧异和惊奇的感觉了。

而对晴雯郡主来说,自己不嫁也不行了。

每次李睿和白静婷那两个狗男女在她自己的闺房里面亲热的时候,她为了掩人耳目还不得不和这两人待在一个套间内。

虽然,自己在丫鬟待的外间,可是,这是毫无隔音的房间设计啊。当年就是为了自己在内间有什么事情,大声喊一声,外间的丫鬟就能听到,及时过来伺候。

结果,这种设计,就让现在的晴雯郡主吃足了苦头。

每次听到一些少儿不宜的声音不说,后来在白静婷受不了李睿的鞭挞时,晴雯郡主还不得不当上了替补队员。

虽然,晴雯郡主当时是被他们的叫声给感染了春色,是半推半就的上了阵。但,这么一来,就等于是上了李睿和白静婷的贼船。

所以,自然是白静婷怎么安排,她就怎么服从了。

回到李睿和白静婷的床上交流时间。

“明年三月是我和晴雯的婚礼,其实就是我们和你的婚礼,你可不能缺席啊。”白静婷一直不去问李睿的根底,只是按自己的思路安排。

“放心,我到时候一定提前过来的。”李睿自然是乐见其成。

“夫君是大景还是垣国人?”既然有夫妻之实,白静婷也毫无忌讳的称呼李睿为夫君了。

在白静婷看来,李睿一定是这两个国家的遗民,为了复国才采取的这种上不了台面的手段。在征服她以后,借用大奉的力量来达到他推翻大明而复国的目的。

眼看要别离了,白静婷终于忍不住开口问李睿的底细了。没办法,她动用了绣衣使的全部力量,还是查不到眼前这男人的丝毫底细,只有自己问了。

“为什么不是大明?”李睿理解了白静婷的想法,非常有兴趣的反问。

“大明,怎么可能?大明现在正在鼎盛时期,怎么会出现你这种......?”白静婷没有说完,但李睿也明白,白静婷准备说但却没有说出来的一定是“无赖”、“流氓”等词汇。

“为什么不能是大明?”李睿又说了一句。

虽然,两个问话只有一个字不同,但表达的意思却截然不同。

“啊,你真是大明的?那你在大明什么官职?要不就别在大明混了,到我大奉来,给你一个一品大将军如何?”或许是身为皇帝的潜意识起作用,让白静婷的智商突然恢复了一点点。

居然开始收买起李睿。

“找打。你想让我吃软饭?”李睿对着怀里人的屁股就是一巴掌。

一阵悸动从被打的部位迅速的传导进了白静婷的大脑,顿时刚刚恢复一点智商的白静婷又智商归零。

“夫君,轻点,痛。”

虽然是这么说,但白静婷的眼神快速地迷蒙起来。

李睿一看,这又是来神了嘛。他也没有想到,这大奉女帝居然是这么一个敏感的体质,而且还有点被虐倾向。

不过,我喜欢。

唯有春光不可辜负。

听着内间两人的没羞没臊,晴雯郡主也是无奈。这真是一物降一物,如此睿智的白姐,怎么在这个自称姓李的人面前,就犹如被降智一样。

这一次百般缠绵之下,居然还没有搞清楚这李姓男子的底细。

真是服了,白姐居然是个恋爱脑。

在和白静婷在床榻之间,约定大奉和大明友好结盟并互相开通通商口岸以后,李睿就回国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李睿已经离开大明三个多月,不回去处理一下积累的国事是不行了。

所以,在整个大奉为皇帝即将迎娶皇后而举国欢腾的时候,大明洪武皇帝悄没声息地回到了自己的北宁城。

大明皇宫,大朝会。

“现在虎狮山提议的两个国都地点,你们的认为是怎么样的?”李睿对台阶下的文武群臣说道。

果然不出李睿所料,虎狮山提出的两个地点一个是京城,另一个就是大都。

到底是两个有底蕴王朝选定的国都,虽然都被大明所灭,但这国都选择的地点却是一点毛病都没有。

不论从风水还是从防务等其他任何角度来看,京城和大都都是非常好的选择,所以,李睿这么一说,整个朝堂就开始纷纷议论。

有说大景气数已尽,这国都应该是用不得了,要用大都。可是立即就有倾向在京城建都的,拿着这个说辞反击过来。

于是朝堂上下争论四起,但谁也不能说服谁。

看着下面的人吵得不可开交,李睿只是微笑而对,并不立即拍板。

因为,李睿觉得,或许要不了多久他们的选择项里就会增加一个,那就是京都。

所以,李睿一副你们争论,谁争赢了我就听谁的态度,不发一言。

内心却早已飞到京都那让他满足了极大征服欲的大奉女帝白静婷身边。

在朝堂争论最激烈的时候,李睿发话了:

“建都之事是大事,但却不是急事,众爱卿所说都是有道理的,但却不能让反对者信服,那么所提建议必然是有所欠缺。

这样吧,朕提一个建议,马上就要过年了,大家回去好好的过个年,在这休沐的几天里面好好的想一想。

年后的朝会,朕再听听你们的说法,众卿看如何啊?”

虽然李睿说的客气,又是建议,又是用商量的口气问大家如何?但不论他说的有多客气,那都是圣旨。

“臣等遵旨。”众大臣立即都跪下拜服。

虽然,李睿已经和白静婷达成了一致,甚至用另一种极端的方式取得了对大奉战争的胜利。

只是,李睿是一个经历颇多的穿越者,自然想问题会更要把稳一些。

所以,那二十万大明将士依然以土匪或者流寇的方式驻扎京都四周,并没有撤回。

而且,为了自己以后能更好地把控大奉局势,在南景和垣国都不能成为主要对手以后,更是把情报部、城市特种作战部以及云苏烟的“蝶组”、“罗刹”主力都派往京都。

借用刚刚开始的两国通商的机会,深深地在大奉扎下根。

年关将至,大奉和大明的友好通商也落实了下去,眼看就是一副和平盛世的状态,大奉朝堂上下自然也是一派和气、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状态。

朝堂内诸位大臣都是一团和气。

互相之间的问候也都是假惺惺的客气,整个朝堂之上一点点火药气氛都没有,就连平时为了拨款吵得不可开交的兵部和工部的两位尚书,此时都偃旗息鼓互道辛苦,以期来年继续。

其实朝臣们的这些小心思,坐在上面的白静婷心里清楚得很。

朝中众臣互相争吵,其实也是一种对皇帝表示忠心的态度,要是朝中众臣,大家都铁板一块,那皇帝就该睡不着觉了。

而且,朝臣们都有自己的利益圈子,不争吵几句,自己后面的利益链条岂不是就会抛弃自己?

若是被整个利益链条抛弃,他们的官位也就自然保不住了。

但是,今天,一方面是要过年了,大家讲究一个和气。另一方面,和那好战的大明达成了和平协议并正式通商,这就是把悬在头上的那把利剑给撤去了。

放松之下,朝臣们自然也就在这年前最后一场朝会上和乐同欢了。

看着朝臣们那种放松和一副得知不用打仗后的轻松样子,白静婷表面上也是君臣同乐,但是内心却是对大奉朝堂内的这些臣子失望透顶。

不说那身份不明用卑鄙手段征服自己的李公子,就是那绣衣使回报过来的京都周边突然多出来的许多匪患,就让白静婷忧心不已。

大奉朝堂一派和气,可是,那大明却在厉兵秣马。

不说那李公子的手段,就是那越来越多,近乎有威胁京都能力的土匪聚集,若是这都是大明的安排,那可就细思极恐了。

白静婷虽然迷恋上了李睿,也被李睿所迷惑,但一旦离开李睿后,她就会恢复理智,还是会站在大奉君王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

或许,这也是她并不能完全确定李睿的身份或者是李睿在大明的地位。不然,以她现在被李睿蛊惑的程度,真的有可能献出大奉国。

不过,看现在这个样子,就算白静婷不献国,这大奉也没有几年好日子过了。毕竟这都数百年基业了,自然这满朝堂里子其实早就被贪腐给腐朽透了。

在她焦虑不安,食不甘味的情况下,满朝文武却没有一个站出来为皇帝分忧,而是只图安逸一时,蝇营狗苟而已。

只是,现在的大奉,这白静婷的统治并不稳固,她虽然对朝臣失望或者厌恶,但却不能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