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启六年三月,横山的春耕正在如火如荼。

等到秋天,横山出产的玉米、红薯、土豆,就足以养活数百万人,将变成整个陕西的粮仓。

“或许,可以少死一些人吧……”

姜骧憧憬着。

宁夏镇的情况已经安定了,很简单,人被杀得差不多了,剩下的粮食养剩下的人,勉强够。

尤世禄带着姜骧支援的粮草和3000大军,去了固原。因剿灭王自用有功,晋升固原参将。负责收拾王自用留下的烂摊子。

三弟姜瑄也因功升为游击将军,驻守定边。而原本的定边游击,也高升了,上头认为他很能打,把他调往还在闹腾的渭南任参将。

这可把老哥愁坏了,自己能不能打,自己还不清楚吗?这特么都是横山军打的啊!就自己这三瓜两枣的,去了渭南送菜吗?

好在姜瑄透露了自家二哥的布局,指点这位老哥,去了别的先不急,赶紧找猛如虎抱大腿。这才放宽了心,领着自己的亲信1000兵马赶赴渭南上任。

虎大威作为功劳最大者,得授延绥参将,可把猛如虎给羡慕坏了,暗暗发誓也要砍了高迎祥的人头,可惜高迎祥这伙人可狡猾多了,远没有王自用那么头铁,不好逮住。

姜骧作为战役总指挥,自然也是领功劳的。毕竟灭了号称天下第一巨寇,直接原地升官,正二品,延绥镇总兵官!

那原本的张总兵呢?虽然实际上他啥都没干,但战报上总是要带他一笔的,这不,也捞了点功劳。平调,从延绥镇这个贫瘠之地,直接调去江南,任福建总兵!可把老小子高兴坏了,这下,咱可以安安心心退休养老罗……

福建?姜骧神色怪异地盯着这位老哥……

您怕不是有什么“被架空体质”吧?福建是哪儿啊!你手下,可是有位古往今来最牛逼的游击将军啊!不过想想这老哥儿日常摆烂的性子,没准还真的挺适合……

敲锣打鼓送走老张,人家也洒脱,连亲卫营都懒得带——经过姜骧同志深入浅出的分析,老张同志完全坚定了信念:咱就是去分银子养老的,不是去跟郑芝龙争权夺利的!带了50骑一直跟着自己的老人,欣欣然赶赴江南去也——北方这烂摊子,拜拜了您呐!

一场仗下来,延绥镇可谓鸡犬升天。没说的,扩军!咱名册上可是15万边军,即便上边知道缺额严重,那也是按照3万边军来算的,可咱现在的直属力量才2万呢。趁现在局势尚好,高迎祥也没整出大动静,上头一时半会不会空降大员过来,要做的事情,抓紧做,完了可不一定有机会了。

没说的,直接组建第三旅:

旅长:游击将军姜让

下含:

第三重骑兵营:500骑,一人三马(缺甲)

第三轻骑兵营:500骑,一人双马

第一炮兵营:500人,一人一马,100门大炮,每门大炮配驮马2匹(缺炮)

第一火枪营:500人,一人一马(缺火枪)

第二火枪营:500人,一人一马(缺火枪)

第三火枪营:500人,一人一马(缺火枪)

第四火枪营:500人,一人一马(缺火枪)

第三辎重营:3000人,1000辆四轮马车(要拉弹药)

合计:6500人,战马4500匹,驮马2200匹,四轮马车1000辆

是的,第三旅是姜骧计划中的纯火器部队,尽管一时半会装备没法到位,但架子可以先搭建起来。火器没到位之前,在外人看来,这就是一只装备很普通的轻骑兵,除了马多一点也没啥了,但马多一点对于边镇来说并不算什么,何况人家还对鞑子打过大捷。

暂时第三旅就放在府谷训练,那里远离核心,不容易引起关注。

白水县,高迎祥和一众头领正在商议。

“闯王,接下来我们怎么办?渭南的那个憨逼到没啥,可猛如虎实在太可怕了……”

“是啊,这家伙一直缀着我们屁股,一不小心就要吃掉我们一块肉,我们经常是刚壮大,就被他打回原形,这样下去不行啊……”

实际上高迎祥部非常谨慎,并没有像王自用那样大规模裹挟流民。他们走的是精兵路线,也不去攻击县城,只敲大户。砸完窑就跑,如果有看得上的青壮或者美女就带走,普通流民是根本不理的。

这样以来,虽然他们发展缓慢,影响也不太大,但却吃喝不愁,全员骑兵,行动敏捷,战斗力很是不俗。此前在猛如虎没来的时候,他们还围歼了几波从西安出发来剿匪的官军,装备和人员都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如今已经形成了足有5000人的轻骑兵集团。

这样的一支骑兵,或者叫做马匪,是极其不容易对付的。人家没有根据地,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不进攻城池,也不裹挟民众,根本就抓不着。

为此,猛如虎没少骂娘。你特么,你就不能跟王自用学学?!虎大威都已经参将了啊!你再这么跑下去,我何年何月才能升参将啊!

“闯王,如今猛如虎盯得紧,王自用又被虎大威剿灭了,接下来,延绥镇很可能把虎大威也调过来对付我们。即便延绥镇不乐意,朝廷也一定会让姜骧这么做的。到时候,两路夹击,咱们的日子,可就难受了。渭南这里,四战之地,无险可守。咱们需要转移战场了”。

说话的是罗汝才,早年间读过书,在一帮泥腿子里,算得上头脑灵活,足智多谋,且为人心狠手辣,素好人妻,人送外号“曹操”。

“的确如此,那么,我们该往哪里去呢?诸位弟兄,都有什么想法,说说看……”

“向东,去河南!”

出声的是一个坚毅的面容,戴着毡帽。此人就是李自成,因为骑术精湛(快递员出身)、作战勇猛,被送了一个“闯将”的称号。这诨号,让不知道详情的人的以为他跟高迎祥有啥子侄关系,其实完全没有。

“中原人口密集、耕地众多,纵深也大。向东可以去遍地金银的江淮,向南可以去鱼米之乡湖广、江西。而且明军是个什么样子大家都明白,越往大明腹地走,战力越低。我们在边军手里讨不到便宜,换个对手,就轮到我们砍瓜切菜!”

“我也赞成!向东是个好主意。虽说有潼关挡道,但未必不能绕过。走汉水,直奔襄阳,再从南阳杀进河南!我张献忠愿为先锋!”

……

接下来众头领都各自发表意见。有想呆在陕西的,毕竟是自己的老家,这种直接被高迎祥打上了胸无大志的标签,暗中记个小本本;有认为该去山西的,并着重介绍了晋商的富庶,一时间也引起来不少的支持率,可惜未能进一步阐述山西的形胜,分析其割据优势(没那个水平),不然支持率会更高……

最终,还是以东进派占据大流。高迎祥一锤定音:“去河南!”

计议已定,5000骑当即全军向蒲城而去,老规矩,一路抢,一路走。而猛如虎则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驱赶着高迎祥部沿着洛河南下……

“闯王,我觉得有些不对劲啊。这些天,我们南下,猛如虎就不紧不慢地,只要我们偏离洛河向西,猛如虎就猛扑上来……这里面,怕是有什么事儿啊……”

“八大王说得没错,猛如虎的骑兵,从北、西两个方向,压着我们向南而行,肯定是有猫腻!”

“要我说,你们也别自己吓唬自己了,没准人家就是想把咱们礼送出境呢?”

“按官军的尿性,这个到是也有可能。只要咱们出了陕西,自然不关陕西官军的事儿了。”

“别想了……难不成我们还能回头跟猛如虎拼命?无论他有什么猫腻,咱们也只能向南,何况咱们原定就是去河南嘛!”

讨论不出个所以然,其实也没有选项,大军只有继续向南抢劫前进……

好在一路无惊无险,除了没法回头,到是一切顺利,沿途也根本没有能够阻挡5000骑兵的力量,后面猛如虎依旧不紧不慢地跟着,一副你们别闹,老老实实给老子去河南的模样……渐渐的,高迎祥部也不再紧张,所有头领都笃定猛如虎是想祸水东引了。

过了大荔,眼看渭水在望,众头领开始琢磨从何处渡河,另外,5000骑兵可是需要不少渡船啊,也不知道渭河边能不能搜集到这么多渡船。

然而,不必他们多想了。从西面的几个小村打劫回来的队伍带来了一个震撼的消息:西面出现了大规模的官军,不是猛如虎的队伍,而是,虎大威!

众头领顿时感到大祸临头,背后有猛如虎,侧方有虎大威,前面有渭水……死地啊!

然而,这个时候才意识到,已经全晚了。向西突围的所有尝试都被打回来,损失了几百骑,终于让众头领见识到虎大威部的强悍:此路不通!

大难临头各自飞,有头领不听号令,横下一条心,回头往北试图突围。毫无疑问,成了猛如虎的战功。

这是关中平原啊!不是山区。想从全骑兵的两个军团的夹击中跑出去,谈何容易!

最终,高迎祥部,被一点点压缩向东,进入了洛河跟渭河的三角地带。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这个战略,当然是姜骧制定的。他很清楚流寇的性质,如果人家不跟你决战,你就很难搞死人家。唯一的方法,就是寻找一个绝地!实际上,原本时空里,陈奇瑜围歼流贼,就是找了一个名叫“车厢峡”的绝地,两头堵死,这才逼降了一众匪首。

然而本时空的高迎祥还在关中平原转悠,平原地区,哪有绝地呢?有的!就是利用大型河流!

要知道,这可是古代,可没有什么舟桥旅的机械化部队。即便到了二战,利用河流阻敌依然是行之有效的战略。

所以,在高迎祥部确认自己已经跑不掉后,最终的大战爆发了。

并没有什么悬念,无论兵力、装备、还是战术、斗志,流寇都全面处于下风。横山军又迎来了一次碾压式的胜利。

实际上,虎大威和猛如虎从来没担心自己打不赢,这要是还打不赢,真可以找个豆腐撞死算了。他俩担心的主要是能否全歼,尤其是姜骧小纸条上的名录,能否砍光。