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崇祯二年六月,袁崇焕擅杀东江总兵毛文龙,皇太极解除心腹大患,再无后顾之忧。

崇祯二年十月,皇太极亲率大军,穿越东土默特部,破喜峰口。绕过了整个宁锦防线,视二十万辽东军于无物。涂炭宣蓟,威逼京师。

崇祯帝下诏,令辽东、蓟镇、宣大、延绥、九原、宁夏等边镇勤王。京师大乱。

接到勤王诏书的姜骧玩味地摸着并不存在的胡子……勤王?等我走到了,京师之围早就解了。这是皇太极的第一次入关,其目标,根本就不是拿下京师。甚至都不是劫掠人口、物资。他真正的战略目标,是进行武力威慑,让普天下明白,世道变了,优势在我!

当然,走不走得到是一回事,不做出姿态,那就是抗旨不尊了,是原则问题。何况,救援京师我赶不及,但不代表我不可以搂草打兔子,顺手把归化拿下啊!

当下,定下了三镇勤王的大基调和兵力:

勤王军组成:

延绥镇:抽调所有的重骑兵、重步兵和重弩营,以及相应的辎重部队,合计约7000人。

九原镇:以草原骑兵第三旅为核心,抽调第一旅和第二旅部分兵力,合计一万轻骑。

宁夏镇:尤世禄及麾下步骑混编3000人,横山军全给配上马,变成全骑兵。

一共2w兵力,由姜骧亲自出马,姜让、姜瑄负责看家。

这次勤王,肯定是要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的,所以,姜骧打算给朝廷看到的是一支战斗力强悍,人数却不多的精锐的、纯冷兵器的骑兵。既展现出实力(这种规模的骑兵,朝廷也只有一支,就是关宁军),又不暴露核心战力。

归化东边,跟姜骧一样盯上归化的,还有察哈尔的林丹汗。

作为名义上的草原共主,林丹汗帐下最鼎盛的时候,是有10万控弦之士的。那个时候的后金,在他眼里就是小弟弟,连科尔沁的地位都比不了。

然后,后金崛起之后,蒙古部落被不断地分化瓦解,一个个得投降了后金,成为后金的蒙八旗。此消彼长之下,后金成了林丹汗的心腹大患,无法再坐视。

于是,林丹汗开始了跟后金的长期拉锯战争。但是后金无论在装备、组织、策略上,都是完胜林丹汗的。不仅失去了科尔沁,连朵颜部、东土默特部这些,也都失去了……

未免后顾之忧,皇太极在入关之前,更是派多尔衮一举重创了林丹汗。从此长城以外,再没有能威胁后金的存在。

这一切,都是发生在大明眼皮子底下的。然而崇祯和内阁那些老头子,全都视而不见。他们既意识不到唇亡齿寒,更对后金已经统合了漠南蒙古大部一无所知,那就更想不到皇太极能绕过整个宁锦防线,从蒙古人的地盘上杀进京畿。

被削惨了的林丹汗已经只剩了3万骑兵,别说去碰后金了,他现在连科尔沁那种大部落都不敢惹。基于回血的林丹汗终于想起被打残了的西土默特,吞并了西土默特,他就能恢复一半的巅峰状态!趁现在,明金大战,谁都顾不上我!干!

于是,西边的姜骧,东边的林丹汗,彼此都在毫无所知的情况下,默默地相向而行。

姜骧率领的延绥镇、宁夏镇兵力从府谷出发,沿黄河一路向北,到了大黑河口,遇到了从九原出发,沿黄河一路向东的草原骑兵混成旅,领头的是高一功和折耳根。

大军汇合后,沿着大黑河向东北方向去,就是归化。想当初,土默特大军就是从归化出发,沿着大黑河、黄河的路线一路杀向延绥镇报仇雪恨的。结果仇没报了,大军尽殁,从此由漠南蒙古三大部落之一,变成了任人宰割的对象。

这次姜骧集齐了所有的重甲骑兵,包括分散在第一旅和第二旅的重骑兵营和亲卫旅、守备旅的亲兵营,合计足有3500骑,加上1000重步兵其实也是重甲骑兵,只是骑术可能没那么好,武器有些区别而已。所以,看似只有7000人的延绥镇兵马,竟然除了1500人的辎重兵,其他全是重甲骑兵!

这个规模的重甲骑兵,已经超过了关宁军。整个辽东,成建制的重甲骑兵也没有这么大规模的。而草原骑兵旅和宁夏镇合计1万3000骑的轻骑兵集团,辽东军更加没有,上万的骑兵集团,明军只在对手那里见过。

结果这支恐怖的大军出现在归化城的时候,根本就没打!人家直接开城投降了,似乎早就接受了自己迟早的命运。毕竟同属一个部落,西边发生的事情,他们早就一清二楚了。

没说的,上层砍光!下层收编,立马招募、编练草原骑兵第四旅。有已经光荣成为草原骑兵旅的土默特族人现身说法,收编并没有多大的难度。就连宁夏镇都顺手招了两千骑兵,凑齐了5000之数。

尤世禄算是彻底摆烂了,他现在根本不考虑养不养得起,后勤怎么办这些问题。反正跟紧姜骧就完事了,其他都是姜骧的事儿!

这边刚收拾完,林丹汗就到了。其实察哈尔离归化更近,但是林丹汗新败,不得已在家多舔了一会儿伤口。前后错过也不过10天的时间,然而就这10天的差别,土默特部就与他擦肩而过,不仅吃不到,而且要反过来咬他了。

想象的开门迎接的场面没看到。门开了,出来的却不是投降的,而是庞大的骑兵队伍。将近3万的骑兵集群,跟自己这边规模差不多大。

这是咋回事?土默特部怎么还有这么强的力量?他们不是被打残了吗?开玩笑的吧?!

然而,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了。对面号角吹起,组成了一个庞大的锋矢阵,沉默地向自己就冲了过来。

等到近前一看,恐怖的箭头竟然是好几千重甲骑兵!而自己这边除了1000亲卫是有铁甲的,其他都是皮甲,甚至皮袍子啊……这他妈的怎么打?!

然而没有琢磨的时间,这个时候亮出后背就是自杀,除了对撞上去,根本不能有第二个选项!于是,林丹汗一声令下,也以自己的亲卫为核心,组成了锋矢阵,向对面迎头撞过去!

没什么花哨的地方,硬碰硬,就看谁更硬。这就好像两辆车迎面撞上,大家都有溃缩机制,大家都有安全气囊,这个时候,谁用料省,谁就吃亏。人家有防撞钢梁,你没有,或者人家钢板8个厚,你只有4个厚,那烂的就是你!

毫无疑问,现在烂的是林丹汗。察哈尔的锋矢阵就像薄皮大馅饺子,箭头瞬间就被砸没了,然后整个大阵被撕开、冲散、击溃……然后就是无止境地追杀。

亡命奔逃中的林丹汗欲哭无泪。实际上,这样的惨败,他已经不止经历一次了。上一次,就在不久之前,后金那个叫多尔衮的小子带给他的!现在又来了!又来了!他甚至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但他可以肯定的是,这绝对不是土默特部。

从归化,一路跑到了乌兰察布,这里是察哈尔的右翼核心。回顾周围,出发的3万大军,现在连2000都不到了!亲卫甚至损失殆尽,那可是他的统治基础啊!

姜骧的重骑兵在后面收拾战场,慢慢向前赶。而2万轻骑兵,一路赶鸭子一样,杀进了乌兰察布。林丹汗一看追兵又到了,没辙,继续跑吧……

最终,在张北,林丹汗被死咬着他不放的尤世禄追上了,斩杀当场。尤世禄这次可是拼了老命了,在他眼里,林丹汗的人头,那特么就是总兵的大印啊!

崇祯二年,十一月,九原游击将军折耳根收复归化。

崇祯二年,十一月,宁夏镇参将尤世禄在勤王途中遭遇林丹汗,阵斩之。延绥镇、宁夏镇、九原镇联军收复乌兰察布。请立绥远镇。

战报当然是到不了京师的。实际上,京师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崇祯二年,十一月初,袁崇焕率辽东军回京勤王。赵率教领轻骑数千为先锋,于遵化遇敌被围,血战之后被全歼,壮烈殉国。遵化失守。

此后,袁崇焕领辽东军先行赶赴蓟州。挡在皇太极的前面。然而,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皇太极居然不损一兵一马地通过了蓟州,兵分两路,直奔顺义和通州而去。

这个时候,袁崇焕的操作更神奇了。你没挡住敌人,是不是得赶紧追上去?他不是。敌人的两路兵马,他一路也没管。直接从京师的东南方向兜了一个超级大圈子,从香河、良乡兜回了京师,就好像京师东北面的皇太极完全不存在一样。

于是,装备破烂,军饷不足的宣府总兵侯世禄、大同总兵满桂被安排在了京师北面正对皇太极大军的德胜门。而装备精良,一个镇军饷顶九边全部的辽东军,竟然龟缩到了京师南面的广渠门……

崇祯二年,十二月,京师被围一月仍未解围。崇祯失去了耐心,此前种种一并爆发,袁崇焕下狱。祖大寿要带辽东军回辽东,被孙承宗追回,但出工不出力。血拼的宣大军损失惨重,满桂战死沙场!

崇祯三年正月,在京师外面耀武扬威了几个月的皇太极,远路返回,走通州、蓟州、遵化,出长城,拍拍屁股走人。而几乎无损的辽东军再度全程坐视,未出一兵一卒追击。

整个冬天,延绥镇、宁夏镇、九原镇三镇兵马都停留在乌兰察布,消化胜利果实。战报到了昌平总兵尤世威手里,附带一封尤世禄写的家书,洋洋洒洒万言介绍横山军和姜骧。

京师之战,尤世威是参与了的。做为昌平总兵,承担的是护卫皇陵的任务,在辽东军一众大将蹩脚表演面前,本来中规中矩的他,反而显得可圈可点了。他是深刻明白明军跟后金军战力差距的。明军不要说跟后金打,就算是跟蒙古鞑子野战,也是必败。

但同样是明军,同样是拿不到军饷的边军,延绥镇横山军竟然可以砍瓜切菜一样灭了鄂尔多斯、土默特、察哈尔三大部落,整个漠南蒙古,被人家灭了一半啊!(另一半被后金收编了)

战事结束,尤世威赶紧派人把三镇勤王军的战报递上去。风雨飘摇的朝廷,或许正需要这样一剂猛药吧!

二月,袁崇焕被杀。五年平辽成为泡影,整个辽东军和宁锦防线的投入就像是个笑话。原本应该出现在剿匪战场上的洪承畴,临危受命,接替袁崇焕出任辽东巡抚。

正在此时,三镇大捷的战报传到京城,崇祯非常高兴,不禁感慨,我大明还是有忠勇、能打的武将的!

三月,朝廷准设绥远镇,以尤世禄为总兵,下辖整个察哈尔部。折耳根收复归化有功,授归化参将。授姜骧延绥镇、九原镇、绥远镇三边总督,总管漠南草原事。

呵!崇祯想得美啊,这是想让我在长城外边跟皇太极杠上啊!嘿嘿,这何尝不是如我所愿呢?

收到朝廷诏书的姜骧非常满意。与其到长城内去跟你们玩阴谋诡计,他显然更愿意到长城外去开疆扩土、揍皇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