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9月,瀚海到图瓦沿线堡垒筑成,姜骧设立北疆军区,军区首府镇北城(伊尔库茨克),尤世威奉命率部镇守北疆,防范俄罗斯人。

10月,和林城建成,姜骧设立漠北军区,军区首府和林城,王朴奉命率部镇守漠北。

11月,望西城(赛音诺颜王庭所在)建成,北征大军齐聚望西城过冬,欲来年开春后收复西域。

同月,禁卫军独立团撤销编制,自卢象升以下,全部南下陕西。崇祯帝留下曹文诏镇守京师,其余三师均由孙传庭率领,开赴陕西,会合天雄军进行改制,准备参与西征。

虽然辽王实封长城以外,这些地盘,即便打下来也不归朝廷管。但恢复汉唐荣光这样高光的事情,崇祯怎么会不掺和一下?理论上,辽王也是臣子,他的地盘,那名义上还是大明啊!何况,皇家禁卫军光改制,光换装可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实战检验才能真正成为强军。

现在敌人都被辽王打完了,找谁练手?总不能找辽王练吧?那不是练手,是找死!所以,掺合西征,找准格尔练手是最合理的,有名有利的事情,为何不干?这大世,不能让辽王独美啊!朕好歹是皇帝,好歹要争个世纪双子星的!

另外,崇祯也感觉到,辽王志在海洋。打下西域也未必会要。这个事儿,说起来不是不能商量的。细细一想,辽王的势力范围,已经不逊于鼎盛时期的东亚霸主大辽了啊!

其实崇祯还真猜对了。对于西域乃至高原,姜骧都是不打算浪费自己的兵力去驻守的。因为现在根本就不具备开发的可能性。甚至草原未来也是要交出去的。他的核心力量,必须集中到大航海的争夺中去。那可不光需要海军啊,随便几个要地驻扎一下,目前的陆军根本就不够用!

现在是崇祯自己的皇家禁卫军没成长起来,姜骧没办法,不能等。再等俄罗斯的触手就伸过来了。西域也一样,再等准格尔就壮大了。另一个时空,从俄罗斯交易到了一部分火枪火炮的准格尔在几十年后,就直接挑战了满清。从康熙一直打到乾隆,才最终平定西域和高原。

趁你还在纯粹冷兵器的时代,一把摁死,这才是最省时省力的。然后驻守交给崇祯自己的人。所以,姜骧才会鼓动皇家禁卫军加入西征。

整个冬天,延绥镇都在火热的气氛中度过。横山工业中心自然不必说,加班加点满负荷运转。卢象晋几乎都吃住在厂房里。需要的军需物资太多了,就算砍掉了很多,依然生产不完。

所有将校都希望全部按照辽东军的标准来,但哪里做得到?最后只能搞个简化版的。各种单兵携行的小零碎就算了……背包也暂缓吧……手榴弹,横山做不出来,取消!……最后七减、八减的,总算搞了一套能生产出来的标准。

皇家禁卫军采用的是红色军服,画师画的图样传到辽东的时候吓了姜骧一跳!这特么不是龙虾兵吗?!奶奶个腿儿的,除了帽子不一样,简直就是活生生的龙虾兵!

为啥叫龙虾兵?因为煮熟的虾子壳是红的,而胸前的褶皱一层层的……跟红色军服,然后胸前密集的横排扣几乎一模一样!而大明禁卫军竟然就设计出了跟历史上英国陆军一模一样的军服,也不知道是谁的手笔。莫非也是个穿越者?

其实姜骧误会了。设计成这样是有原因的。首先红色,本来就是大明的颜色啊!大明是火德啊!本来明军的战袍就是红色,叫做鸳鸯战袄。所以,新军服采用红色也是理所当然的。

其次是扣子。不要小看纽扣啊,这玩意儿可不容易做。古代可没有塑料!难不成你用类似质地的玳瑁?开玩笑,谁用得起!哪怕辽东军那种铜扣子都用不起啊!铜是什么?货币啊!然后还有一个,扣眼,扣子这些程序,是纯手工的。那个年代并没有缝纫机啊!到哪里去找那么多女人来给你缝扣子?效率太低了!

所以,古代的衣服都没扣子?当然不是了……中国古人发明了盘扣。如果谁家有90岁以上老人还在世的话,大概率家里还有留存的衣服上带有盘口。衣襟的两边,一边是个布疙瘩,另一边是个小布环,把疙瘩塞进环里自然拉紧,就是扣子!很有智慧的玩意儿。皇家禁卫军的扣子,就采用了这个设计。刚好就是一排排很密集的样子……

理论上,扣子的问题对东西方都一样的。那古代的西方人怎么解决的?也是用盘扣吗?非也!人家贵族直接使用金属扣子。至于贫民……不好意思,贫民的衣服没有扣子。直接就是套头衫,有的会开个豁口,如果豁口开的比较大的那种,直接用绳子穿孔……

你没有看错!就是用绳子。如果你是学服装设计的,了解一些欧洲复古的衬衫设计,你很容易就找到这种胸前小豁口,或者大豁口穿绳子的款式。

而到了龙虾兵的时代,则都是用的金属扣子。那个时候的昂撒人已经不差钱了,并不在乎这点成本。

基本的枪炮、弹药、胸甲头盔刺刀等生产到是可以满足的,何况九原还可以支援一部分。战马就不用说了,全部由辽东军提供。好在灭了漠北蒙古,这玩意儿,要多少有多少!于是,虽然难产,但好歹还是产了。原版龙虾兵变成了大明皇家禁卫军,新鲜出炉的!以后昂撒人那就只能是翻版、抄袭、赝品!

军衔完全照搬了辽东的。分为列兵、下等兵、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少校、中校、上校;少将、中将、上将。一共四级十二阶。至于上将往上,还有元帅,但这个是差遣职务(临时的),不是职级。比如,虎大威挂了北征军元帅,统一指挥所有北征部队,但职级还是中将。

横向对比,也依照辽东军的来。比如师长就挂中将,原来是总兵但是现在不是师长的就挂少将。原来是参将的就挂上校,游击挂中校,千总挂少校,依次往下。辽东军最高就是中将,也没人好意思给自己挂个上将军衔。

卢象升和孙传庭则也是挂中将军衔,临时派遣职务是西征元帅和副元帅。祖大寿、曹变蛟、吴襄挂、贺人龙、左良玉等5人,还有在京师的曹文诏挂中将师长。

贺人龙、左良玉原本不是天雄军的,但在卢象升担任剿总的时候,归属了卢象升指挥,后来干脆抱了大腿,成为了卢象升的核心部将。但其实卢象升对军队还是有核心控制权的,卢象同、卢象坤等同族兄弟都是少将旅长,不可能被贺、左二人架空。

贺、左二人也是原本时空里留名的人物,前半身出生入死,后来临阵脱逃、明哲保身、养寇自重……等等骚操作的也是他们。不过他们不是个案,而是在那个历史环境下,普遍性的群体之一。

实际上,还有更多的历史人物,比如黄得功、李成栋、刘良佐等等……人生路径都不会跟另一个时空中历史上一样了。他们的未来只有一条路径:为大明开疆扩土抛洒热血!刘宗敏都能变成九原枪炮厂厂长,他们自然也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崇祯九年,西历1636年,四月。

北征军(辽东军)在望西城,西征军在西安,同时誓师出发,誓要收复西域疆土,恢复汉唐荣光!

西安的西门城楼上,卢象升和一众高级将领静静地看着大军向西而去,宛如一字长蛇,延绵不绝……没有人喊马嘶,只有哗哗的甲衣擦响……无比的肃杀。

忽然,一个声音响起:“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卢象升扭头看去,是吴三桂。这首歌他也很熟,是陆军军官学校的校歌。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有一个人加入,是祖宽。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连孙传庭也加入了……

“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蛮夷不顾身!…… ”最终,所有去过陆军军官学校受训的1200名军官全部齐声高唱……

卢象升一边声嘶力竭地唱着,一边眼角止不住的热泪……

祖大寿、吴襄等虽然没去过辽东,但歌词他们是听得懂的,气氛他们是能感受得到的。

多少年了,多少年了啊!汉家失去西域故土多少年了啊……

自唐末大乱,中央王朝丢失对西域的控制到如今,足足数百年了!北宋短暂的熙河开边,也仅仅是收复了河西走廊,根本未曾进入西域腹地。

另一个时空,数百年之后,一位70高龄的老人,也是从这里,率领6万大军,抬棺西征。横扫俄罗斯支持的叛乱势力,收复西域,奠定后世版图!他的名字,叫左宗棠!

中华从不缺热血儿郎!哪怕历经生死,甚至奄奄一息,但总能绝处逢生,总能有一个又一个英雄站出来舍身取义!几千年过去,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帝国和文明统统雨打风吹去,而我们,只有我们!依然在牌桌上!从来未曾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